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55670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instruction.(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文档,精彩无限!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Task-based Instruction on Reading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丰顺县华侨中学 李 荣论文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依据和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及数据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作用、实施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任务性教学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参与、感知、体验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的角色位置发生转变,特别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要求和需要,也就是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者(Langua

2、ge learner)向一个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的角色转变,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关键词:任务型 英语阅读教学1. 引言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

3、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介绍 2.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心理学理论依据,目的及特点 所谓任务型教学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所谓任务型教学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

4、,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多来自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为,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的有效途径,任务的设计能决定语言运用的类型和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与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1)意义:表达是第一

5、位的。以前大家首先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而在任务型教学中,首先关心的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正确与否。(2)交际性原则:真实生活中会做出什么事,在任务中宜摸拟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而且设计任务材料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歌曲、电视、电影、小说、互联网等。(3)关键是完成任务:我们最关心的是学生说出一句话,能不能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内容能不能表达清楚,能不能表达出想要了解的状况,而不仅仅是语言是否有错误。 2.2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任务型教学相对于传统型教学之所以是教学上的一个革命,主要可以从下述四点看出前者的先进性和务实性。一是教学主体不同,后者以教为主,强调教学主体是教师,而

6、前者以学为主,强调教学主体是学生;二是教授方式不同,后者以教师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务虚,而前者则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开发思维、活跃思维、贴近生活,务实;三是学习方式不同,后者学生是被动的,依赖教师,局限于教材,前者学生是主动的,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四是学习预期效果不同,后者由于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教材局限、视野狭窄、思维束缚,培养学生受到了很大局限,前者由于注重实际,突出学生个性,重视表达能力,强调综合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求真务实、思维活跃、善于研究。2.3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学方式演变和观念更新的结果长期以来,国内教育存在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神圣

7、不可侵犯,教师始终是主体,教师自身也过于自重,学生的思维不能跳出教师给定的框子,也不去过多地思考和探索。而西方教育则注重凸显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把学生作为主体。英国著名教学专家Jane Willis指出的语言学习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西方建构主义在牛津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法专家Dick Allwrighe指出的“通过活动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使所学的外语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都充分体现西方教育的理念。八十年代以来外语教学法研究者、操作者逐渐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理念,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思路,实际也是西方成功教育的引进,是国内教学法研究反思的结果,更是遵守外语教学规律的必然结

8、果。2.4 任务型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是博众家教法之长,同时吸收了最新的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以RM加涅等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以阅读课堂学习任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综合活动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教学若从帮助(facilitate)学习的角度出发,必然把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到学习者预期学习结果达成的活动过程。加德纳把学习结果分成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我们常用的知识概念实际上是加涅讲的言语信息,也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的陈述性知识。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就是依据加德纳的学习结果理论来分析学习任务,即在确

9、立教学目标时,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而不是“学生要学什么”。在教学步骤设计时至少体现两种目标:1.本课题“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终点目标”;2.“本课题学习过程中必须达到的目标”“使能目标”。与此同时,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教学理念来思考与决定哪些“使能目标”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观察学生在课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表现并对其分类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的一种既灵活、操作性又较强的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阅读活动,同时,学生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也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该模式主要框架表述如下:任务型阅读活动多

10、元教学目标的权衡课堂阅读活动任务的设计阅读活动层次与学习任务的有机组合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的评估与反思。基于交往教学理论的高中英语任务型三步活动阅读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所阅读的内容确定目标和任务,并采取适当的活动方法,分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步进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文本(阅读材料以及阅读材料的理解、汇报文本)为中介,以任务为依托,交往活动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创设情景,巧妙引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尝试,并根据学生口头和书面反馈的信息适当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协作学习的教学组织

11、形式下完成相应阅读任务,掌握英语阅读技巧和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交往对世界的意义进行交互构建的目标。3 任务型教学的步骤3.1 前任务阅读前,教师巧妙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环境设计情境,将主题和任务介绍给全班,引导学生交谈有关阅读文本(第一文本)内容的话题,激活学生原有的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词语,帮助学生熟悉主题,预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设计一些涉及主题语言的前任务活动,如:情景设疑寻答、学生竞猜、看图说话、教师表演、词汇和短语语的分类、挑出相关词或短语等活动

12、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势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做好阅读前的预测活动,同化新知识,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特别是教师的表演既有现场表演,也有适时使用多媒体进行表演。在图片、图表、音像、多媒体动画等情景中,让学生得到启发,学生可以补充情景、扩展情景、改造情景、延伸情景,学生引入的情景,必定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想探究的,学生的思维与情景引入相互交融了,这就是人与情景互动的效果。同时,教师对这些活动下的指令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否则学生就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语言形式的分析上。在这一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就是任务的导入者,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2 任务中读时精细(While-

13、reading)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读,是英语学习的输入、接收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把自己认真统筹、细心安排的任务明确告诉学生,使任务策划有的放矢。学生根据要求,阅读文本,以配对、或小组等形式,通过情绪相互感染、认知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交流去完成任务。然后学生可以以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等形式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 所有的任务必须有结果,没有结果的活动毫无意义的。在任务设计上,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列举型、排序与分类型、比较型、问题解决型、交流个人经历型和创造型。无论是怎样类型的任务,都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去设计,因为让水平低的学生去完成复

14、杂的任务,其效果只能打击学生自信心,而没有发挥任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作用。 这一阶段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与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是交往教学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师生联系的中介是第二文本,即经过教师阐述和课堂问答等活动形式共同创造的文本;生生联系的中介是第三文本,即学生在理解第一文本和教师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辩论所创造的新文本。 这一阶段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一边读一边完成任务,增加理解,调整理解率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3 后任务阅读拓展,这是任务型活动教学的最后阶段,包括语言分析和练习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近距离关注文本(包括阅读文本的汇报文本)的语言形式,是加强学生探索语言,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等方面的意识。 在读后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