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教案范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51125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塘荷韵》教案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塘荷韵》教案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塘荷韵》教案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清塘荷韵》教案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清塘荷韵》教案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塘荷韵》教案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塘荷韵》教案范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塘荷韵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3、美文美读 教学重点:美文美读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语。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引入荷花,再引导学生回忆文人墨客描写的佳句。(用幻灯片展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和文人墨客描写的佳句) 二、作者介绍(用幻灯片展示相关资料) 季羡林:出生年月:1911,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三、扫清字词障碍(幻灯片展示:为加横线的字注音) 脍炙人口 接踵而至 细弱单薄 旮旮旯旯 耄耋 旖旎 睥睨 四、美文美读 老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相结

2、合,同时播放音乐,并展示关于荷花的图片,尽量把学生带入境界。 五、析题: 清塘荷韵:中心语是荷韵,地点是清塘 荷韵:指荷花的风韵、风姿和情趣 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借荷花美景抒发了对荷花的赞颂之情。 六、提问: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幻灯片展示) 明确:“形散神聚”。 分析“形散神聚”的含义。 七、由春入手,谈散文的线索,引导分析本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是:荷花 用幻灯片展示) 八、赏析美文 以下用幻灯片展示: (一)理清全文的结构,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荷花(线索):种荷的缘由(1-2段)- 种 荷(3段) - 盼 荷(4-8段)- 赏 荷(9-11段) - - 祝

3、福荷(11-12段) 形:荷花漫长的生命历程 (一) 找出能表现荷花生命的句子,并在书上用横线标出来。 (二)找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或语段,并在书上用横线标出来。 (三)本文的“神”是什么?明确:颂扬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九、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十、本课小结:略17清塘荷韵,美在何处?请从荷的风姿、神韵、意趣三个角度加以分析。(6分)18如果把文中的第、第自然段删除,行不行,为什么?(7分)19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5分) 试题答案:17【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

4、章思路、分析形象的能力。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清塘荷景是全文的主角,也是作者的审美对象,全文始终把荷叶、荷花当做写作的主体,从播种到生命的萌动、生长、凋落,每一个细节都牵动读者去体验生命的每一次悸动。初读本文,以时间为序,一目了然,细细品味,你会摸索到潜藏的情感暗流,从作者对荷花播种之后的切切翘盼,到荷叶萌生之后的哲理之思,再到荷花盛开的闲情逸致,及至对冬日残荷的殷殷祝福,通篇流动着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和挚爱,传达着对生命颂赞的主题。抓住荷叶、荷花、落瓣三组意象,也就抓住了荷韵:荷花的“傲”、荷叶的“勇”、落花的“静”。【答案】风姿:荷是秀雅的(1分),它迎风弄姿,睥睨一切(1分);神韵

5、:荷是顽强的(1分),它活埋四年,不曾言弃(1分);意趣:荷是宁静的(1分),它优美淡然,洒脱飘逸(1分)。1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然后分析这部分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答案】不好(1分)内容上:从最初投放种子写起,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期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期盼(2分);虽然沉静了三年,但只要生命不止,一定会有生命勃发的时机,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结构上:为下文写荷叶满塘的狂喜和对荷坚忍不拔精神的赞美作铺垫(2分)。1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把握主旨、探究分析能力。本文写的是莲荷从虚无到

6、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莲荷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本题既考查了审题能力,注意第一问的句式,又要求结合原文内容。只答强者、智者得一分,弘扬生命或彻悟生命一分;结合原文分析一分;理由充分两分;两点任答一点得全分;其他答案只要有道理都可参照给分。【答案】是张扬生命的强者(2分)。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2分),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破壳而出,“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

7、强者的真实写照。(1分)是彻悟生命的智者(2分)。一般来说,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作者笔下荷花的凋落却是一幅生动细腻、柔和宁静的美丽画面:月下荷塘,流水脉脉,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1分)。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深感了生命的快乐。离去时如此宁静安详,如此飘逸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2分)。教学目标:1、品味荷之韵。感悟作者的生命观。2、分析课文情景交融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3、品味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体味荷之韵。感悟作者的生命观。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质疑对话教学课时:

8、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课前播放民歌荷花颂)(H1上课开始H2荷花别称H3小荷才露尖尖角H4接天莲叶H5清水出芙蓉、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是美丽的,荷花是圣洁的。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争相颂之,咏之。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86岁高龄写了一篇散文清塘荷韵。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感受季老笔下的荷花魅力。 (H6作者介绍)二、 检查预习:1、 文章的体裁:散文2、 文章的线索:荷花3、 文章的脉络:(H7理文脉)想荷种荷盼荷观荷命荷赏荷祝荷三、 品味荷之韵1、(H8品味荷之韵,配乐)范读911节,思考这部分怎么写赏荷的?(H9赏荷)明确:从夏日、月夜、今年夏天三个时间段来赏的。三节

9、分别写了荷花零落、小猫戏月、邻居赏荷。荷花零落图,以动写静,正面描写。后2节侧面烘托。描绘了荷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2、抽读第9节,思考:为什么说“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对仗不工?作者从中悟出了怎样的境界?明确:不工主要表现在意境不统一。这句诗表现的是一种空灵优美的意境。给人静谧之美,禅意之美。(联系落花的细节描写)。而下句有强烈的动感,破坏了诗的静谧的意境。 池中荷花在离去的时候,能以这样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这也体现了季老豁达、超然、彻悟生命的人生境界。3、(H10细节品读)齐读“风乍起-漂在那里”,(H11思考:一般生命凋零是怎样的)(H12作

10、者笔下的荷花怎样)明确:一般的是凄凉、萧条荷花是非常优美的。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现在它要离去了,还如此宁静、安详,这正是缘于季老的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4、为什么季老对荷花有这样的感情呢?(H13资料连接)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是佛学家,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佛家思想较浓厚的一个人,他追求清静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荷花

11、特别的情有独钟。5、这部分写了荷的落花。荷的外在形象还有哪些?明确:还有荷叶,荷花。齐读6、7、8三节中部分句段,思考这三节中的荷叶、荷花有什么特征?茂盛。色浓瓣多。小结:这几节表现了荷的怎样韵致?明确:外在的美丽形象。6、课文36节主要写荷花的生长变化和作者的情绪变化。速读36节,思考作者写那漫长的等待、多年的期盼和失望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绪变化表现了什么?明确:文章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尽情渲染和铺张荷花的生长过程,为接下来描写满塘的荷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流露了对荷花的极其喜爱之情。7、季老在四年的漫长等待后,面对蓬勃生长的荷花,体会到了荷的怎样韵致? 明确:(H14)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

12、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顽强的生命力)8(H15讨论)联系社会实际生活或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对生命的苦难的看法。(H16、H17资料连接)(H18)活着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死亡是必然降临的节日 直面苦难 笑对人生 迎接未来(H19 荷之韵)四、感悟人之韵(H20探究人之韵)1、齐读第8节“现在我门前-而传吗?”思考为什么周先生把朗润园的荷命名为季荷?季老为何觉得有趣又感激?明确:池中的荷是季老的人生写照。点拨:荷花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

13、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人生也是同样如此,没有长期的努力哪有丰收的喜悦?季老的三个十年:德国10年学梵文、文革十年翻译罗摩衍那、95年之后10年编辑东方文化集成600本。季老的人生遭遇,与荷花的生命历程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展现了顽强而美丽的生命。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2、阅读“我无法知道-这个局面”思考荷花有怎样的生命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 第9节写荷花的凋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恬然(超然、恬淡、豁达、洒脱) 阅读12、13节,思考这2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愿望?明确:美好的

14、生活愿望。3、 (H21)思考:“清塘荷韵”是否可以改为“池塘荷韵”,为什么?明确:不可以。清塘之荷是季老清俊高洁人格的体现。五、阅读课文,品析语言的特点 1、“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特点: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好的理想,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语言朴实但感情却是深沉而厚实的。我们读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一位散文大家文笔的老到,语言的精练。 2、写作者盼荷的急切与无奈:“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个“吸”字

15、,写尽了作者两年来对荷花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清塘长荷花的期待心理和十分无奈却又不灰心的心情。3、写荷叶在水底扩张的句子:“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走动”一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出来。六、(H22)学生质疑:阅读课文,提出疑惑,师生共同解决疑惑。 七、(H23)小结课文小结:本文写的是荷从虚无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荷顽强的生命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通过本文学习我们要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能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子。 “我被抄家,被批斗,被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我不死了!我要活下去!”节选自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顿悟”的人,少年时带着一个贫困至极的、一时走了运、立刻又垮下来的农村家庭的残影离乡读书,被派德国留学时,又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