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51537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燃烧 燃料 本章起着承下启下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 认识微粒,从定性到定量进一步研究化学反应。因此在本章的教 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 学习。 (2)本章呈现了多种科学方法,如实验观察,范例模仿,定量 研究,分析比较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 (3)本章与前面内容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呈现旧知识, 将新知识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构成新的知识结构,使学 生学得知识程序化,网络化。 燃烧 燃料 燃烧与灭火 完全燃烧与 不完全燃烧 及爆炸 质量守

2、恒定律 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燃烧与灭火 定量认识化学 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物质燃烧的基础 上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燃烧现 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 一些特殊燃烧现象。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 的系统总结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 在内容安排上注重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 ,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形式培养了学生 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学 习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燃烧、灭火对人类社 会发展的作用。通过防火、防爆知识的学 习,了解一些安全保护措施,提高安全意 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燃烧发

3、生的条件及灭火 的原理、方法。了解完全燃烧的重要意义及 防范爆炸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知识 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学习中的燃烧现 象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比、归 纳和分析得出燃烧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 使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从燃烧发生的条件 推测出灭火的方法及原理。通过分析身边的 事例 ,使学生理解完全燃烧的重要意义及防 范爆炸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 到燃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 学习精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重点: 燃烧发生的条件 及灭火的原理 和方法 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及安全知识 四、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 防火、防

4、爆安全知识的培养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视频、 图片等资料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考。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设置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 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密切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使 学生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 神舟飞船发射 物质的燃烧 镁条燃烧 蜡烛燃烧 煤气燃烧 木材燃烧 【思考】: 1.这些物质的燃烧有哪些共同特征? 2.你能否给燃烧下定义? 一、燃烧 1、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

5、热的 剧烈的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分别取一滴管的水和酒精放入两个蒸发皿中 ,用火柴点燃。 2、分别点燃两只蜡烛,其中一只倒扣一个大烧 杯。 3、在酒精灯火焰上分别点燃纸条和木炭。 l每组燃烧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燃烧发生的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 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三个条件 同时满足 【资料1】 2008年10月13日【都市晨报】报道:豆 脑作坊起火烧了4间屋。(事发南山庭院 附近。) 【资料2】 【公安部消防局发布】:2007年我国共发 生火灾15.9万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9.9 亿元。因灾死亡1418人。(不含森林、

6、草原、军队和矿井地上的火灾) 【交流与讨论】: 阅读了上述资料,有何感想? 蜡烛熄灭的几种方法 水 用 布 盖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灭火的原理: 撤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将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具 备之一即可 【交流与讨论】: 一旦发生火灾时,我们怎么办? 【巩固练习】: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火头引 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时( ) A 提供可燃物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 着火点 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2008年10月24日【都市晨报】报道: 昨日下午,桃园小区5楼一户人家发生火 灾。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 灭火,水 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7、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防止燃烧产物 污染空气 C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3、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神七” 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在出舱过程中发生了“火警”误报。请 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在打开舱门出舱时 轨道舱能否发生火灾? 4、解释下列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 火上浇油 扇风点火 釜底抽薪 5、森林发生火灾时,通常采取 下列灭火方法: 用水扑灭 建隔离带 用强力鼓风 机吹风 请解释这些方法的原理? 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第2课时) 几种物质的燃烧情况 【思考】: 为什么会产生黑烟呢? 【实验探究】: 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倒扣

8、一个蒸发皿。 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 1、阅读P90 2、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生成 物是什么? 3、物质不完全燃烧有哪些危害? 不完全燃烧的危害: 1、浪费能源 。 2、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思考】: 为了节省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我们应 怎样做? 煤矿瓦斯爆炸 面粉爆炸 【思考】: 1.若去掉塑料桶,还会发生爆炸吗? 2. 什么情况下才发生爆炸? 四、爆炸发生的条件 在有限的空间里。 可燃物急速的燃烧。 1.条件 【交流与讨论】: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避免爆炸的发生? 当心火灾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巩固练习】: 1、燃烧煤气(或天然气)比燃烧煤炭有哪 些优点? 2、加油站为

9、什么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3、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 CO和N2 B CO2 和O2 C CO和O 2 D H2 和CO 4.下列物质不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蔗糖 火药 汽油 烟花、爆竹 A B C D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学习元素和化学式之后,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不仅解释了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让学生对生活中 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化学不是孤立的,也为下节课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10、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 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 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四、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

11、前后原子的 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五、教学过程 提问1、铁钉生锈后质量怎么变? 2、火柴燃烧后质量怎么变? 那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质量怎么变化呢? 1.可能是变大的 2.可能是不变的 3.可能是变小的 学生分组实验: 完成课本96页的活动与探究 引导 “这就是本节课探究课题。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两个实验 1. 利用天平称量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2 利用天平称量 大理石与稀盐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封闭体系) 【说明】 实验分两大组进行,一组进行实验一,一组进行实验二。 教师在实验期间来回巡视指点和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体

12、会并掌握 如何从实验中学习化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不同意见进行补充 实验一和实验二都表明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为了使学生更充分理解在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在封闭体系 中完成,又设计了下面实验 补充实验:请同学在做一个大理石与稀盐酸溶液反应实验, 不用塞子塞住瓶口,敞口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学生发现此时天平不平衡了 反应后的质量变轻 由此引出学生的一翻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因为这次没有塞上橡皮塞反应生成的 二氧化碳跑掉了,天平没有称道这部分质量所以质量变小, 如果把跑掉的二氧化碳回收到锥形瓶中 那么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此时再把引入的实验拿回来问一

13、下: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吗,学生会轻松回答出来 到此可以顺利给出定律: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 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 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云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 守恒定律 讲解时,应注意强调一定要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交流与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 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请以金属镁和氧气的反 应为例,与同学

14、们进行讨论。 元素 种类 变了 吗? 元素 质量 变了 吗? 分子 数目 变了 吗?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 种类 呢? 分子 种类 呢?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不 变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巩固练习】: 1、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 则有_g 的氧气参加反应 2、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 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元素, 可能含有_元素。 3、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

15、质量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 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5、A+B=C+D, 已知12gA和1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 则生成的D的质量是 ( ) A、30g B、58g C、2g D、无法确定 ? + 甲 乙丙 A原子B原子 6、如右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反应后生成 两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 分别为不同种类的纯净物,则乙物质 的化学式为( ) A、A2 B B、AB2 C、AB D、A4B2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之后紧接着学习本节知识, 化学方程式是对物质化学性质和变化的一种精炼 浓缩,可谓是学好了化学方程式就是学好了化学 ,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 习以及质量关系的计算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