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57120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的兴起 江苏大生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20 个,资产总额22亿元。 “花车”内衣、“雨露” 童装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产品出 口远销日本、俄罗斯、中东、欧美等4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大生码头见证了张謇大生纱 厂的兴衰 张謇(1853年1926年) 江苏南通人,甲午状元 周易系辞有言:“天地之大德 曰生“。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 张謇创办纱厂时,取名大生,既诏 示其实业报国之心,又兼怀长久发 展的宏图大志。一百年光阴荏苒, 大生集团历经三个世纪,积淀下了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近代实业的活 标本,更是现代纺织行业的一颗璀 璨明珠。 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有广义与

2、狭义之分,广义的,只 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 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 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 一般地,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 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和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 二、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三、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一、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资本主义:一般而言,指的是一种制度, 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 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 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 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 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

3、公司和 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 采取行动。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资金、市场、劳动力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乾隆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上海口岸 材料二 材料一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布、 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 棉布不复畅销”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标志着: 一部分棉纺织业 手工者继续参与 竞争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买洋纱织布) 一部分棉纺织 业手工者破产 棉布生产者 棉布消费者 (机器) 手工工场转 变为近代工 业企业 提供劳动力 和市场 打破了自给 打破了自足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

4、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茅盾春蚕: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 ,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 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 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 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 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 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对这段描写的历史解读:对这段描写的历史解读: 1. 西方商品大量进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 经济生活 2. 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3.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1.自然经济的瓦解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外国资 本主义 的进入 中国自然 经济的逐 步解体 农民 和手工 业者破 产,

5、成 为自由 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 化程度发展 ,为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 了商品市场 和资金 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 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 四年1865)创办于上海 虹口。它长期租用浦东 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 分厂 其第一年度纯 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 13.5%,第二年即升至 21%。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近代企业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明 清 时 期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 资本 主义 萌芽 外商企业 的刺激 诱

6、导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进入 鸦片战争后,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示意图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早期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一)早期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三)近代民族工业行业、地区分布状况(三)近代民族工业行业、地区分布状况 (四(四) )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近代机器生产 19世纪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一)早期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 官僚、地主、商人等(转化为民族资产阶 级)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 两条途径 清

7、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初步发展原因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时间工矿企业总数资本总额发展速度 1894年 约200家3519.1万元 1895 1913年 549家(1000元) 120288万元 15% (家) 1 8 9 51 9 1 3年民 族工业分布图 18401860187018801890190019101920185019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厂家 年代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图 70年代兴起。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民族 工业持续迅速发展。 创办人地址企

8、业 刘懋赏 冯济川 张謇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荣宗敬 荣德生 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 山西 保晋矿务公司 2、著名企业家和企业 张謇张謇 实业救国实业救国 “ “国非富不强,富非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实业 不张。不张。” ” “ “工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苟不兴,国无不贫之 期,民无不困之望,可期,民无不困之望,可 以断言矣。以断言矣。 ” ”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 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 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 、教育之竞争。以实业辅 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 周学熙:我国清 末民初杰出的民族 资本家,创办了华 新纺织公司、中国 实业银行等企业。 在当时,他与江苏 南通

9、著名实业家张 謇齐名,时称“南张 北周”。 周 学 熙 荣家兄弟:是中国最大 的民族资本家。以创办茂 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 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 享有 “面粉大王”及“纺织 大王”的美称。他俩除在 兴办实业方面驰誉中外以 外,同时在我国的农业、 教育等事业的发 展方面, 也有很大的贡献。荣毅仁 和荣智健 荣宗敬 荣德生 (三)近代民族工 业行业、 地区分布状况 (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不均衡 分布:集中于沿海地区 行业: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 2、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农业国 3、发展缓慢艰难:双重夹缝中艰难生存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人 ”,但自

10、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 ”。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 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 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 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 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 ,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 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的机器面粉厂被 迫关闭。 发展缓慢艰难:内外压迫,双重夹缝中艰难生存 。 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 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 新生产技 术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谭嗣同就义 墓主是中国

11、正式废除延续 千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性人物 之一。四十一岁时中状元,感 受到大量与科举制度全然背逆 的历史信息。他实在不错,绝 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站 在万人羡慕的顶端上极目了望 ,他看到了大 海的湛蓝。 余秋雨文化苦旅 历史的思考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 官!官! 怎样看待“学而优则仕”和“实业救国”? 知识分子担负起了应有 的振兴国家的责任。 思想、做法先进,引领了时 代浪潮,也创造了财富。 小结: 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 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原因 途径 著名 企业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外国 资本 主义 进入 原因 著名企 业 家 特点 影响 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连线搭配: 工厂 继昌隆缫丝厂 发昌机器厂 保兴面粉厂 大生纱厂 创办人 张謇 陈启源 方举赞、孙英德 荣宗敬、荣德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