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56723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5)(COLLEGE ENGLISH)课程代码: 大学英语1 1J10065 学分: 16大学英语2 1J10075大学英语3 1J10081大学英语4 1J10095总 学 时: 320学时基础学习:二学年 开课对象: 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1,8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词为1,200),并在读、听、写、说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1、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

2、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教学要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将一般要求作为达到或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的大学新生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所有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毕业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必须达到一般要求的目标。较高要求: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九级

3、的大学新生可将较高要求作为学习目标。3、课程设置3-1本课程分为读写、听说以及面授辅导三个部分。3-2分为基础阶段(一至二年级)和应用提高阶段(三至四年级)。4、学时分配与比例4-1 教学总时数320学时,共16学分。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均为必修课。基础学习:二学年。 周学时:6,6,4,4 ; 学 分:5,5,3,3。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12学期每周6学时,3-4学期每周4学时。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读写课 128学时 (16周)2x32 + 2x32;听说课 128学时 (16周)2x32 + 2x32;面授辅导 64学时 (16周)2x32; 4-2实践教学及自主学习

4、 每周安排2-4学时上机实践学习,并鼓励学生到体验中心进行自主学习。5、测试5-1. 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语言测试应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测试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5-2. 基础阶段各学期末均应安排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的命题应以所学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健全和实施新的测试制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导向,努力推动素质教育。平时成绩占60%。其中:听说占20%,期中考试占10%(主要考查内容:阅读与写作;主要考试形式:主观题),体验中心的自主学习成绩占10

5、%,读写课到课及学习情况占20%;期末考试占40%。主要考查内容:听力、词汇与语法、完型填空、阅读、写作;期末考试形式: 标准化试题、 主观题。6、教材教材名称出版社教学参考书出版社使用对象大学英语(全新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生自学辅导学业测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除法律专业、文传专业外所有本科生体验大学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综合教程课文辅导机械工业出版社法律专业、文传专业本科生 7、大纲说明 一般要求:7-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7-2

6、. 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7-3. 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7-4. 书面表达能力: 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

7、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能在一般或应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写作技能。7-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7-6. 推荐词汇量: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其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见课程要求积极词汇表),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较高要求:7-7. 听力理解能力: 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

8、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7-8. 口语表达能力: 能够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7-9. 阅读理解能力: 能基本阅读英语国家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够基本读懂自己专业方面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7-10. 书面表达能力: 能写日常

9、应用文,能写自己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专业相关、结构基本清晰、内容较为丰富的报告和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7-11. 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英汉译速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7-12. 推荐词汇量: 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见课程要求积极词汇表)。在上述两个层次的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培养中,应

10、特别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词汇的掌握也是提高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特别是积极词汇,故在教学大纲中有详细的教学安排。8、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1.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前者指基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正确的语音、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11、,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条件时应安排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2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要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参照大纲列出的各个级别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逐渐为已通过六级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高级英语课程,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入学水平低于本大纲规定的入学要求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为他们开设其他语种或使他们在第三年继续修读四级,以达到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入学水平明显大幅度低于一般要求

12、的学生不列为本大纲的教学对象。8-3.抓好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努力做到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在三、四年级开设高级英语课程,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并采取其它措施,为学生课外自学创造条件,从而切实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8-4.正确处理阅读与听、说、写、译的关系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

13、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写、译等其他技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英语应用能力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读、听、说、写、译的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所侧重,但要做到协调发展。在培养读、听、说、写、译各项技能时,既要强调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又要注意应用语言时的流利程度和得体性。8-5.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方法国内外出现的各种外语教学法无一不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但更需要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妥善处理好借鉴与继承的关系,立足于我国

14、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路子。教学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求,采用灵活机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8-6.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为了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教材应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

15、性、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材料。教材应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思想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语言典范和时代气息的关系。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8-7.妥善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着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口语课于期末单独考试,但成绩按比例计入平时成绩中);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在平时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题中加大主观题比例),防止应试教学倾向。8-8.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建设语言实验室,逐步加大网络课程比例。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广,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8-9搞好第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