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651529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买新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 题样式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买新书 l大观区海口镇江小学 刘继 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一 、教材分析: l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 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 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 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 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 加给学生。老师在教学前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就是在一节课 的教学中,是以数量关系为主呢,还是以计算为主?而我的个人 看法是

2、:教材中这种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第一次 出现,理解数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关于连除和乘除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在这节课中虽然不是重点,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数 量关系的理解中去体会。 二、学生分析 l1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 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 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 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 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 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在分析数量 关系时,突出抓住联系,直观演示等手段。 l2在列连除法解决

3、问题时,计算算式的结果对学生 来说不是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围绕实际问题的需 要展开就可以了。 三、学习目标 l1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数 量关系。 l2善于从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中去体会图书 被两次“平均分”的过程。 l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 握数量关系。并体会思考的过程。 l4、从数量关系中渗透混合运算的顺序列式计 算。 四、教学过程 l1.创设情境 l学校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学校图 书室买来了一批新书,可是图书室只剩2个空书架, 该怎么摆放这些新书呢?图书室的老师想请小朋友们 当一次图书管理员,好吗? l(设计思考: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

4、容易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 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l2.搜集信息 l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 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还有一些 书) l师:这些书一共是 200本。 l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l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 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呢? l学生可能提出的3个数学问题: l(1)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 本书? l(2) 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l(3)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 层放了多少本书?(该问题

5、教师根据当时情况可以加 以引导) l前两个问题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三个问题带领全 班同学详细分析。 (二)、分析问题 1. 读题,找出重要信息 l师:说一说哪些信息比较重要?(生边指边说 200本书,平均分,每个书架有4层等) l师:强调分的是200本书,而且是“平均分”, l2. 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l师:求一层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想的? l3.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 l生1:我想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我要先求出一个 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再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又平均分成 了4份,每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然而一个书架能 多少本书也不知道,因为200本书平均放到2个书架上 所以200本书平均分成2份,

6、每一份就是一个书架有多 少本书。 l生2:要求一层有多少本书,就要先求2个书架一共有 多少层,然后再把200本书按照总层数来平均分,每 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 l4教师配合学生的思路进行课件演示 (电子 白板) l第一种:先出示200本书和2个书架,然后在 其中一个书架上打上问号,是表示求平均每个 书架有多少本书。然后把其中一个书架平均分 成了4层,表示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了4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能放多少本书。(在 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200本书被两次平均 分的过程) l第二种:课件演示了数一数两个书架一共8层 的过程。然后课件利用动画把2个书架看成一 个整体平均分成了8层。表示2

7、个书架中的书被 平均分成了8份。留下了一份,其中的一份就 是一层有多少本书。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对这 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深刻,也就是可以 达到脑袋里有分法的效果。 (此种方法也是 为以后分数的意义中提到的整体思想做了前期 的铺垫) (三)、解决问题 l1. 用喜欢的方式列式独立解决 l师:调查学生列算式的情况。都列出算式解决完这个 问题的同学,用一种方法的,用2种方法的,用3种方 法的,有没有4种的。(评价) l2. 汇报交流算式的意思并总结运算顺序 l(1) 2002 =100(本) 1004 =25(本) l(2)20024 l(3) 42=8(本) 2008=25(本) l(4) 2

8、00(42) l师:(1)和(3)列的是分步算式,(2)和 (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 式叫乘除混合运算。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 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 ,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那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用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l3. 根据学生列的算式提问题 l师:对他们列的算式,你想问什么问题? l学生提出:(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 什么意思? l(2)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 掉括号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l师:那你们认为这里加上括号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呢?(达到教学目标中的第四个目标即从分析数量关 系来渗透运

9、算顺序) l4、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 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括 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同时,我们知道从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 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l(设计思考:本环节是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 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发展而 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主 要让学生尝试说一说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差异,了解不 同的方法形成,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角度。) 五、习题设计 l(一)、巩固练习1: 4道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 。 即: l

10、(1)30035 (2)484(22)(3)39635(4) 1504 6 l说一说第一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计算,目的 是练习巩固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l(二)、巩固练习2:电影院一共有600个座位,平均 分布在楼上和楼下2个楼层,每个楼层都有3个一样的 场区, 请问电影院的每个场区有多少个座位呢? l学生结合图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找同 学说说这道题中哪些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 到黑板上列算式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目 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让学生体会到乘除和连除混合运算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l(三)、巩固练习3:小新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 游

11、了两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 l学生默读问题,分析已知条件,教师问一问你觉得哪 句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说 一说两个来回和泳道是 什么意思并到前边来指一指。然后播放小辛游泳两个 来回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个来回包括1个来 和1个回,也就是两个泳道的长。然后小组讨论课件 中小新四位好朋友列的算式,判断他们谁列的算式是 正确的。 l学生通过做习题不但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 系分析方法加以巩固,而且还增加了难度,让学生感 觉做起来更富有挑战性,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后的喜 悦之情。 l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 未知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

12、题的方法,这 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的学生习得的问题。而 且观看了小新游泳的动画片之后不但明白了比较难理 解的“来回”的含义,而且还感觉到非常有意思,激发 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小结: l1、说说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l2、谈谈你和小组今天的表现如何? 七、作业: l教材 “练练”第1、5题 l(设计思考:多种形式的练习,既避免了练习 的单调性,又有效地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 买新书 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 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层放了 多少本书吗? 20024 200(24) =2008 =2008 =25(本) =25(本) 答:平均每层放了25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