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657109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的先进 事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赶往灾区四川汶川地震后,救灾动作迅速展开。而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5月14日) 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考量每一位国民的道义责任。汶川地震,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坚强,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普通百姓不平凡的爱,它必将汇聚成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而细细品读普通百姓的爱,很朴实,但很伟大,“未看

2、完,已泪流满面”。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

3、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个,都离得较远。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坐三轮去。”凌晨3点,还有人在询问医生能不能献血。在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患难之中见真情。这种真情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和友爱上。抗震救灾,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能义演的义演,能献血的献血。这种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就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灾后,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

4、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伤员太多,电台号召出租车过去帮忙,“就看到不断从城里开出来的出租,他们都打着应急车,一路飞快的向城外开去”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他们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尽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爱心的涌动却让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华。 一件件,一桩桩在救灾现场,在全国各地,这种感人肺腑的“小”事随处可见。而救灾中涌现出的无数令人感怀的“小”事,它汇集成了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了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抗震救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篇:地震抗震

5、救灾中感人先进事迹 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赶往灾区四川汶川地震后,救灾动作迅速展开。而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考量每一位国民的道义责任。汶川地震,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坚强,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普通百姓不平凡的爱,它必将汇聚成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而细细品读普通百姓的爱,很朴实,但很伟大,“未看完,已泪流满面”。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

6、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范文网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

7、个,都离得较远。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坐三轮去。”凌晨3点,还有人在询问医生能不能献血。在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患难之中见真情。这种真情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和友爱上。抗震救灾,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课件下载,能义演的义演,能献血的献血。这种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就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灾后,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伤员太多,电台号召出租车过去帮忙,“就看

8、到不断从城里开出来的出租,他们都打着应急车,一路飞快的向城外开去”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他们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的行动,将中课件下载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尽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爱心的涌动却让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华。 一件件,一桩桩在救灾现场,在全国各地,这种感人肺腑的“小”事随处可见。而救灾中涌现出的无数令人感怀的“小”事,它汇集成了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了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抗震救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篇: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武警战士感人先进事迹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武警战士感人先

9、进事迹 从5月12日,对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来说,像是一个世纪。这个14年兵龄的铁铮铮汉子,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虎目噙泪,十指掘土,战友帮助张秋红将父亲和嫂子从废墟中刨出时,他已经没有了眼泪,颤抖的身影依旧站在废墟的顶部,指挥救援 楼房垮塌父亲嫂子不幸被埋 昨日中午11时30分,都江堰市观凤小区巷内,一具遗体平卧在砖地上,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一位武警上尉跪在路基上,“爸爸,我不能送你了,请您原谅我”上尉语音哽咽,肩膀不住抖动,身旁的数十名武警战士忍不住哭出声来。这名上尉就是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逝去的老者是他的父亲。 在距遗

10、体不到200米处,是观凤小区34栋楼的所在地,曾经的6楼住宅,经过5月12日的地震,已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父亲和嫂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时我正在成都某中队指挥训练,当时并不了解都江堰的情况。”张秋红双眼通红,眼睛盯着地面。他回忆说,由于和都江堰失去联系,对于当时住在都江堰的父、母亲、嫂子、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一直在部队战备。直至当晚10点,支队与都江堰中队始终无法联系时,支队决定让张秋红前往都江堰,一是让张秋红看看家人的情况,二是打探都江堰中队的情况。张秋红冒雨打车来到都江堰观凤小区时,已是午夜时分,他在小区内大喊妻子的名字,雨中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母亲、妻子和6

11、岁的女儿。此时,一家人抱作一团,张秋红瞬间被噩耗击中:地震发生时,他的父亲和嫂子正在睡午觉,最终没有跑出楼,被埋在废墟下。 废墟面前铁血男儿放声大哭 “爸爸、妈妈和嫂子半年前才到都江堰,是为照顾我刚出生的女儿。”张秋红说,他老家在湖南常德,1994年服役到成都,就在都江堰成家。去年9月左右,张秋红的父母和嫂子一起从湖南来到都江堰,照顾即将临产的妻子。当时,张秋红为父母和嫂子在观凤小区34栋租了间套三住房。 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母亲恰好下楼晾衣服,眼睁睁看着住宅楼瞬间垮塌,母亲大喊老伴的名字,“母亲一动不动,任凭砖头砸在身上,全身都砸伤了,她坚信爸爸没事。”说到这儿,张秋红虎目含泪,用力眨了眨眼

12、,望向远方。 由于任务在身,张秋红12日午夜见到母亲后,来不及到废墟上看一眼,就匆匆赶往都江堰武警中队。一个通宵,他向都江堰中队传达了支队指示,回到观凤小区时,已经是13日清早。此时,他一个人来到掩埋父亲和嫂子的废墟前,再也忍受不住一晚的悲伤,放声大哭。“我得坚强,在家人面前不能哭,只有撑着。”说着,张秋红再次泪水满眶。 十指刨土含泪抬出父嫂遗体 13日整天,都江堰大雨滂沱,几乎所有解救现场都无法进行营救。当日中午,武警成都支队派张秋红到都江堰指挥解救,解救现场就是父亲、嫂子所在的观凤小区。眼看大雨不减,张秋红站在废墟前默默祈祷,整夜未眠。 14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张秋红带领战士开始解救。官

13、兵们用铁锹、十字锹和钢钎进行先期挖掘后,怕伤到废墟下的幸存者,只能进行徒手作业,搬起一块块石砖、刨出一堆堆灰土,张秋红双手不住颤抖,“当时心里真说不出啥滋味,着急,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还要忍住不能往下滴。” 当日下午4时,在刨出5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和战士们发现了嫂子的遗体。“她头上伤口很多,已经没救了。”张秋红看着从湖南赶来的哥哥,用力咬着嘴角。废墟下究竟有多少遇难者?还有没有幸存者?这两个问题,让张秋红不得不暂时忍住悲伤,指挥战士继续挖掘。 昨日上午11时,在成功解救出一名幸存老者、转移10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沾满灰土的双手摸到了一片衣角,他本能地一愣,这片熟悉的衣角,瞬间模糊他的

14、视线,“爸爸!”我当时就肯定是他,他和五六名战士用手刨出父亲身旁的碎石、灰土,将父亲遗体抬出废墟。一路走,张秋红一路洒泪。 忠孝难全泪别父亲继续解救 昨日中午,支队特别为张秋红放了几个小时假,让他处理父亲和嫂子后事。“请父亲理解我,一路上,我确实无能为力,部队任务所需,我不能陪你回湖南了。”跪在父亲遗体前,张秋红为父亲上了3柱香,低头沉默许久。 在张秋红的眼中,父亲是个特别值得尊重的人,“我现在都感觉是做噩梦一样。”下午,张秋红的哥哥将把父亲和嫂子遗体送到新都区殡仪馆火化,然后将骨灰盒带回湖南。而张秋红并不能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依旧在解救现场指挥,“废墟里还有别人的爸爸,别人的嫂子。” 第四

15、篇:四川抗震救灾中老师的感人事迹 班主任推女生出教室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舞蹈老师身体护学生 汤鸿今年20多岁,是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她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她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 英语老师身体成两截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地震发生时,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