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51032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 江 科 技 学 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2008届)题 目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 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 学 院 信 息 学 院 专 业 教 育 技 术 学 班 级 0 4 1 班 学 号 104111006 学生姓名 朱 昱 颖 指导教师 覃 伟 发放日期 2008年3月10日 一、前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

2、,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的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6)BBS论坛

3、: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当前网络学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情感互动的问题。我国的网络教育刚刚起步,在各方面还很不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许多网络教学仅仅是将非常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当作了简单的通讯工具或者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本搬家”,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文本化的教学内容或是教学练习题等”。无疑,这种“课本搬家”或曰“电子课本”是冷漠的,是缺乏情感的。这种教材没有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生吞活剥地将文本形式地教材

4、照搬到网络上,从而导致了缺乏情感地现象。虚拟现实技术VRT(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是一种计算机界面技术,是在为改善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提高计算机可操作性中产生的。它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各种显示和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模拟环境(如虚构的操作现场)。利用虚拟现实系统VRS(Virtual Reality System)可以对真实世界进行动态模拟,通过用户的交互输入,并及时按输出修改虚拟环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这种特性,使其在应用于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能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模拟真实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情感互动,以达到更佳的教学

5、效果。二、主题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研究、虚拟校园、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特殊教育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较强学习者的情感教育。学习环境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让学习者置身于模拟现实的学习环境中,是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1. 网络学习环境与情感交流 任何学习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条件。网络学习环境包括网络技术平台、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等一切网络学习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条件。网络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还包括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

6、持系统之间在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按照环境的内容可以把网络学习环境分为:人文环境、资源环境和技术环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人的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表现为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到增力或减力的作用。所谓增力是指适量的情感因素可以起到激活动机、启动认知的作用;反之,则会干扰记忆、迷乱思维、不能自己。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它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认知互动为求共识,情感互动为求共鸣。我们应该设计这样的网络学习环境:第一,个别

7、化的(不仅有内容和技能的自适应,还包括情绪和情感的自适应);第二,系统化的(各种学习模块相互支持,互相沟通,有机组合,润滑过渡)。为学习者虚拟一个有感情的、有动力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觉得与每一种媒体之间都存在着潜在的对话,与远端的教师和其他学习者有着心灵上、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而不是置身“荒原”,陷入迷宫。使原本灌输知识的教学资源变成富有人情味的“活生生”的教育资源。通过高科技加强互动,将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各种媒体友好地链接在一起,并能随时进行心灵联系和情感交互。 2. 造成网络学习环境中情感交流缺失的原因 (1)网络虚拟性的特征 网络为人类提供了在虚拟和现实

8、两种互动环境中发展自己、调适自我、创造新文化和培育“个人化”的条件和环境。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社会互动既受物理时空的限制,也受传统政治疆界、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而在网络社会中,虽然传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权威将“投射”其间,或者说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各种理念在网络社会中必然要反映出来,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网络环境的人际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心理与价值观等等,必然与现实社会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与千百年来人类在现实生存环境中形成并已适应的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相比,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教育中的教学关系,是变幻莫测的。网络一方面可以补充现实环境中人际关系的种种不

9、足和满足更多的欲求,使信息交流的行为距离变得很近,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人更远离现实环境而“自闭”,加大人际关系的裂痕。这种人与人关系的既近又远,使网络教育表现为信息交流、知识教育的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却相对减弱,也就是信息的交流容易了,心灵的交融淡化了,不利于教育对人的全方位塑造,导致教育的人文质量下降。 (2)情感领域教学设计的困难 情感领域的教学往往因为情感定义的模糊、情感领域的宽泛和测量的困难而难以设计和实施。教学设计往往把师生间的所有交往活动都归结于人的认知活动。而在现实当中,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当他步入课堂时是带着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接受和解释。

10、学生的情感是教育目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情感又具有它独特的活动规律,难以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时由于其难度大,干脆被弃之不顾。这已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不良后果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系不完整,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应不良。忽视了对情感的关注,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残缺的,最终带来的将是整个社会的残缺。 (3)交互在网络教育实践中的误区 强交互性是网络教育的生命所在。梁斌提出:“交互作用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但是,交互媒体不能保证学习

11、会发生,就象学校的图书馆不能保证学习一定会发生一样。目前在交互设计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媒体开发片面重视交互技术,忽视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媒体可操作的交互性,不重视媒体中内容的交互性;媒体的交互功能在实践中不能有效改善教学质量;缺乏对交互活动的科学设计,交互活动未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帮助。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有关课程内容的交互、有关学习策略的交互、有关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等等。 3. 促进网络学习环境中情感交流的初步设想 (1)融入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各类教育的中心内容,网

12、络教育也不例外。并且由于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复杂的精神交往被简化为“机”和“机”的无情冷交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文关怀被淡忘。因此它更加强调及时、完善、全方位的服务,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网络教育中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文理念是不可或缺的。 (2)设计情境性网络课程,加强学生情感参与 情境是情感教育的基石。具体情境中的具体知识与活动在人类的学习与智力活动中扮演着核心作用。学习应该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而不应只是面对情境化的技能培训材料;而且,学习要通过学习者与其同伴及特定情境的积极互动来进行,而不是只对各种抽象化的技能进行训练。应采用

13、Holmberg“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重视远程学习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强调采取模拟谈话策略,开发具有谈话风格的学习材料,促进学习者与学习材料间的交互,促进学习者对于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Bartlett提出以讲故事的体例方法可以促进交互;Juler提出“自由交谈”方式,建议在教材中鼓励学生随机交互;Sims的“演员策略”建议将学习者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演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即使学生利用课程独立学习,其交流过程也类似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同于学生与机器或学习内容的交流。 (3)虚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网络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虚拟现实,学习者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有形障碍,过着一种虚拟的学习

14、生活。虽然这一切所构成的虚拟环境非常接近现实情境,但它毕竟是假的。这种虚拟现实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不能取代。虚拟的联系并不能培养真实的人类感情,因此,应规定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到校内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情感作用以及易于控制的优势,在网络教育中强化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力求实现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也就是何克抗教授所说的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 ),这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大提高与大转变。 (

15、4)大力加强网络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网上学习过程中,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网络在作为一种手段、工具、环境的同时,也以一种文化的角色在影响着师生的交互方式、思维和观念。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教育的开展使校园人的生活已经渐渐基于信息化的平台,不断改变着校园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为校园人充分展现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有着环境熏陶作用的校园文化可以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网络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接受网络教育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它对消除学习者因长时间一个人独自学习而产生的孤独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加强网络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造就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学习氛围势在必行。三、总结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些人认为教师将被智能化的网络技术代替。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网络教学中情境的缺乏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于是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