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52067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制造制水工艺验证与确认颜建民 工业经济师执行法规YY0033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28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的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验证提供文件范围制水工艺验证方案设备档案文件现场检查文件日常检测记录日常运行维修保养记录制水工艺验证报告企业相关文件法规检查表检验方案目录1、主题内筒2、使用范围3、执行文件和参考文件4、职责与时间5、予确认(IQ)6、系统运行验证(OQ)7、系统运行确认(PQ)8、异常情况处理及拟定日常监测

2、程序及再验证周期9、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10、法规检测表1主题验证对象如果有多套设施就应该对各验证适宜什么要求如国家法规、CE、FDA等要求。适宜产品制造的工艺根据在生产或拟生产的产品的工艺要求按国家法规要求对产品需要的水质、水种进行判断。工艺用水可能对产品产生危害的风险分析2验证范围基础设施机房、点、自来水制水设施系统性能产品制造条件的满足程度制水工艺日常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内容其他专用要求药监、消防、安全、环保等3执行和参考文件标准国家行业行政法规体系程序文件体系规范性文件运行历史记录(如果有)4职责与时间负责人参与部门与人员职责与资格、培训经历涉及的作业范围、时间制订个时间段及各项目负责人

3、5.1支持行设施制水机房建筑结构封闭、安全、独立便于出入用水点距离面积宽敞,便于维修装饰适宜清洁照明设施完善电源电压稳定5.2制水原理原水首先经过预处理,然后进入后处理系统。后处理含反渗透工艺,对需要进一步纯化的制药、医疗用水、反渗透工艺产出的水质还需要分别用混床、EDI去离子设备进一步深度处理,其产出水质再用紫外线杀菌,最后送到用水点。5.3水源水源描述水压和水量水质稳定性检测方法:PH、浊度检测;PH计、浊度计5.4制水设施(IQ)供应商及材料文件设施描述制水原理(图)(蒸馏法?过滤法?)开箱检查记录 特别注意非标零件或组件 核心部件不符一票否决保存并记录所有的资料 易损备件预案5.4.1

4、制水设施-多介质过滤器原理: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石英砂、无烟煤两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属于普通快虑设备。含有悬浮物颗粒的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使水中形成胶体颗粒的双电层被压缩。当胶体颗粒流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料层时,滤料缝隙对悬浮物起筛滤作用使悬浮物易于吸附在滤料表面。 检测方法:PH、浊度检测;仪器:PH计,浊度计5.4.2制水设施-活性炭过滤器原理: 作为水处理脱盐系统前处理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可有效保证后级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出水水质,防止污染,特别是防止后级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的游离态余氯中毒污染。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

5、、重金属离子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还具有降低COD的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RO进水的SDI值,保证SDI5,TOC2.0ppm。 检测方法:SDI(水中的悬浮物质)、TOC(总有机碳)、PH 检测仪器:SDI计、PH计、TOC计5.4.3制水设施-精密过滤器原理过滤的含有固体悬浮颗粒的水(介质)。 检测方法:浊度、电导率 检测仪器:浊度计、电导率仪5.4.4制水设施-水质软化器原理: 水质软化器即为钠离子交换器,钠型树脂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减少钙、镁离子的含量,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盐垢和硫酸盐垢。水质软化器可用作锅炉用水的软化及反渗透的前处理等。一般用于水质软化降低硬度等5.4.5制水设

6、施-反渗透系统(RO)原理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明,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为渗透压。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检测方法:电导率检查仪器:机附电导率仪5.4.6制水设施-连续电除盐技术(EDI) 原理 EDI (Electrodeionization)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 它科学地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融为一体,通过阳、 阴离子膜对阳、阴离

7、子的选择透过作用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水中离子的定向 迁移,从而达到水的深度净化除盐,并通过水电解产生的氢 离子和氫氧根离子对装填树脂进行连续再生,因此EDI制水过程不需酸、碱化学药品再生即可连续制取高品质超纯水。检测方法:电导率检測仪器:机附电导率仪5.4.6制水设施-混床 原理 混床是指水依次通过装有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阳床和装有氢氧型阴子交换树脂的阴床的系统。氢型阳交换床用于 除去水中的阳离子;氢氧型阴离子交换床用于除去水中的阴 离子。通过复床可将水中的种矿物盐基本除去。为了获取较好的除盐效果,阳床内装载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阴床一般内装载强碱阴离子交换树

8、脂。混床也分为体内同步再生式混 床和体外再生式混床。检測方法:电导率检測仪器:机附电导率仪5.4.6制水设施-储水罐、泵、管道泵:提供压力;储水罐:均衡供水;管道、阀:输水管道的材料(般采用304或316L不锈钢,耐腐蚀、无毒等要求)安装设计不能有死水段、“盲肠” 注意悬弯现象不正确的施工方式管道的接口问題耐压试验(工作压力 1.5倍X30min)钝化、清洗记录GB50591 -2010第7.5.75.5.1纯化水消毒-储水罐一般来说,臭氧的投入量为1 mg/L1.7mg/L,接触时间1min2min,即可获得理想的消毒效果,水质也会有明显的改善,用于游泳池循环水处理, 投入臭氧量为2mg/L

9、。消毒技术规范-5. 1.6.21、系统所需要的发生量计算2、在运行正常、用水最大状态下进行消毒效果检测、验证3、记录环境状态、设施状态、水流量5. 5. 2纯化水消毒-管道3)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 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荚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 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消毒技术规范-5.1.5.4(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福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2)制备紫外

10、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荚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c (3)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消毒技术规范-5. 1.5. 21、系统所需要的发生量计算2、在运行正常、用水最大状态下进行消毒效果检測、验证3、记录环境状态、设施状态、水流量 现场记录表5.6检验器具及检验方法使用前必须确认其检定或校准若采用自制器具必须得到验证系统的仪表及测量仪器同样得到确认验证报告中至少说明计量器具名称型号非通用的计量单位必须明确标识如需要,说明换算方法检验标准和方法一般采用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如果需要引用其他文件必须说明出处 计量器具清单纯化水检验规程5.7检验器

11、具及检验方法使用前必须确认其检定或校准。若采用自制器具必须得到验证。验证报告中至少说明计量器具名称型号。检验标准和方法一般采用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如果需要引用其他文件必须说明出处。计量器具清单。适用的检验方法清单。5.8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覆盖职责程序文件规范性件记录表单6.1验证要素与频率用水量分析电导率设施运行状态各阶段检测与分析6.2用水量分析 理论计算手清洗一般器具清洗衣工卫清洗.设施供水量测量 动态检测确定极限,制定措施。6.3运行关键参数-电导率(OQ)电导率是反映设施去离子水平的量化标识具有相对性取样位置温度压强统计分析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如果可以,采用控制图判断设施的运行稳定性6

12、.4机械状态(OQ)各开关、阀门的开启反映水平(灵活、迟钝)各仪表反映水平(灵敏、准确、灵活、迟钝)系统的密封性(有无渗漏)运转有无不良感觉(声音、气味、髙热)电流有否不稳定其他现象 .现场检査表6.5各阶段检测与分析(OQ)阶段设施项目检验项目频率预处理石英砂过滤器浊度时/次、连续3-5天活性碳过滤器浊度、SDI、TOC时/次、连续3-5天精密过滤器浊度、电导率时/次、连续3-5天后处理反渗系统RO电导率时/次、连续3-5天混床电导率时/次、连续3-5天消毒紫外线消毒菌检时/次、连续3天臭氧消毒菌检时/次、连续3天应在稳态下取样分析7.1系统性能确认(PQ)序号项目注射用水纯化水1酸碱度班班

13、2硝酸盐周周3亚硝酸盐周周4氨周周5易氧化物周周6不挥发物周周7重金属周周8无菌周周7.1验证项目及频率(PQ)性能验证要点标准差:大于30个数据最大值:是否允许超过规范限充分考虑各用水点 水种 距离极端用水量状态避免疏漏取样应在稳态下进行极差过大应予分析检测条件允许可行8发现记载及处置影响验证的问题管理缺失设施故障异常情况执行体系相关内审发现处置。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9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预确认(IQ)结果内容设施运行确认(0Q)结果内容设施性能确认(PQ)结果9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预确认(IQ)结果内容设施运行确认(0Q)结果内容设施性能确认(PQ)结果确认的技术指标风险可接受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确认验证文件归档处规定其他说明验证小组成员签名10附件验证方案设施及供方资料验证计录法规检査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