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657250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 文献综述中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学院:农学院 班级:农村区域发展12-1 姓名:蒋雨兰 学号:20126057 摘要: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化”),代表了当今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做法及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政策和对未来的展望。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必要性 现状 对策引言: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重大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经济建设需要以科技为支撑, 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则需要畅通的信息渠道, 农民的增产、增收也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农业信息化是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 .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内容关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张晓军(2007)认为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将成为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3、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张振国(2

4、009)指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与高效发展的过程。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新产品、农业教育、农业管理、农业金融及税收等方面的信息化。二 . 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信

5、息化人才培养等。刘春华(2007)认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 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罗保华(2010)指出农业市场化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农业发展过程, 运用市场机制连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并处理好生产、分配和消费间的关系, 这一切都要依靠充分的市场信息。农户信息化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提高自身素质, 更有利于农民获得广泛的尤其是跨地区的就业信息, 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丁杰(2007)等认

6、为农业信息是改变农民行为的必要手段。信息是农民行为改变的认识和方法基础。在农业信息的捕捉, 传递、利用和反馈的循环往复过程中, 农民的思想不断解放, 观念不断更新, 技能不断提高, 从而改变目前农村社会生活的状况、方式与观念。农村信息服务业, 将为农村社会的信息流通、科技和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开创一个崭新局面。农业信息是决策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2) 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可行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 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我国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张宁(2010)总结了以下几个条件: ( 1)传感器技术的发

7、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传感器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等应用技术日臻成熟,而所有这些成果为农业机械走向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超大规模集成芯片的研制, 从而使其处理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不仅加快了工业等领域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进程, 而且对农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 3)遥测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多年来已先后研制出几代遥测系统, 用以装备我国各主要测量基地及其他工业部门, 遥感技术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由于该技

8、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其发展速度特别迅速,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于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ECITA ), 是专门从事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陈威(2013)总结新的技术的产生,如:精细作业技术与智能装备、农业智能机器人、农业物联网技术与装备等。三 . 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做法和经验(1) 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做法王丞、安森东(2009)在国外农业信息化比较研究及启示中归纳出一些典型国家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措施。在研究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上,王俊鸣(2010)、王恒(2009)总结了美国农业信息化的特点与启示

9、。1.美国 作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国,美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更是非常发达。由于美国的信息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美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非常充分,因而,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在这两者的推动下也得到同步发展。(1) 美国的市场需求形势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必须高度发达(2) 采用政府投入与市场运营相结合的投资模(3) 构建政府为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4) 保障农业信息的质量和安全(5)发展精确农业2.德国 刘继芬(2008)在德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指出德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做法:(1)注重开发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2)注重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3)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高3.法国 陈国秀(2008

10、)在法国农业信息化及其动力因素分析中指出法国的措施:(1)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素质(2)多元化的农业信息服务(3)多渠道的信息资源发布4.澳大利亚 喻洁、潘薇、王鹜飞(2008)在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特点及其模式研究中指出澳大利亚借助农业信息化的科技力量,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因为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荒漠化严重,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对农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但澳大利亚政府独辟蹊径,开辟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又一新路子。(1) 普及计算机、互联网(2) 全社会的广泛参与5.日本 李秀莲(2007)在中日两国信息化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做法:(1)强大的资金保障体系(2)广泛的计算机普及(3)灵活的信

11、息来源(4)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5)成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6.韩国 张媛(2009)在日韩现代农业发展中认为韩国的措施:(1)多功能的农业信息系统(2)多样化的农民培训计划7.印度 印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在于其软件业已高速发展,是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仅次于美国。但相比起优势,他的劣势更是显而易见:人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率非常低,印度甚至还处在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期。还没有进入现代农业阶段的一个国家,谈何发展农业信息化?在世界各国都在持怀疑态度的时候,印度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道。(1) 与“知识信息计划”双管齐下(2)与美国合作开发“邮车网络”计划

12、(二)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共性经验 尽管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水平不一、程度不同,但他们都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路子。因而,他们的农业信息化都能够长足发展。综合分析、比较他们的成功经验,都具有以下特点:1.因地制宜,适合本国国情 纵观上述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如印度实行的“邮车网络”计划、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息息相关。而印度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和国民相对较高的英语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2.政府重视,给予主导和扶持 上述国家在各自的农业信息化进程中,首先考虑的均是在

13、政策上给予强大的保障,在投资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在投资主体上给予明确。第二,政府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引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始终贯穿于组织协调、管理监督、资金投入等各个环节。这是农业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如美国实行的投资模式上,始终强调政府的主体作用,除了提供稳定充裕的资金支持外,还在政策倾斜、减免税费等方面创造利于投资的条件。还有,美国政府把财政补贴用在发展农业信息化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三,建立和健全国家农业信息化法制建设,依法保证涉农信息的真实、有效、安全和信息网络的高效、畅通、稳定,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3.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精确农业德国国内的土地呈现多

14、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为耕作带来不少问题。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德国政府创新性地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国内每块土地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以此引导农民针对不同地质种植不同作物。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使投入和产出达到最大的优化既可减少两至三成的生产成本,又可提高单位产量,意义更大的是促进了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重视农业信息的高标准为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懂专业技能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上述国家对农业信息员均有严格的门槛和要求,同时,为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和质量,这些国家均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提供虚假信息的机构或个人进行相应处罚。另外,随着消费者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信息需求逐渐增加,农业追踪系

15、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法国已经研发出完备的跟踪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系统,其中一部分已处于商业化过程中,并设有专业网站,用于随时更新、追踪农产品的动向和销售。法国农业信息的时效性非常突出。德国、美国等国家也对农业信息的时效性非常重视,得益于政府的这些举措,农民才能根据市场的需及时做出正确决策。5.保证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农业从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中,参与的不只农民,还有中介、经营者和消费者,他们对农业信息有各自的需求,并且随市场变动而变化,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农业信息必须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的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多元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主体也必然要求配套多样化的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