聚落与城市化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58844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落与城市化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聚落与城市化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聚落与城市化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聚落与城市化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聚落与城市化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落与城市化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落与城市化讲解(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落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第4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n聚落 n定义:又称居民点,是人类各种形式的 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 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它生活设 施和生产设施。 分类: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第1节 聚落起源与发展 一、城市与乡村 二、起源与发展 三、城镇标准 一、城市与乡村 (一) 城 市 1、定 义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地理学 家)。 2、分 类 (1)城市的地理环境 (2)城市形态 平原城市、山地城市、高原 城市、海滨城市、湖滨城市

2、 、沿河城市、森林城市、沙 漠城市和矿山城市 团状城市 带状城市 组群式城市 星状城市 (3)城市职能 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 行政、防御、文化、生产 、交通运输、娱乐 我国城市职能分类 (工业城市、交通城市、 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 城和特殊职能的城市) (二)集 镇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2、集市 在农村聚落研究中,集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3、乡村 (1) 一般类型的乡村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可分为密集型、分 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2) 活动型村落 (3) 特殊类型 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和经营性农场。 二、起源与发展 (一)城市起源

3、 (二)城市的发展 (1)防御说 (2)集市说 (3)社会分工说 西方城市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 西方城市的发展始于希腊。 罗马时代,城市获得更大发展。 在罗马时代,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进展是通过罗 马控制区的扩大,把城市带到欧洲的广大地区。 原始的居住地 古代村落 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现代村落的发展 中国城市的发展 1. 古代城市发展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 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为5.77亿, 城镇化水平达到43.9%。 中国城市的发展 1. 古代城市发展 秦统一后的首

4、都咸阳、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 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 城为内外城。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 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 和1 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 429个(建制镇数)。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

5、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 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三、 城镇标准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和密度不同,划 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 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 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 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 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 城镇标准; 5. 按居民点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2.镇:1984年11月,国家民政部对原建制镇标准做了调整 ,新的建制标准规定: (1)凡

6、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 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 合计超过2 000人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 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 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 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1.城市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 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 ,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

7、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 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 ,可设市的建制。 第2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二、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的机制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一)定 义 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 地域、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发 展的必然结果。 (二)内 涵 1、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2、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3、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增 大; 4、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 程。 二、城市化的进程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

8、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三)郊区城市化 (四)逆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三)郊区城市化 发生在工业化后期向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型中。 1、产生原因 (1)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生产要素、人口和建 筑所带来的“城市病”。 (2)产业部门的土地竞租机制不断完善。第三产 业的土地利用效益和竞租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其 他产业只能向外围转移。 (3)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 。 2、结果 (1)城市核心区人口向郊区转移; (2)郊区成为城市核心区工业扩散的理想区位; (3)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也被迫迁往郊区; (4)促使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地区共同构成都市化地域 。 3、特点 (

9、1)土地利用集约化;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城市网络化。 4、评价 郊区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退,大 城市的规模仍在扩大,城市功能的到进一步加强 ,只是城市扩展方式转为低密度蔓延。 1、定义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 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 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 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 (四)逆城市化阶段 讨论: n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逆城市化? n我们现在是否具备这种条件? 2、原因 (1)人们追求田园式的居住环境; (2)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业选址的限制减少; (3)工业企业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

10、和低廉的土地。 三、城市化的机制 n(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 存的第一前提; 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n(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工业化是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集聚的过程。20 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超过 第二产业规模,工业化对加速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作用 相对减弱,第三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但当前广大发 展中国家生产力还较落后,工业化仍是城市形成、发 展的核心动力。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和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者延缓

11、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类型 n1、向心型和离心型城市化 n2、自力型和它力型城市化 n3、景观型与职能型城市化 n4、突发型和渐进型城市化 n1、向心型城市化是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 构、企业和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 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 n2、离心型城市化分外延型和飞地型城市化: n(1)外延型城市化是城市的建筑区渐次连续向外推 进和延伸,城市地域不断向外扩展。 n(2)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在空 间上与中心城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 联系的一种方式。如卫星城。 向心型和离心型城市化 1、自力型城市化 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建设征用 。

12、2、它力型城市化 乡村地域因自身非农产业发展, 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变,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过程。 自力型和它力型城市化 景观型与职能型城市化 1、景观型城市化 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直接衍 生创造市区的过程。 2、职能型城市化 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发展扩散,不从 外观直接创造市区,而是从职能上间接向城市过渡。 1、突发型城市化 城市在一定历史时期因外部力量的刺 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2、渐进型城市化 城市在其历史发展中受力较均匀, 扩展具有渐进、持久、稳定的特点。 突发型和渐进型城市化 1、同步城市化(Synchro urbanization)。这是指城市 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13、趋于一致的城 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过度城市化(0ver urbanization)。又称超前城市 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 平的城市化模式。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划分 的城市化类型 3、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 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模式 。 4、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 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 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 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 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

14、市市 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 的倾向。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 超大城市开始形成;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宁波、绍兴、常州、 嘉兴、台州、镇江、湖州、舟山、

15、南通、扬州、泰州 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 鞍山、合肥、铜陵等个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的城市 (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 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多极格 局; 3、大都市连绵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 区; 4、首位城市将主宰世界经济; 5、国际性的城市内部社会极化现象突出; 6、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浪潮; 7、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开始形成。 第3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二、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 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二) 城

16、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1. 在利用河流方面 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 岛、岛与内港 3. 制高点和隘口 1.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2. 城市与陆运的关系 3. 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地质环境 2、地形 3、气候 4、水资源 5、城市的生物环境 1、社会发展 2、政治因素 3、交通 4、文化因素 气候如何影响城市的分 布?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n城市的结构 n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n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城市的结构 1、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 克利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 n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 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即假定某个区域的人 口分布是均匀的,那幺为满足中心性需要,就会 形成中心地商业区位的六边形网络。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 2、离散力 (1)概念 (2)有利和不利影响 (1)概念 (2)有利和不利影响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 家伯吉斯(Ernest W. Burgess)提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