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57124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形成 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三个重要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40-1842 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起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 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2.经过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 少将懿律、驻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 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 争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 签订。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 约的签订。 第三阶段:英

2、军的扩大侵略和南 京条约的签订 3.结果 结果:清政府投降并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 (第一个重要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 五处为通商口岸(史 称“五口通商”),准许英 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c.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 江面和岛屿 条约签订后的影响 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 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 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 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3、时间:1856-1860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起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要求修改条约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获得更多的在华贸易机会 2.经过 1856年,英、法两国以亚罗号划艇事件 和马神浦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 争。 1858年 ,英法联军进攻北岸大沽炮台, 清政府一味妥协并签订天津条约,天 津沦陷。 1860年十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 圆明园。 3.结果 (1)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北京城遭受洗劫,圆明园被焚毁。中 国的大量精神与物质财富外流。 中法战争中法战争 时间:1883-1885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快 法国当

4、时处 于资本主义扩张阶 段,需要大量的原 料和商品销售地, 以侵略缅甸为跳板 ,进而侵犯中国 。 1.起因 2.经过 1883年法军大举增兵越南,再度攻 占河内 中法战争爆发。 1883年底,法军向 驻守中越边界的清军发动进攻。清政 府被迫下令清军与黑旗军抗法,中法 战争正式爆发。 3.结果 签订了越南条款中法新约等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 。 云南、广西等地区成为了法国的势力范 围。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 影响:中国半殖民化大大加深 1.起因 (1)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 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 (2)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

5、阶 段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 强的支持。 2.经过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中日 战争在朝鲜境内进行,其中有著名的黄海海 战。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 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 旅之战。 第三阶段: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 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 定远号定远号定远号定远号镇远号镇远号镇远号镇远号 3、结果 清政府失败并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第二个重要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 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6、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条约签订的影响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 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 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 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 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 时间:1900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起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瓜分中国。 2、经过 义

7、和团事件 联军进犯 八国联军的非人道行为 3.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第三个重要条 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 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由各国驻军把 守,中国人一概不准在内居住。 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 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列强可 以在北京驻扎防守使馆的卫队,并在京榆铁 路沿线包括山海关在内的12个要地驻扎军队 ;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 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 革职,永不叙用;惩办赞助过义和团运动的“首祸诸臣 “,在外国人“遇

8、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 年“。 中国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 前“,并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 *条约签订的影响 辛丑条约是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 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 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 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 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厉“惩凶”以及为德 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和自信心;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 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

9、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a.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 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 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b.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 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 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重要原因: a.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 民的工具 b.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c.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 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和特征

10、1.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2.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1、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 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 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 步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 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 地化了。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 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 经济、政治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 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2、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不是完全的

11、资本主义 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 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 ,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 家。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 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第二、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 第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生,但不是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四、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专政。 第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

12、举世少见。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表现 1.政治表现 2.经济表现 3.文化表现 1、政治上 a.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 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们操纵了中 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 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 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 总根源。 b.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 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 无政治权利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 是世界上罕见的。 2.经济上 a.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基础

13、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 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 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b.虽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 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 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 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C.长期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导致本国工业几乎没 有发展,一味以输出原料为贸易主要形式,并形成 强大依赖性。长此以往形成了畸形发展的殖民地经 济。 3.文化上 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占统治地位与基督教文化发

14、生冲突,统治地位遭到挑战,本国文化在与外来文 化的冲击中收到削弱,处于对安危的考量,部分国 家的思想激进分子采用引入先进科技、学习西方资 本主义思想技术的手段来推动本国的改革。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影响 1.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2.近代中国的历史矛盾和主要任务 3.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动 a、出现了买办势力与买办制度 b、产生新的革命工人阶级 c、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 2、近代中国的历史矛盾和主要任 务 a、矛盾: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 b、任务: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 强、 人民共同富裕 3、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a、积极影响:国外的侵略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 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 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 文明。 b、消极影响:国外侵略者侵略中国是要使中国沦为 他们的殖民地,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 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