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55710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变动及其分解分析 * ? 基于 Mal 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王艳华 ? 王 ? 军 ? 张越杰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长春 ? 130118) ?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 2000? 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内部 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 据, 采用 Mal 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 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 ( TFP)的变动情况, 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 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结 果表明, 2000? 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 吉林省农产品加 工业内部 12个子行

2、业 TFP增长的速度、 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差异很大; 从静 态角度看, 一些行业技术非效率主要源于生产中要素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以及投入产出比不 合理等因素。 关键词 ? 农产品加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 TFP) ?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 吉林省 一、 引? 言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建立高附加值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 观要求,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吉林省是我国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大省, 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的资源优势、 政策优势、 科技优势和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以此为基础,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2007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农

3、产品加工企业有 1333家, 从业人数 26?2万人, 资产总额达 到 944?67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1102?64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 385?8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继 汽车、 化工业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 极作用。然而,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是否能够持续增长以及如何增长,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经济增长理论可知, 促进一个产业增长的源泉一是靠要素投入的增加, 二是靠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要素投入的不可持续性, 生产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的热点。全要素生 产率 ( TFP)的增长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的变化

4、、 规模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 3个部分。通过对这 3 个部分的测算能够清晰地了解一个产业经济增长的原因。 目前, 对农产品加工业 TFP 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赵燃等 ( 2008) 采用基于 DEA 的 M 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研究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 TFP的变动情况; 张莉侠等 ( 2006) ?108? ? ? 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 10期? ? *项目来源: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70773049)、 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编号: 200611)的部分研究成果。张越杰 为通讯作者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测算了 1997? 2003年我国食品

5、加工业的技术效率; 蔡海龙等 ( 2008)运用参 数和非参数方法测算了中国烟草加工企业的技术效率。以上研究视角大多数是基于全国范围内农产 品加工业具体行业 TFP的研究, 从而对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做出诠释。尚未见对某一具体 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 TFP变动的研究。 本文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实为依托, 运用 M al 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 业及其 12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研究, 从时间序列上分析其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 步情况, 并在截面上进行各子行业 TFP变动的比较分析, 以期为吉林省制定农产品加工业产业政策 提供参考。 二、 方法模型 关于测度

6、 TFP变动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SFA)为代表, 重点是确定一个合适的前沿生产函数来描述生产前沿面, 而当函数形式和非效率项分 布形式存在误设时, 就会产生偏差。与此同时, 该种方法还需要大量样本, 对于处理多投入、 多产出生 产过程比较困难。而以数据包络分析 ( DEA)为代表的非参数方法则通过纯数学的线性规划技术来 确定生产前沿面, 是一种数据驱动方法, 不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和特定的行为假设, 有效地避免 了因为错误的生产函数和非效率项分布形式而带来的偏差, 而且可用于多投入、 多产出的分析, 因此 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目前, DEA

7、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 M al mquist生产率指数, 它是由 Mal mquist在 1953年的消费分析 过程中被首次提出的。1982年 Caves、 Christensen和 D iewert首次提出基于 DEA方法的 Mal mquist生 产率指数方法。 1994年 Fare 等人给出了这种理论的一种非参数的线性规划算法以后, 才使 M almquist生产率指数得以广泛应用。在 t期和 t+ 1时期技术基础上的 M al mquist生产率指数分 别为: Mo t (y t + 1, xt + 1; yt, xt ) = D t o(x t + 1, yt + 1 /c) D t

8、o(x t, yt /c) ( 1) Mo t + 1 (y t + 1, xt + 1; yt, xt ) = D t + 1 o(x t + 1, yt + 1 /c) D t + 1 o(x t, yt /c) ( 2) 其中,( x t+ 1, y t+ 1 )和 ( x t, y t)分别表示 t+ 1和 t时期的投入和产出向量, D t o和 D t+ 1 o分别表示以 t 时期的技术 T t 和 t+ 1时期的技术 T t+ 1为参照的距离函数, C表示规模报酬不变。 为避免时期选择的随意性可能导致的差异, 仿照 F isher理想指数的构造方法, Caves et al?( 1

9、982) 用 ( 1)式和 ( 2)式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衡量从 t期到 t+ 1时期 TFP变化 M al mquist生产率指数, 即: Mo(y t + 1, xt + 1; yt, xt ) = D t o(x t + 1, yt + 1 /c) D t o(x t, yt /c) D t + 1 o(x t + 1, yt + 1 /c) D t + 1 o(x t, yt /c) 1 2 ( 3) 将 ( 3)式分解: Mo(y t + 1, xt + 1; yt, xt ) = D t + 1 o(x t + 1, yt + 1 /c) D t o(x t, yt /c) D t o

10、(x t + 1, yt + 1 /c) D t + 1 o(x t + 1, yt + 1 /c) D t o(x t, yt /c) D t + 1 o(x t, yt /c) 1 2 = EC(x t + 1, yt + 1; xt, yt ) TC(x t + 1, yt + 1; xt, yt )( 4) 其中, EC 表示技术效率变化, TC 表示技术变化。式 ( 4)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 ( CRS)的假设基础上 的, 如果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 上述技术效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 ( PE) 和规模效率 ( SE)。纯技术效率测度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被考察行业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

11、间的距离; 而规模效率衡 ?109? ? ? 王艳华等: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 量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距离。因此, 可以得到: Mo(y t+ 1, xt+ 1; yt, xt ) = SE PE TC( 5) 其中, PE = D t + 1 o(x t + 1, yt + 1 /v) D t o(x t, yt /v) ( 6) 其中, v表示规模报酬发生变化。 三、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 2000? 2007年 )。选取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农副食品 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12、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绒及 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与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 橡胶制品业共 12个子行业, 把每个具体行业作为一个决策单元 ( DMU)。借鉴前人的研究, 本文选择 了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各行业产出的基本指标, 它可以衡量一个行业的销售能力, 同时也反映了库 存管理能力; 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作为衡 量各行业投入的基本指标。为消除价格的影响, 产品销售收入以 2000年为基期利用吉林省各行业工 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

13、均余额以 2000年为基期利用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指数平减,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以 2000年为基期利用吉林省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平减。 四、 实证分析 (一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增长及其分解分析 在分析 TFP的变动时, 对 2000? 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12个子行业 TFP逐年的 M al mquist 生产率指数进行了分解, 然后将各行业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几何平均后得到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的总体变动情况 (见表 1)。 表 1?2000? 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平均 Maml 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年份 技术效率 变化指数 纯技术

14、效率 变化指数 规模效率 变化指数 技术进步 指数 M al mquist 生产率指数 2000?20010?8661?0050?8621?2231?059 2001?20020?9151?0670?8571?3761?259 2002?20031?0430?9631?0820?8970?935 2003?20041?1291?0281?0991?0851?226 2004?20050?8270?9560?8651?3811?142 2005?20061?2881?0571?2190?9221?187 2006?20071?1040?9751?1321?1171?233 几何平均值1?0131

15、?0061?0071?1281?143 从表 1可以看出, 2000? 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 年均增长率为 14?3 % , 其中, 除 2002? 2003年出现下降外 (下降了 6?5 % ), 其他年份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除个别年份外, 技术进步率 也在不断提高, 年均提高 12?8 % ; 而技术效率的增长幅度不大, 年均仅为 1?3 % , 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 ?110? ? ? 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 10期? ? 模效率平均增长 0?6 %和 0?7 %。 理论上, TFP的增长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从 Mal mquist生产率指数的

16、分解来看,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图 1是以 2000年为基期, 各年累积 的 TFP增长率及其分解的变化趋势, 到 2007年累积的 TFP增长率为 155?5 % , 而累计的技术进步率 为 133 %, 技术效率增长率为 9?7 % , 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的增长主要是依 靠技术进步实现的。虽然技术进步是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 但技术效率的作 用也不能忽视。在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变化下降的时期, 技术效率的改善支撑着农产品加工业 生产率的增长 (见表 1), 2003? 2004年及 2005? 2006年技术效率分别以 12?9 % 、 28?8 % 的速度增 长, 尽管出现了技术变化下滑, 但技术变化下滑不足以抵消技术效率的改善, 因此这两年间吉林省农 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仍呈增长态势。 图 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M aml quist 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趋势图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 TFP年均 14?3 %的 增长率高于同期全国 8?7 % 平均水平 (赵燃 等, 2008), 主要得益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