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5356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内容摘要: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复习强度大,高考竞争激烈。那么,如何减轻高三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实效性呢?本文通过对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的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障碍、成因、突破所谓高三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数学思维虽然并非等同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说,高三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

2、的。发展高三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 ,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2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复习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三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

3、对于增强高三学生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三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 ,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

4、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复习,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复习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 ,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3二、高三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由于高三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三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1

5、.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对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 2009 年多考生计算错误或者根本求不出来。事实上,如果他们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从角的配凑去解答,计算量就小得多了,从而也提高了解题速度,节省了时间。(2)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

6、,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4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写不清楚) ,我就动员学生看书,在函数这一章节中找相关的内容看,待看完奇、偶函数、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图象对称性之后,学生也就能较顺利的解决这一问题了。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三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碍抑制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如 2006 年四川省高考文科数学第 15 题: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