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52283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惯护航人生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谢 冰(重庆市永川区吉安小学 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街村黄家坡17号 402173)摘要: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又如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品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经过全校师生的精心论证,确定“养成教育”为我校的创建特色,以培

2、养我校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一、好习惯,益终生。二、明目标,抓细节。三、营氛围,促成长四、强落实,加培养。关键词:习惯 目标 氛围 落实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又如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品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经过全校师生

3、的精心论证,确定“养成教育”为我校的创建特色,以培养我校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一、好习惯,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从小学生刚入学开始就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将使一个人终生受益。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就开始实施“绅士教育”。我们也提倡培养人的“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但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东施效颦,着眼点还是德行品质的养成。我们理想中的“现代绅士淑女”应该是符合国家培养目标、胜任未来发展挑战。语言文明、行为文雅、心理健康、学习勤奋,具有“

4、文明高雅有气质,宽容和善有品质,活泼大方有胆识,博学多才有本事”四大心理与行为特质的世纪新人。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抓起,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受益终生,成为新世纪的“绅士”和“淑女。”在我们日新月异的中国,正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场根本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命,是一场面向课程、面向课堂、面向整个教师群体的洗礼。”(日本佐腾学)这场革命,让中国的经济腾飞的同时,教育也迅速腾飞。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法规意见。从相关文字中,我们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倍受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5、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对少先队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小学生管理规程中提出“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我管理、分辩是非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小学是重要习惯养成的学段,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明目标

6、,抓细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须从细微之处入手。养成教育应该是一个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而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一)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习惯:作息(早起早睡)、健康饮食(就餐)、仪容仪表(勤洗手、理发、洗脸、剪指甲等)、锻炼身体、开拓视野(知识性、活动性的训练或活动)等。(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7、创造能力。学习习惯:课前习惯、课堂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听课习惯、书写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习惯、思考习惯、读书习惯等。(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1.举止文明的习惯。教育学生对长辈、老师、同学、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学校将充分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表彰品学兼优的典型,树楷模、扬正气,树立起良好的校园新风,唱响主旋律,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把学生的教育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2.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学校生活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方面的秩序。

8、学校将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懂得尊重他人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人们互相尊重,生活才能快乐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团结,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4.卫生习惯: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健康卫生等,讲究卫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5.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做起。6.诚

9、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7.懂得感恩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三、营氛围,促成长。 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营造良好氛围,是开展好学生养成教育活动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按照全员参与的思路和坚持创新的要求,努力做到“五化

10、”即,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强化课堂教学常规、实化师生规范行为、优化书香校园建设、活化师生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上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从而立体推动学校建设,把我校努力打造成为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浓厚、管理制度完善、师生充满活力且处处和谐发展的富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小学窗口示范学校。1.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和现有的建筑、场地、经济,按美的观念规范校园文化中各种物质载体,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我校已把校园文化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上档次、出品味。新修的厕所设计美观、宽敞明亮。新栽种的花草树木,给校园新添几分姿色。新添

11、置的音响设备,让校园更显生机。整洁的墙壁,漂亮的门窗,走廊上、教室里悬挂的警言名句,爱校爱家、保护环境、语言文明等警示牌,无时无刻不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文明,从而奋发向上,自觉守纪。办好校园广播站,在广播站建立“养成教育”栏目,及时提倡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办好队刊、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现准备以“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支撑,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对校中心文化区进行设计:课题及文化展示橱窗、形象墙及文化栏杆;校大门文化区设计建设:校门石梯文化、校大门设计修建、学校简史墙,彰显我校文化。物化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

12、理“磁场”,又在无形中统摄着全体成员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2.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人人参与。强化措施,深化管理 ,反复训练,在细化管理中深化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强化细化管理。在校园中形成人人争当“文明之星”,人人“抓养成”的浓厚氛围。(二)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课间操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五带”、“七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自私告别;“五带”即把礼貌带给师长,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

13、,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七无”即校园无纸屑,地面无痰迹,桌凳无刻画,墙壁无污迹,走廊无疯跑(嘈杂),水电(资源)无浪费,出言无脏话。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3.加强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习字训练,名言警句的积累等,让他们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例如:通过习字训练,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和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克服学生浮躁、懒散的作风,起到修心养性的作用。名言警句的积累、优美的词汇、唐诗宋词的熏陶等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净化心灵,

14、陶冶情操。学校开展经常性的书法比赛、唐诗宋词知多少、手抄报比赛等激励学生的学习。通过文学的熏陶,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一名教师首先要当好“人师”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再当好“经师”即教学生学会学习。当前的教育形势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只教书本知识,不教学生做人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渗透教

15、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不歧视打击学生,充分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鼓励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人。任何时候都对学生说“你能行”。5.利用信息技术为养成教育服务。信息技术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打开许多窗户,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对网络世界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使网络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三)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实施养成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特色和领导风格,不同的班主任带出风格各异的班集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特色班级”的评选活动。首先我们要组织特色班风的征集活动,班主任发动学生群策群力找出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自行设计形成每

16、班自己的特色。学校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让每个班级都有施展自己特色的机会。如:可以组织师生演讲“我有这样的班级体”、“特色大家庭”、“班级你、我、他”等,或者通过校园广播站对班级的特色进行广泛的宣传。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另一方面可以内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能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为班级增光添彩,同时可以起到强化特色班级形成的作用。(四)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养成教育的育人功能。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1.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1)以少先队大队部为龙头,广泛深入地组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