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53271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讲义: 选修2 第3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考纲要求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2.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考点一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托古改制(1)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精神,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2)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变法辩护。(3)坚持渐进的改革,主张君主立宪。2梁启超:从兴民权

2、到“新民”(1)强调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重视国民素质,提出“新民”思想,“新民”必须具备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四要素。(3)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3孙中山的民主共和(1)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2)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3)五权分立:行政、立法、

3、司法、考试与监察权分立。二、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1改良与革命的论战(1)中心: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2)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3)评价:改良派从国情出发,认识到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论战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2:1911年首先在武昌爆发,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二次革命: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力图以议会政治限制袁世凯进行专制统治。1913年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刺杀宋教仁,并武力镇压革命党人,革命党人被迫在江西、南京应战,不

4、久失败,史称二次革命。4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蔡锷等人策划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不久,袁世凯在忧惧中死去,护国运动结束。5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1917年7月,军阀张勋在北京拥戴溥仪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军阀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张勋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一致的强烈反对,仅仅12天就失败了。6护法运动: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执政,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的势力举兵北伐。1918年5月,

5、孙中山在西南军阀势力排挤下辞职,护法运动失败。主题一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比较类别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不同点政治目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实现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思想武器把西方民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并加以改造借鉴依靠力量依靠清政府,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关注民生相同点产生根源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思想来源都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实质都是用资产阶级政体取代封建君主专制阶级局限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传的民主都有较大局限性主题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6、社会条件 (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复辟封建帝制的社会基础尚存。(2)袁世凯窃取果实后,处心积虑复辟帝制,他用最高统治地位及军权加强独裁统治。其地位、兵权和实力是他得以复辟帝制的主要原因。(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独霸中国,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4)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涣散导致反袁斗争软弱无力,致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得不到有效遏制。此外,袁世凯上台后,为制造复辟的思想舆论,推行尊孔复古逆流,起到了一定作用。练史料史料(2012山东高考)以下是选自1911年1

7、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探究:(1)据史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答案(1)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涉。(2)没有真正实现。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制。考点二无产阶级

8、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一、英国宪章运动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能享受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选举中弊端丛生;民主内涵在新的历史阶段得到拓展和深化。2斗争目标:争取普选权。3概况4意义二、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1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1)成立背景(2)成立:1864年,伦敦。(3)性质: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4)活动(5)意义2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1)背景(2)成立:在1889年7月成立大会上,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问题,提出利用一切手段促使各国政府为劳工立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劳动保护制,保护童工和女工的权利,并通过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3)活动(

9、4)意义三、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独裁统治的建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928年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2)独裁统治的巩固:建立特务组织、制定反动法令、用宪法形式确立。2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1)民主选举、宪政运动、“三三制”政权。(2)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3两种命运的抉择(1)专制、内战、一党独裁的命运: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掀起新的高潮、召开国民党“六大”、拒绝建立联合政府。(2)民主、和平、联合政府的命运:批判中国之命运、回击国民党的高潮、召开中共七大、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

10、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四、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1国民党的独裁阴谋(1)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争取时间准备内战,欺骗人民。(2)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3)制造血案(“校场口血案”、“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五二血案”),镇压民主运动。2人民民主运动(1)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和平斗争(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在国统区建立第二条战线,领导学生运动(如“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2)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国民主同盟的解散和重建,与国民党决裂。3

11、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1)南京国民政府垮台。(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道路(1)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2)民主党派或中间人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他们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练史

12、料史料(2014新课标全国卷)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

13、近代通史等探究:(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答案(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2)意义: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命题研析考向聚焦典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

14、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

15、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2)原因: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对比材料中“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信息,可以看出内容上后者有变化,增加了设立内阁,从“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和“着缩改于宣统五年”的信息可以得出预备立宪期限缩短;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第二段中的信息,可概括出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和清政府的主观目的来分析,可归纳出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第(2)问原因可从材料第三段中预备立宪的结局来分析。考向预测(1)将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