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57791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汇编(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川县沙尔中学 陈晓峰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 生命教育的缘起: 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鉴于唯物教育盛 行,导致亲子与师生关系的决裂,出版了生 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实施生命教育之后,能有效克服唯物 教育所产生的缺失,因而带动日本社会的变化 。1968年,美国著名的演讲者、作家与人生导 师杰唐纳化特承袭印度瑜伽大师雪莉雪莉阿 南达摹提吉的精神,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 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 、阿南 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 u 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 命教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 生命教育基本普及。为推广生

2、命教育,美国 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出版了许多专业及普 及性的书籍和杂志。如成立了“美国死亡教育 学会”、“死亡教育与咨商学会”,出版了生 死学、死等特别的杂志,各种书籍、 影片、视听教材更是不计其数。目前美国的 生命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 的教育、情绪教育三部分。 u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是Ted Noffs先生 于1979年在雪梨创立的,最初是供学校运 用的反毒品教育资源。英国的生命教育当 初是由查尔斯王子鼓励Ted Noffs先生将生 命教育传至英国。到了1986年初,英国第 一个流动教室在Varity Club的赞助下产生了 ;到了1987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英国 基金会。

3、n 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始于1988年,其目 标是将生命教育精神传送至每所小学和中 途学校(intermdeiate schoo1)。新西兰的生 命教育基金会(Life Eduaction Trust),虽然 和其他国家的生命教育中心(LEC,Life Eduaction Center)名称不同,但两者所实施 的生命教育,内涵其实是相同的,同源自 于澳洲生命教育的哲学理念。 u 2002年12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生命教育 中心,以社区和中小学为阵地开展生命教育,学校、 传媒和非政府机构都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 u 台湾的生命教育最早由民间团体于1976年从日本 引入,1997年台湾“教育部

4、”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 。台湾“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校规划生命教育 实施计划,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 资等台湾“教育部”于2000年2月宣布设立“学校生命教 育专案小组”,同年8月又正式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 推动委员会”,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发 布“生命教育先导计划”。目前,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 台湾地区的新的教育门类。 u 国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也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 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 如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 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

5、青春期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省还 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 专项工作方案。湖南省也于2005年颁布了湖南省中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年12 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 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 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 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 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 我国生命教育展望 1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作 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 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

6、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 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2拓宽渠道,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 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 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 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3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台湾教育当局 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 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 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 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 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4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7、研究经常组织专家、学者、 中小学教师等就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 法、教材、实施状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讨。这 些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5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生 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 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 开设建议: u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在学校制订的 全校性生命教育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在分 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命教育专 题课程及学校生活和管理等方面对生命教 育进行整体安排,确定生命教育在各年段 、各种实施途径要达成的目标,并处理好 各年段、各种实施途径之间的衔接问题。 一、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

8、对人这一复杂 个体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科 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等学科,是生 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 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 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 动活泼的生命教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 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 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 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 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 命教育活动。 二、开展专题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 育、安

9、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 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 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 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 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 程。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 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 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三、结合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要注 意围绕学生的身边问题,让学生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充分 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 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

10、验。在动 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 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 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 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 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 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通过 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 ,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 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 围。要充分利用社区生命教育资源。发挥社区 学院、社区老年大学的作用,提供环保、居家 生活设计、人文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制作 和婚姻伦理等教

11、育服务活动。宣传科学的生活 方式,引导家长开展亲子考察等实践活动。学 校的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也可以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在 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 活动,使学生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 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u四、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单独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如地方课程 和校本课程中的生命教育专题课、选修课, 可以使学生在专人指导下,从个人生活、学 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生命问题 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生命问题产 生的根源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u五、结合日常生活与管理 学校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

12、生员工参与与生命 教育,通过发动和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 确定需求,动员各种资源,争取外力协助, 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 活动,增进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 的行动。 六、新东方生命教育双语绘本体系: 1、“人与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人与己”系 列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价值,激发出自爱与被爱、自我尊重与被 尊重的能力。 2、“人与人”:接纳他人,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 分工合作。“人与人”系列让孩子通过学习去发现每个人都同样重 要、都有自己的价值,使孩子们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3、“人与地”:适应环境,爱护

13、环境,珍惜所有生命。“人与 地”系列帮助孩子看见万物万事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意义,并珍 惜所有生命。以上三个维度包含了人格教育与环境教育。 4、“人与天”: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 关系。“人与天”系列则帮助孩子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 关系,面对未来怀抱盼望,朝着生命蓝图前进,给孩子的品格教 育带来一生的祝福。 实施生命教育的背景 u当代中小学生在各种压力下潜生的“生命无意义” 悲情人生观,以及逐年攀升的自杀比率也是形成 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u调查数据表明有40.8%初中生、61.4%的高中生 生命意识肤浅,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无形挤压和“ 商业成功”等诸多因素皆诱发价值观念

14、模糊的消极 心理暗示。 u生命的充实度和满意度不足,生命质量不高。 u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把人培养成标准化的“教育 商品”:A、对人不感激。B、对物不珍惜。 C、对己不尽心。D、对事不尽责。 生命教育的含义: (一)、生命教育是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 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 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 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 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 值,理解生活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态度。 (三)、使之学会过现代人文明的生活。 (四)、过好每一天,帮助人们从“工具

15、”状态中解 放出来。 对生命的理解: (一)、生命层次:生命存在的范围天、 人、物、“我”可理解为: 1、生理生命(遗传的物质生命); 2、心理生命(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 3、社会生命(处理人与外界、他人、自 然和宇宙的关系); 生命与人生、生活的关系: 1、生命与生活的两个向度形成人生过程的“线 ”与“点”,存在历史性、当下性、普遍性与个 别性的紧密关系。 2、今天生活的“点”的状态并不能决定生命“线 ”的状态。 生命教育的层次: 1、生存意识教育; 2、生存能力教育;(动 手力、适应力、抗挫折力、野外生存能力、安 全防范能力、自救能力) 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三维生命教育体系 活着生命

16、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感 活好生命质量教育生命幸福感 活出价值生命价值教育生命价值感 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 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学会科学生活 内容取向:健康取向的生命教育;环境取向的生 命教育;安全取向的生命教育。 操作路径: 主题活动社会实践 校科技活动 纪念日 班队活动 科学调研 校本课程 生命教育体系 其他课程活动 科考活动 科学小实验 维度与层次的关系 感受生命 认识生命 享受生命 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 低年级 高年级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课程主导作用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学习基础 学习方法 实践活动中心 问题直接体验 兴趣关注 个性思考、能力志向 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课堂中心 教材知识系统 掌握、发展智力 讲授练习 知识体系 探索下的自主活动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各年级有机 衔接、综合交叉、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地反 映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关系。 小学阶段(16年级):着重帮助和引 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