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失魂”的教训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652067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共“失魂”的教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共“失魂”的教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共“失魂”的教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共“失魂”的教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共“失魂”的教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共“失魂”的教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共“失魂”的教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世纪印 年代 以后 。苏联政治领导人逐渐失去 了政治信仰 理 想信念开始动摇 最后落入了西方国家设下的所谓“ 民主、 人权” 等 政治圈套 1 9 9 1 年苏共垮台, 苏联解体 。 2 0 年前 的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 运动带来了严重挫折 , 改变了世界政治版 图。 目的政治改 组和匆忙的民主化正是这一过程 的加速器和导火索 。 2 0 0 9 年 ,美国苏联历史 问题专家 、戈尔巴乔夫改革 的拥趸者史 蒂夫 · 科恩在 苏联 的宿命与失去 的抉择 : 从 斯大林 主义到冷战 一 书中写道 , 戈尔 巴乔夫在苏联进行 的“ 民主化改革 ” , 最终 导致 了国 家解体

2、和政权 的瓦解 。 政 治道 路 : 改革 , 还 是 改 向 ? 十月革命胜利后 , 新生 的苏维埃社 会主义政权 自建立之 日起就 引起西方帝 国主义 的强烈仇恨 , 遭到 国内外敌对势力 的疯狂破坏和 捣乱。此后 的5 O 多年间 , 西方阵营除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外 , 更选 中 了以“ 和平演变” 作为与苏联进行政治和思想较量的手段 。 冷战以后 , 西方 国家积极利用 “ 民主、 人权 ” 等借 E l 将其视 为攻 1 O 7 苏共 失魂 的教训 张树华 击苏联政治制度 的有效砝码和利器 , 先后成立各种形式的 民主基金 会 , 在苏东阵营寻找政治代理人 。美国“ 全 国争取 民主

3、基金会 ” 旗 下 的刊物 民主杂志 两主编之一 、 政治学家 拉里 · 戴蒙 德 曾毫不 掩饰 地说 , 美 国和西方 国家在苏联 等社会主义 国家推行 “ 人权 ” 和 “ 民主化” , 就是要改变这些 国家的政治制度。 上世纪6 0 年代 以后 ,苏联政治 领导人逐渐失去 了政 治信仰 , 理 想信念开始动摇 , 最后落 人了西方国家设下的“ 民主 、 人权 ” 等 政治 圈套。戈尔巴乔夫 自己承认 , 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 力 , 因此在上任后便企 图用“ 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 来改造苏共 。他写 道 : 1 9 8 8 年我们 意识到 , 必须对制度 本

4、身进行根本改革。 由此进入 了内容丰富的第二阶段 的改革 ,这应立足于另一些意识 形态观点 , 其基础就是社会 民主思想。” 上任后 不久 , 戈尔 巴乔夫便 提出“ 公开 性、 民主化、 改造” 等口号, 力图通过在苏联内部的“ 民主化” 配合向 西方退让 、 妥协的外交“ 新思维” 。 1 9 8 3 年 ,美 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考察几个东欧社会主、 著名的苏联通小杰克· F · 马特洛克和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等人也 洞若观火。布热津斯基在 1 9 8 9 年写道 : 戈尔 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已 逐渐走上 了修正 主义道路 , 他不仅要改变苏联的经济结构

5、, 还要修 改苏联制度 的思想基础 ,甚 至要 在一定程度上 改变苏联 的政治程 序 。 在克里姆林宫 出现一位修正主义的总书记所造成的影 响是巨大 的, 世界共产主义就会有瓦解 的危险。有朝一 日, 苏共要丧失对社会 的垄断控制 , 苏维埃联盟 随时可能解体。 苏共后期主要领导人放弃 自已的政治 信仰 ,否为。在短短6 年 左右 的时间里 , 这 股打着“ 民主 、 人道 ” 旗号 的政治思潮不仅使 得苏 联改 革误人歧途 , 而且葬送了7 4 年的苏联社会 主义事业 , 埋 葬了 国 际共运中最具影 是放 弃 ? 苏共是苏维埃政 权和政治体 系的根本和核心 ,苏联 大厦 维系 在苏共这 一

6、重要 的政 治支柱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 先削弱 、 后 放 弃苏共 的领导地位 。5 年 左右的时间里 , 苏共遭受 了被改革一 被削 弱一被边缘一被分化一 被抛弃的悲惨命运 。失去 了苏共也 就没有 了苏联 。 思想上削弱。改革初期 , 苏联和改革 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 决 于苏共 。但在戈尔 巴乔夫倡 导的“ 民主化” 和 “ 公开性 ” 思潮 冲击 下 , 苏共开始逐渐 丧失引导改革和 国家发展 的能力 , 在政治 生活 中 逐渐被边缘化。 原俄 共领导人波洛兹科夫反思道 : “ 改之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 有力工具 , 本应用 加强组 织性来 促进民主化 , 可是戈尔 巴乔夫 却背

7、道而驰 , 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 的。” 所有这些逐渐导致苏共成遭到彻底 的改变如果说早在 上世纪 8 0 年代 中后期 , 苏共最高 领导层就 已冒出分裂 的念 头 , 那么苏共灭亡 、 改革失败 的命运 就早 已注定 。1 9 8 5 年1 2 月 ,苏共 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利上书苏共中 央总书记 统 , 任期 1 0组织如 “ 民主联盟” 就提 出废除苏共领导地位的问题 。在 1 9 8 9 年5 1 0 9 月第一次人代会上和 同年1 2 月 的第二次人代会上 , “ 民主派” 代表多 次提 出废除宪法中有关苏共领导地位 的条款。1 9 9 0 年苏共中央召开 二月全会前夕 , 莫斯

8、科2 0 万人举行集会游行 , 喊 出“ 取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对 国家政权的法定 领导地位。在苏共二十八 大上 研究所所长 、 曾为几任苏共总书 记担任政治顾 问的格 · 阿· 阿尔巴托夫院士证实 , 当时苏共最高领导 人也曾讨 个是强撕裂 苏共的裂 口。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的政治纲领为按 民族 和地区继续 分立 留下了空间 。正如俄罗肢解 的一个 最为重要的 因素 。” 抛弃与葬送 。苏共后期 , 苏共实际上已经被 戈尔巴乔夫等高层 所抛弃 路 : 提 出设立总统一职 。1 9 9 0 年7 月苏共二十八 大会议期间 , 苏 联的国内形势更加危急 ,反社 。”

9、 据苏联 对话 5 万 , 1 9 8 7 年为4 9 万 , 1 9 8 9 年为 1 4 万 , 1 9 9 0 年上半年达到3 7 1 万 , 而苏共 二十八大 7 月 , 苏共 中央公队伍减为 1 5 0 0 万 ,退 回到1 9 7 3 年的 0 年 头5。 1 9 9 0 年6 月1 5 日, 全苏矿 工代表 大会 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的同时 , 声 明矿工“ 不 认为到1 9 9 1 年夏天 , 苏共这个有着9 0 体嗣 : 完 善 , 还是 拆 毁 ? 上世纪8 O 年代中后期开始 , 苏联部分高层领导决意要与现行的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决裂 。1 9 9 0 年前后 ,

10、戈尔 巴乔夫积极 推动修 改苏联 宪法 , 取消 了苏共 的领 1盟共和 国迅速得势 , 向中央发起了“ 法律战 ” “ 主权 战” , 纷纷宣布 “ 主权独立 ” 。戈尔 巴乔夫开启 的民主化运动落人陷阱 , 苏 联成了“ 改革 ” 的人质 , 政治改革也随之走向了绝路。 政治热与治理失败。戈尔巴乔夫认定 , 苏联 的官僚阶层是苏联 落后 的“ 罪魁” 。 为此 , 政治改革的矛头应当转 向各级权力机构。 1 9 8 9 年的差额选举 、 苏维埃大会 的辩论 , 引发了苏联社会从未有过的“ 政 治高烧 ” , 被唤起的各种势力纷纷投入到政治热潮中。经济改革不见 任何成效 , 人 民生活 日益

11、恶化 , 中央权威 丧失殆尽 , 各地纷纷抗缴税 款 , 经济 割据现象更加严重 。分裂势力 和激进势力趁机将矛头对准 了苏联及其 国家制度 , 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 , 苏联社会 、 政治 、 经济 秩序全面失控 。 政治混乱与秩序失控。随着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和民主化政策的 推进 ,非正式组织和地下刊物问题又滋生开来。1 9 8 7 年 1 2 月非正式 组织数量有3 万个 , 1 9 8 9 年2 月增加到6 万个 , 1 9 9 0 年发展到9 万个 。其 中多数是有 目标 、 有组织的反社会主义的政 治组织 。 史 为 鉴 暑 _ 史 1 , 。 ,。,。,。 , 。 维护本 民族利益的旗号 , 有 的打着西式 自由的旗 帜 , 有 的要求 复辟 沙皇贵族统治, 等等。1 9 8 7 年年底之后 , 一些组织的思想和主张开始 激进化 。 这些非正式组织可 以称得8 0 年代后期 , 戈尔 巴乔夫的政治 改革导致社会经济每况愈下。民族主义 、 分离主义成为瓦解苏联社 会 的催化剂和起爆器 , 几年后雪崩式 压垮苏联 。1 9 8 6 年 1 2 月的阿拉 木 图事件 , 是戈尔 巴乔夫执政后发生 的首次大规模 民族动乱。1 9 8 8 年2 月开始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 围绕着纳 戈尔诺一卡拉巴赫 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