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52073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讲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以“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为例 “问题研究”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亮点。 地理新课标要求不单纯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地理课 程的内容体系,而是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 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 要,注重地理技能、能力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倡导探究 式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创造条件 。 因此,在人教版地理新课标教材中通过“问题研究” 来充分体现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思路。 “问题研究”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亮点。 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一共设计了16个“问题研究”来 紧密配合各章内容。 这一系列“问题研究”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各类学 生营

2、造更加广阔而真实的探究和学习空间,不仅利于 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应对 未来的生存能力;利于对地理科学有强烈需求的人才 的培养;利于所有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即具备一定的 地理知识和原理,一定的地理观察、计算、读图、分 析、归纳、制作等技能;利于形成科学正确的地理情 感、观念、态度等。 “问题研究”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亮点。 “问题研究”也使地理课堂向校外延伸,使地理教材向 其它的媒介拓展,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树立“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进行自主式、合作式 、探究式研究,不仅在学校课堂中、教材中获取知识 ,并且要在课堂以外通过各种其它的途径关注生活和 社会,获取信

3、息、加工信息,从而内化知识。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 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关注的是我国三江平原所 存在沼泽湿地退化问题,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了解沼泽湿 地被破坏后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教学思路】 以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北大仓”-建设自然保护 区的过程为例来分析与演绎人们对湿地效益的认知过程 。在本节课中学生首先结合已有的知识和部分补充资料 来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然后学生通过对资料 的分析正确理解“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意义以及 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从而理解湿地对全球环境的 重要意义,树立合

4、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 确的环境观。 “问题研究”的实践,重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生 活与生产中的一些现象,思考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探 究。所以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 养。 简讯一则 1998年中国政府决定尽快停止开发“北大荒”, 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签 发停止开发“北大荒”的指令! 思考:看了这样一条简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为什么 要停止开发“北大荒”? 提出问题 1.“北大荒”在哪里? 那里为什么叫“北大荒”? “北大荒”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2.人们为什么要开发“北大荒”? 又是怎样开发“北大荒”的? “北大荒”开发有哪些成果

5、? 3.现在为什么又停止了对“北大荒”的开发? 停止开发“北大荒” 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主要问题: 分解问题 思考1.“北大荒”在哪里? 现在的“北大荒”通常指 三江平原,位于中国的东 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 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 ,南抵兴凯湖,于黑龙江 、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 处 这里为什么叫“北大荒”? “北大荒”原来是什么样子? 请描述三江平原的最显著的自然特点 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三江平原为什么 沼泽广布呢? 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 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 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 密布,地下水水位高; 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地表 长期过湿,积

6、水过多 又是兔子又是狼 ,光长野草不打 粮 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 三江平原因为沼泽广 布,不宜发展农业生 产,所以解放以前被 人们称为“北大荒” 观察这张图上,然后描述现在你所看到的“北大荒”。 “北大荒”的很多沼泽已经 逐渐被开发成农田 思考2.人们为什么要开发“北大荒”?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 人口剧增,同时生产力 水平还比较低下,吃饭 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 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 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 食产量。 地势平坦,黑土分布广泛,开 发后耕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 模机械化生产。同时人口相对 较少,人均耕地面积大。 注意做好 排水工作 “北大荒”开发有哪些成果? 经过几十年

7、的开垦,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由40万公顷达到 370万公顷。三江平原20世纪90年代时每年可以调出商品 粮50亿公斤左右,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 的商品粮基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对粮食的需 求。 北大荒北大仓 从回忆录里感受到的变化和问题 。在距屯子20多里外的山林中,有我们生产队的一片 “飞地”,称为“大荒地”。当年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的山 坡地,四周便是成片的树林。在那里我们第一次见识了北方 的树林,尤其是婀娜多姿、婷婷玉立、极具浪漫情调的白桦 林。我们用白桦树皮写的信,有些人至今仍保存着。树林里 有榛子、草莓和各种浆果,在那里我们也曾撞到过狍子。周 围的山上,有成片的蚕场

8、,在柞树上放养大青虫般的柞蚕。 夏天的山坡上,芍药、百合、金针、马兰和各种不知名的花 茂盛地开放着,曾令我们难以置信而无比惊喜。这片山林是 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必须朝拜的“圣地”。 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走上变得低矮的山冈,目及之 处已全部是耕地,没有一片树林,没有一株白桦。当年肥厚 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沙石地,长着 低矮的小麦。 (摘自重返黑土地) 思考3.为什么又停止了对“北大荒”的开发? 资料1:三江平原某县1994年7月的一次洪水就有8万亩耕 地被淹没,20多个村屯被整体冲毁。 “当时,我们这里连续下大暴雨。13号这天,我眼看着 白晃晃的水忽然从房前的大沟涌过来直

9、奔我家,眨眼间水 就从门、窗户冲进来淹没了炕沿,逼得我们只好搬家。” 当地农民闫永刚说起当年发大水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资料2:杜蒙县程地房子村因生态环境恶化而被迫整体迁 移。村民们在泪水中离开了曾经水美鱼肥的家园,这个有 着70年历史的程氏村落,被肆虐的风沙无情地吞没了。失 去了植被的庇护,风蚀、水刷使原本平整的黑土地变得千 沟万壑。 明水县繁荣乡民富村,有一条宽足有50米的大侵蚀 沟横在村头,一眼望不到头。当地村民说,几年前,这条 沟一步就能跨过去,想不到这么快就被冲刷成了这样。 资料3:曾肥得流油的土地因水土流失和严重沙化而日益 贫瘠。黑土层由七八十厘米厚变成二三十厘米,颜色也开 始变黄。

10、黑土区表层每年流失达0.5至1厘米,地力明显下 降,全省每年因此减产粮食达25亿公斤。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连仁为此惊 呼:黑土区形成1厘米表土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 ,再过50年黑土层将流失殆尽,“北大仓”将名存实亡! 资料4:50年间,三江平原沼泽面积从536万公顷减少到 113万公顷,锐减了79%。原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土 流失、耕地肥力下降,沙化趋于严重,自然灾害肆虐。多 种珍稀水禽和鸟类被迫迁徙他乡。 资料5:三江平原原为黑龙江省气候湿润地区,50年代 最大降水量可达800mm,可是近些年来降水量逐年减少 。据气象部门资料,近年来,降水量比20年前减少了 18

11、0mm,比其它地区多减少100mm,年递减率是松嫩平 原的两倍,夏季平均气候比20年前高2左右。1970年 1990年的20年间与1949年1969年的20年相比,旱灾发 生频率增加39.5个百分点。 资料6:三江平原原有大小泡沼不下4000个,水面积达50 多万亩,其面积在50亩以上的约300个。目前因水位下降 而枯涸者占三分之二。湖泊泡沼的兴衰历史与沼泽同步, 大型的明水面日益萎缩,变成互不联系的泡沼,大型的湖 泊正在变小,小的泡沼不复存在,昔日的水乡泽国已成历 史。 每一个人都对这些 现象充满了疑惑! 直到 我国在1992年加入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96年10

12、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 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 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湿地 湿地: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 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半咸或咸水体,包括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三江平原是我国重 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湿地的作用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 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 、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 誉为“地球之肾”。 世界上把

13、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 因此,国家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 自然保护区。 v 多年不见的荷花又在湿地湖泡里绽放,水禽、飞鸟逐 年增多,植被明显恢复。一片片被称为“绿色湿地”的沼 泽,如天女散花一般闪着银色的光亮,空气变清新了, 天变得更蓝了,“北大荒”的原始风貌又回来了 “北大荒”的“回归” 停止开发“北大荒” 有什么样的启示? 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 追求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 人类已经开始关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丰收的“北大仓”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课后探究:洞庭湖“围湖造田”的影响方法迁移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地

14、图的观察,能够在区域地图上指出“北大荒”所处 的区域;同时通过对图片、文字和数据资料的解读,探究“北大荒” 所处的区域存在大面积沼泽的自然原因。 2、学生通过对“北大荒”大开发资料的解读,讨论其开发的原因并 评价其意义。 3、学生通过阅读湿地的相关资料,感受湿地的各种效益,尤其是 生态环境效益,从而阐述国家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与重要性。 4、学生能够由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而联系到对其它生态系统的 保护,明晰其它相近做法的生态意义,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 意识。 5、学生通过对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一问题研究案例的 学习,形成“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分 析

15、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迁移”的意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提取 信息、分析信息及评判信息的能力。 sAHOW%18fnuCJQY*3ahpwELS#)5cjryGNV$+7emtAIPX&19govCKRZ(3biqxEMT!-5dkszGOV%07fmuBIQX*2ahowDLSZ)4cjqyFNU!+6elsAHPW%18gnuCJRY*3aipwELT#)5ckrzGNV$07emtBIPX&29govDKRZ(4biqxFMT!-6dkszHOV%08fmuBJQY*2ahpwDLS#)4cjryFNU$+6eltAHPW&18gnvCJRY(3aipxELT#-5dkrzGOV$07fmtB

16、IQX&29hovDKSZ(4bjqxFMU!-6dlszHOW%08fnuCJQY*3ahpwELS#)5cjryGNU$+7eltAIPW&19gnvCKRY(3bipxEMT!- 5dkszGOV%07fmuBIQX*29howDKSZ)4bjqyFMU!+6dlsAHOW%18gnuCJRY*3aipwELT#)5ckryGNV$+7emtAIPX&19govCKRZ(3biqxEMT!-6dkszHOV%08fmuBJQX*2ahowDLSZ)4cjqyFNU!+6elsAHPW%18gnvCJRY(3aipxELT#-5ckrzGNV$07emtBIPX&29govDKRZ(4biqxFMU!-6dlszHOW%08fnuBJQY*2ahpwDLS#)4cjryFNU$+6eltAHPW&19gnvCKRY(3bipxEMT#-5dkrzGOV$07fmtBIQX&29hovDKSZ(4bjqyFMU!+6dlsAHOW%18fnuCJQY*3ahpwELS#)5cjryG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