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56144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某15万吨每天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福建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环境与设备工程 系 环境工程 专业 设计题目 福州市某15万t/d污水处理厂A2O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 起迄日期 3月25日 6月23日 设计地点 福建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xxx、xxx 2013年 3月28日1毕业设计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一座座工厂,一个个烟囱拔地而起,而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三废也在不断增加。直接的感受就是河流不再清澈,造成的水污染现象。已经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地危害,这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饮用水的安全性降低直

2、接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工业、农业和渔业等生产活动并对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由此可见,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对我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城市污水治理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20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处理工艺也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发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艺)等多种工艺,以达到不同的出水要求。虽然如此,我国的污水处理还是落后于许多国家。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

3、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市区位于东径119&#176;1718”,北纬26&#176;0408”。东西宽约17km,南北长约22km,平原高程为罗零5-7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为中低山地,东南为福州盆地和沿海冲积、海积平原。闽江自淮安起被南台岛分为南北两港。新店新区则位于闽江北港。全市常住人口为711537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9%,占全省的人口比重19.29 %,人口密度为581人/平方公里。福州市地处中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临台湾海峡,温暖湿润,四季常青。据福州市气象站统

4、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39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约占全年的80%。因为该市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为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治理污染问题,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市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2城市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污水产生量大、排放集中,影响人口多、范围广,集中排放的城市污水的处理对于

5、全国污染物排放量的消减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A2/O法、AB工艺、氧化沟法、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艺。2.1 A/O法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O工艺是anoxic/oxic(兼氧/好氧)或anerabic/oxic(厌氧/好氧)工艺的缩写,是为污水生物除磷脱氮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水处理方面 A就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除了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同时去除氮、磷,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显著提高废水

6、可生化性。2.2 A2/0法2.2.1传统A2/0工艺传统A&#178;/O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同时脱氮除磷的工艺,它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氧段和一个厌氧段。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s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聚磷菌可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并以聚羟基丁酸(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而带来的NO3-进行反硝化。 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聚羟基丁酸(phb)而获得能量,

7、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经沉淀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这有利于好氧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较好的硝化效果。2.2.2倒置A2/0工艺倒置A&#178;/O工艺即缺氧/厌氧/好氧的工艺流程,是对传统A&#178;/O工艺的改进,其脱氮除磷效果更好,其原因在于:缺氧区位于厌氧区之前,有利于微生物形成更强的吸磷动力,微生物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好氧环境充分吸磷;所有参与回流的污泥都经历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故在除磷方面具有群体效应优势;缺氧池位于厌氧池前,允许反硝化菌优先获得碳源,因而加强了系统的脱氮能

8、力。2.3 序批式工艺2.3.1传统的SBR法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SBR工艺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调节均化功能,可缓解进水水质、水量波动

9、对系统带来的不稳定性。工艺处理简单,处理构筑物少,曝气反应池集曝气、沉淀、污泥回流于一体,可省去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且污泥量少,容易脱水,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可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但存在自动控制和连续在线分析仪器仪表要求高的特点。2.3.2 CASS工艺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又称为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AST(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池内进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设置生物

10、选择器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选择出絮凝性细菌,其容积约占整个池子的10%。生物选择器的工艺过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质积累-再生理论,使活性污泥在选择器中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吸附阶段(基质积累),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阶段,以完成整个基质降解的全过程和污泥再生。该工艺最早在国外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引进,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处理新工艺,有关科研机构在实验室进行了整套系统的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CASS工艺处理常温生活污水、低温生活污水、制药和化工等工业废水的机理和特点以及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设计参数和对工艺运行的指导性经验。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及不同种

11、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开发的CASS工艺与ICEAS工艺相比,负荷可提高1-2倍,节省占地和工程投资近30%。2.3.3 MSBR法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是C.Q.Yang等人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法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污水处理系统。MSBR既不需要初沉池和二沉池,又能在反应器全充满并在恒定液位下连续进水运行。采用单池多格方式,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技术的优点。不但无需间断流量,还省去了多池工艺所需要的更多的连接管、泵和阀门。通过中试研究及生产性应用

12、,证明MSBR法是一种经济有效、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污水处理工艺。序批式工艺对自动化控制要求很高,并需要大量的电控阀门和机械撇水器,稍有故障将不能运行,一般必须引进全套进口设备。 由于一池有多种功能,相关设备不得已才闲置,曝气头的数量和鼓风机的能力必须稍大。池子总体容积也不可减小。另外,由于撇水深度通常有1.22米,出水的水位必须按最低撇水水位设计,故总的水力高程较一般工艺要高1米左右,能耗将有所提高。序批式工艺一般适用于中小规模、土地紧张、具有引进设备条件的场合。2.4 AB工艺AB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即吸附生物氧化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proc

13、ess),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亚琛大学(Aachen University)B.Bohnke教授开发的,是80年代推广应用的废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AB工艺中不设初沉池,从而使污水中的微生物在A段得到充分利用,并连续不断的更新,使A段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不断由原污水中生物补充的生物动态系统。A段内微生物活性强、世代期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当A段以兼氧的方

14、式运行时,由于供氧较低,高活性微生物为了满足自身代谢能量的要求,被迫对在好氧条件下把不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分解,起到大分子断链的作用,使其转化为较小分子的易降解有机物,从而在后续的B段好氧曝气中易于被去除。B段主要是世代期长的真核微生物,能够保证出水水质。AB法工艺具有优良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和投资及运转费用较低等。AB工艺中A段在运行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臭气,影响附近的环境卫生,这主要是由于A段在超高有机负荷下工作,使A段曝气池运行于厌氧工况下,导致产生硫化氢、大粪素等恶臭气体。当对除磷脱氮要求很高时,A段不宜按AB法的原来去处有机物的分配比去除

15、BOD55%60%,因为这样B段曝气池的进水含碳有机物含量的碳/氮比偏低,不能有效的脱氮。污泥产率高,A段产生的污泥量较大,约占整个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高,这给污泥的最终稳定化处置带来了较大压力。2.5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其曝气呈封闭的沟渠形,由于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在渠内呈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氧化沟一般采用演示曝气,具有去除BOD5和脱氮的功能,采用机械曝气。由于氧化沟负荷很低,耐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较好,污泥产量少且稳定,构筑物少,氧化沟可以按脱氮设计,也可以略加改进实现脱氮除磷。20世纪90年代中期,氧化沟工艺因其良好的

16、脱氮效果并且无需沉淀池开始被推广,此时期建设的大型污水处理厂项目基本上采用氧化沟工艺。近几年来,国内对各种类型氧化沟工艺的除磷脱氮效果、设计、充氧设备及运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多种氧化沟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如carrousel氧化沟由第一代的普通的carrousel氧化沟发展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carrousel2000型氧化沟,后又发展为第三代的carrousel3000型氧化沟。国内许多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情况证明,氧化沟工艺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工艺稳定性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国内较多采用的氧化沟主要有orbal氧化沟、carrousel氧化沟、T型氧化沟、DE型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等。2.5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