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52045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福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成 果 名 称: 引企入校协同育人,培养高技能检测人才 成 果 完 成 人: 龙敏南 康彬彬 谢茹胜 何文胜 潘志斌 柯伙钊 马永 曹晓 滕蓉 柯轶 赵叶祺成 果 完 成 单 位: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推 荐 时 间: 2017 年 5 月 31 日成果所属类别 教 学 改 革 代 码 序 号 编 号 福建省教育厅 制一、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 况获 奖时 间获 奖种 类获 奖等 级奖金数额(元)授 奖部 门2014年工业分析与检测二等奖8000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三

2、等奖5000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二等奖1000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2015年工业分析与检测一等奖10000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5年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一等奖10000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6年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一等奖10000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6年工业分析与检测一等奖10000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6年渤化杯工业分析与检测三等奖800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成果起止时间起始: 2013 年 9 月完成: 2016 年 12 月主题词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平台;协同育人课程教学;技术研发;社会服务

3、1、成果简介2013 年9月,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着力打造“课程教学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推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教学平台、技术平台与服务平台,利用三个平台协同培养学生、提升教师、培训员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分析检测人才。(1)校企共建教学平台:校企共建分析检测教研室和省工业分析检测技能竞赛基地,推动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共建分析检测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教师进企业接受实践培训,企业工程师进学校指导。校企合作共建分析检测技能竞赛团队,提高分析检测技能水平,获省技能竞赛一等奖,国家技能

4、竞赛二等奖、三等奖。(2)校企共建技术平台:与企业共建省科技厅平台“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中试与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省科技厅100万元经费),获纵向科研项目经费300万元,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320万元。组建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协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产品中试提供分析检测;学生参与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活动提高科学素养。(3)校企共建服务平台:校企共建具有资质的分析检测机构,对社会开展分析检测服务。专业教师进入服务平台参加分析检测服务,提高业务水平。学生进入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实践和毕业实习,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和优秀实习学生可选择留在平台公司工作。(4)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引企入校,形

5、成育人联合体,协同培育学生、员工和教师。 校企共育学生:学校选派学生到福建省药检所、中验检测公司等单位进行实训实习,提升检测技术,学习企业文化。 校企共育员工: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为企业员工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也为企业注入新的理论知识。 校企共育教师: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实际指导,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切磋,相互提升。2、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1)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方面:解决了“药物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际工作对接不足、“校企融合度不深”的问题。 学生方面: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就业适应期长的问题。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分析检

6、测人才可实现一毕业即就业。 教师方面:解决了师资队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水平。 社会服务方面:提高学校服务企业行业的能力,植入学生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精神。为企业员工提供系统理论知识培训和能力提升。(2)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 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适应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校企按照食品药品检测领域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以及技能实践课。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以企业真实检测项目设计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以形成学生自

7、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并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企共同开发融合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生产规范、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材、课件等,形成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学校与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的整合,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以企业委托的真实检测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形成了“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开放式、职业化人才培养。 校企共管实践教学环节,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校内实验室、校内食品药品联合检测中心以及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

8、,构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教学平台、专业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生产现场实训与技术应用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活动创新教学平台,将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实验与生产现实有机融为一体,完成从实验室到真实职业场景的无缝衔接。积极申报省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基地并获批,联合中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分析检验技能竞赛基地和培养学生,建设技能竞赛团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分析检测技能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食品药品行业等各种技能竞赛,强化主动实践能力培养,将集中式、单一式的实践教学,转化为分散式、自助式的自主学习和专家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竞赛中引入竞争机制,整体牵引学生实践水平迅速提升。构建“全方位、常规

9、化”学生课外创新体系,建立了导师制、实验室开放、健康文化节、创新创业文化周等全方位的学生创新活动制度保障。组建了保健食品制作创新创业团队。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导师科研,开展常规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实现一毕业即就业。 通过校企共育和合作交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与福建药检所等企业共建省科技厅在我省高职院校中唯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中试与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该技术平台融校企技术研发力量为一体,共同开展相关技术开发或技术验证,为我省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医药成分、结构、含量、微生物、理化指标等分析检测服务,开展分析检验

10、方法、质量标准以及与其安全性、有效性等有关开发工作,同时也可校企联合申报项目等。在技术平台全面实行人力、仪器、设备、技术资源共享,整合各项技术与装备进行协同攻关,迅速推动技术开发进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以校企共建具有资质的食品药品联合检测中心及学院实验实训室为平台,教师实际进入企业参加分析检测服务,学生进入公司工作和实习,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学校教师也到企业挂职学习,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实际指导,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切磋,相互提升,实现校企共育教师。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及企业委托等项目中,培养和锻炼教师的工学结合意识和技术开发能力。采用输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方式,拓宽教师的国际化

11、视野。与台湾元培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教师交流研修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吸收台湾高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经验。 通过引企入校“整体引入”,植入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引企入校“整体引入”,实现校企零距离接轨。20142016年,我院与中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集教学、科研、实习、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食品药品联合检测中心,总面积约500 m2,资产总值700多万元,在设备先进性及配置合理性等方面同步并领先行业发展,同时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入驻的企业不仅带来了设备、技术、师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文化,并且让学校师生真切感受到了现代管理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学校

12、的办学理念、育人机制、培养防范、管理模式、运行制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全面推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为师生植入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精神,切实提高学院服务企业行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3、成果的创新点(1)“三育一体”育学生、育教师、育员工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教学平台、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形成育人联合体,协同培育学生、教师和员工。学校选派学生到福建省药检所、中验检测公司等单位进行实训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开展技能训练,以真实检测任务完成真实职业场景的实践,实现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一致,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相一致,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规格的“无缝”对接,做到人才培养“源于企业,用于企业”,实现高技能人

13、才检测的培育。学校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学习,企业工程师到学校进行实际指导,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切磋,相互提升。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为员工培训,不仅增长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升了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实现共育学生、教师和员工。(2)“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翼齐飞与福建药检所等企业共建省科技厅平台“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中试与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该技术平台是连接教学和科研的桥梁之一,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既促进了学生的基本学术素质,又促进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开展。学院组建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团队,教师开展技术研究,为企业研究和中试提供分析检测和技术服务。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了解和掌握分析检测的技能,

14、同时也能参与教师的各种科研课题和技术开发活动,提高科学素养。因此,在校企共建的技术平台中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学生和老师就有了灵活的连结点,实现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翼齐飞。(3)学生、企业、社会三方受益校企共建的服务平台,使实训教学平台变“消耗型”为“获利型”实训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学校而言,不仅解决了学校实训项目中耗材量大,教学成本高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实战性,达到了“服务企业,教会学生”的目的。对企业而言,不仅节约了员工的工资支出,减少了员工岗前培训的成本,获得真正获利。同时引企入校协同育人模式,为社会输送了高技能检测人才,提升了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实现学生、企业、社会三方受益

15、。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1)教学成果 提升办学水平:入驻的企业不仅带来了设备、技术、师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文化,并且让学校师生真切感受到了现代管理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机制、培养防范、管理模式、运行制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全面推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学生满意度和就业率: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最大程度地缩小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教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使学生在检测技能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体现在学生的满意度和就业竞争力。近几年的教学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本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在95%以上,教学网络测评结果显示,教师得分均在90分以上。2015年、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