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54919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和活动作文30年张化万 活动作文的缘由 1982年我第次教三年级,看到那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在作文课中咬笔杆、发呆、焦虑与痛苦,迫于无奈我开始新的尝试,试验着上“玩玩说说”课,把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课堂,玩“自画像”“盲人摸象”“斗鸡”“吹鸡毛”下子原本枯燥的文字技巧的训练,竟变成唤醒儿童天性的快乐的习作。受孩子们习作快乐情绪的感染,我坚持实验研究两年,试着把实践探索变成文字投寄出去。不仅在国内小语界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月刊小学版1984年第4期上发表了,还给我的文章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标题“玩玩说说”作文新课型探索。 从那以后我满怀着激情和使命,一直往前走着,用实践丰富着活动作文

2、。从1982年单一的“玩玩说说”的“捏鸡蛋”等游戏作文发端,到“神奇的纸桥”等科学小实验作文;从1991年吹鸡毛50十50=?等一批教学录像进入张化万习作教学专辑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礼物,到1991年执教的科学小实验习作烧不破的手帕被人民教育等7家杂志评为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进入浙江省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从新世纪课程改革执教的摔鸡蛋的学问在天津全国小语会的习作教学研究会上引起人们热议,到2017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张化万小学语文教学40周年研究会上我发现心的建议引起热烈反响;从乒乓打架保护鸡蛋新年贺卡等批活动作文教学光盘进入中国名师张化万小学语文教学专辑,到省内外的一些学者开始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

3、研究分析;从“吃西瓜保护鸡蛋”的儿童生活作文,到深入学生社区生活,去大街小巷查找错别字,探访敬爱的老师的综合系列活动作文 这30多年,我和学员们通过无数次艰苦跋涉的探索实践,跌宕起伏的坚持与反思跟进,才慢慢寻找到今天受到教师与学生欢迎、充满生机而又问题不断的活动作文。 这30多年,是杭州市天长小学著名的小学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李承龙引领着我;是特级教师罗云仙、杨明明、曹晓虹、王莺、俞国娣、虞大明等一大批人帮助着我;是杜威的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思想、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列昂杰夫的活动理论召唤着我;是杨再隋、吴立岗、刘力、汪潮等国内 流的专家教授点拨着我。这30多年,是天长小学“敢为天

4、下先”的勇气鼓舞着我,是天长小学民主自由争鸣的文化厚泽了我,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帮助了我。 30多年的实践探索终于让我们明白,传统习作教学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习作是师本作文而不是生本作文。我们煞费苦心地在寻找适合习作的儿童,而不是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们公开和内隐的最根本的假设是学生不会习作,他们的习作是完全需要我们教的。我们千辛万苦在寻找的不是如何唤醒儿童对习作的需要,激发儿童习作表达的欲望、运用的意识,而只是站在教的角度期盼一种习作教学序列,能够分门别类、分期分批按照所谓的科学教学的序列进行教学灌输,让学生学会系统的写作技巧,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是什么?不是创作,是练笔,更是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5、,是他们成长发展的记录和证明。习作是儿童生活、情感、思维、语言的 个活着的整体,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句子、段落的表达训练。从根本上说习作不可能条分缕析、清晰科学地一点点分别地教和操练的。习作呈现在儿童面前的是 个情感的、生活的、语言的整体。小学生习作要成功只有全身心地、自然地投入到习作中去,把习作当作是自己的一种学习生活,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情感抒发,当作是自己的种思想表达,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思维与语言的倾吐。只有这样习作才能够说是生本习作,才会从根本上具有勃勃的生机。 30多年千百度的探寻,终于找到活动作文它鼓励学生以课堂内外各种活动的经历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主要

6、手段,让学生在体验生活、学习生活,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并提升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从而使习作成为学生主动倾吐情感、学习个性化表达、融入社会、提升多方面能力的一个过程。它是开放的习作教学观与教学模式。 我认识的活动作文不是从理论家的书斋中走出来的,也不是舶来品。它是生长在中国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产物。 它从诞生就是为了儿童而存在的。活动作文的教学设计系统、课堂教学系统、教学评价系统都服从和服务于小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存在。 活动作文的内涵一、活动的界定、特点与分类 1“活动”的界定 中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家朱作仁先生认为:教学月刊小学版1984年第4期上发表了,还给我的文章一个很

7、有震撼力的标题“玩玩说说”作文新课型探索。 从那以后我满怀着激情和使命,一直往前走着,用实践丰富着活动作文。从1982年单一的“玩玩说说”的“捏鸡蛋”等游戏作文发端,到“神奇的纸桥”等科学小实验作文;从1991年吹鸡毛50十50=?等一批教学录像进入张化万习作教学专辑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礼物,到1991年执教的科学小实验习作烧不破的手帕被人民教育等7家杂志评为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进入浙江省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从新世纪课程改革执教的摔鸡蛋的学问在天津全国小语会的习作教学研究会上引起人们热议,到2017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张化万小学语文教学40周年研究会上我发现心的建议引起热烈反响;从乒乓打架保护鸡

8、蛋新年贺卡等批活动作文教学光盘进入中国名师张化万小学语文教学专辑,到省内外的一些学者开始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从“吃西瓜保护鸡蛋”的儿童生活作文,到深入学生社区生活,去大街小巷查找错别字,探访敬爱的老师的综合系列活动作文 这30多年,我和学员们通过无数次艰苦跋涉的探索实践,跌宕起伏的坚持与反思跟进,才慢慢寻找到今天受到教师与学生欢迎、充满生机而又问题不断的活动作文。 这30多年,是杭州市天长小学著名的小学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李承龙引领着我;是特级教师罗云仙、杨明明、曹晓虹、王莺、俞国娣、虞大明等一大批人帮助着我;是杜威的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思想、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列昂杰夫的

9、活动理论召唤着我;是杨再隋、吴立岗、刘力、汪潮等国内 流的专家教授点拨着我。这30多年,是天长小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鼓舞着我,是天长小学民主自由争鸣的文化厚泽了我,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帮助了我。 30多年的实践探索终于让我们明白,传统习作教学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习作是师本作文而不是生本作文。我们煞费苦心地在寻找适合习作的儿童,而不是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们公开和内隐的最根本的假设是学生不会习作,他们的习作是完全需要我们教的。我们千辛万苦在寻找的不是如何唤醒儿童对习作的需要,激发儿童习作表达的欲望、运用的意识,而只是站在教的角度期盼一种习作教学序列,能够分门别类、分期分批按照所谓的科学教学的序列

10、进行教学灌输,让学生学会系统的写作技巧,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是什么?不是创作,是练笔,更是儿童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成长发展的记录和证明。习作是儿童生活、情感、思维、语言的 个活着的整体,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句子、段落的表达训练。从根本上说习作不可能条分缕析、清晰科学地一点点分别地教和操练的。习作呈现在儿童面前的是 个情感的、生活的、语言的整体。小学生习作要成功只有全身心地、自然地投入到习作中去,把习作当作是自己的一种学习生活,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情感抒发,当作是自己的种思想表达,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思维与语言的倾吐。只有这样习作才能够说是生本习作,才会从根本上具有勃勃的生机。 30多年千百度的探寻,终于找到活动作文它鼓励学生以课堂内外各种活动的经历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体验生活、学习生活,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并提升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从而使习作成为学生主动倾吐情感、学习个性化表达、融入社会、提升多方面能力的一个过程。它是开放的习作教学观与教学模式。 我认识的活动作文不是从理论家的书斋中走出来的,也不是舶来品。它是生长在中国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产物。 它从诞生就是为了儿童而存在的。活动作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