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生活之浅谈智慧生活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50962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5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智慧生活之浅谈智慧生活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智慧生活之浅谈智慧生活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智慧生活之浅谈智慧生活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智慧生活之浅谈智慧生活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智慧生活之浅谈智慧生活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10 NCP Newsletter / No.13 March 2010NCP Newsletter / No.22 December 2010 13 近幾年來全球已明顯進入後Web 2.0網路時代 :綠能與環境變遷議題當道,即時通訊、分享軟 體、虛擬社群與電子商務盛行,智慧型終端、愛 瘋(iPhone)族等新網路生活型態則不懼金融海嘯 之威脅,不僅相關產品與服務持續發展,且已造 成產業樣態之根本變化。我國關係密切的資通訊 產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方面看後Web 2.0網 路時代似乎充滿新

2、興機會,但也擔心走回傳統IT 產業之微利宿命。在此時空背景之下,我國政府 部門其實早已思考如何藉由發展智慧生活(Smart Living) 的概念,整合運用跨領域之科學技術與人 文素養,以回應全球網路化及社會經濟環境變遷 之複雜議題,並為我國產業與未來人才尋找全新 出路。首先於2005及2006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 及產業科技會議,政府曾提出推動優質網路社 會之結論,各部會隨後著手推行各項相關計畫 。例如國科會致力於整合學界相關領域能量,鼓 勵工程與科學、設計與工程、工程與人文社會科 學等廣泛之跨領域合作及創新,成立智慧生活科 技區域整合中心,促進學界落實以人為本的 永續生活科技創新研發。同一

3、時間,經濟部與內 政部亦皆投入龐大資源用以推動智慧生活空間的 整合應用與推廣,其中內政部於2006年成立智 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策略推動小組與推動辦公室 ,負責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之政策推動、應用推 廣以及創新整合等工作;而2009年經濟部技術處 更委託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作成立經濟部智慧生 活科技運用計畫推動辦公室 ,肩負起推動相關 產業發展之責任。雖然政府各部會的計畫尚屬起 步,但產業界反應熱烈,因此在產業界已看到分 別有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以及智慧生 活聯盟等產業組織先後成立。 檢視2008年智慧臺灣架構中的智慧生活政策 與計畫主軸,我們可以發現它基本上延續過去政 府智慧生活科技推動方向。其中最

4、關鍵的持續觀 念其實在於改變台灣過去以製造導向之產業政策 思維,改以從知識經濟、創意與文化經濟及永續 經濟的方向,重新思索產業發展策略及發展新經 濟所須之產業與人才特性。因此,智慧生活相關 計畫啟動之最重要意義在於促進全新知識創新體 系及其新興產業鏈的形成,並同時提昇整體國人 生活與生存環境品質、健康與社會文化福利,進 而建立具前瞻性與社會價值性的智慧生活產業環 電 信 隨 筆 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副執行長蔡志宏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副執行長蔡志宏 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淺談智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淺談智

5、慧生活之 人才培育 14 NCP Newsletter / No.22 December 2010NCP Newsletter / No.22 December 2010 13 近幾年來全球已明顯進入後Web 2.0網路時代 :綠能與環境變遷議題當道,即時通訊、分享軟 體、虛擬社群與電子商務盛行,智慧型終端、愛 瘋(iPhone)族等新網路生活型態則不懼金融海嘯 之威脅,不僅相關產品與服務持續發展,且已造 成產業樣態之根本變化。我國關係密切的資通訊 產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方面看後Web 2.0網 路時代似乎充滿新興機會,但也擔心走回傳統IT 產業之微利宿命。在此時空背景之下,我國政府 部門

6、其實早已思考如何藉由發展智慧生活(Smart Living) 的概念,整合運用跨領域之科學技術與人 文素養,以回應全球網路化及社會經濟環境變遷 之複雜議題,並為我國產業與未來人才尋找全新 出路。首先於2005及2006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 及產業科技會議,政府曾提出推動優質網路社 會之結論,各部會隨後著手推行各項相關計畫 。例如國科會致力於整合學界相關領域能量,鼓 勵工程與科學、設計與工程、工程與人文社會科 學等廣泛之跨領域合作及創新,成立智慧生活科 技區域整合中心,促進學界落實以人為本的 永續生活科技創新研發。同一時間,經濟部與內 政部亦皆投入龐大資源用以推動智慧生活空間的 整合應用與推廣,

7、其中內政部於2006年成立智 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策略推動小組與推動辦公室 ,負責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之政策推動、應用推 廣以及創新整合等工作;而2009年經濟部技術處 更委託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作成立經濟部智慧生 活科技運用計畫推動辦公室 ,肩負起推動相關 產業發展之責任。雖然政府各部會的計畫尚屬起 步,但產業界反應熱烈,因此在產業界已看到分 別有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以及智慧生 活聯盟等產業組織先後成立。 檢視2008年智慧臺灣架構中的智慧生活政策 與計畫主軸,我們可以發現它基本上延續過去政 府智慧生活科技推動方向。其中最關鍵的持續觀 念其實在於改變台灣過去以製造導向之產業政策 思維,改以從知識經濟

8、、創意與文化經濟及永續 經濟的方向,重新思索產業發展策略及發展新經 濟所須之產業與人才特性。因此,智慧生活相關 計畫啟動之最重要意義在於促進全新知識創新體 系及其新興產業鏈的形成,並同時提昇整體國人 生活與生存環境品質、健康與社會文化福利,進 而建立具前瞻性與社會價值性的智慧生活產業環 電 信 隨 筆 境。根據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辦公室分析;過去三十年,我國科技產業以 OEM及ODM為主,對於產業製造前端的人文需求 以及創新考量較少,因而導致人文社會及藝術教 育方面的人才與產業技術人才沒有良好的互動與 接軌。展望未來我國面臨的全球化競爭與新興國 家在OEM及ODM技術的強力追趕,

9、如何培育跨人 文、社會、藝術以及科技的整合性人才,以提供 下世代台灣智慧生活產業所需,已刻不容緩。而 觀察歐美先進國家近年來從資訊社會轉型成為知 識社會的過程,近來文化產業所帶來的GDP成長 ,常已超越汽車、ICT製造等產業部門,成為經濟 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以及創意與創新的來源。值得 關注其文化創意產業部門成長之同時,也向外延 伸影響相關產業如平板電腦、iPod播放器、行動 通訊服務應用等,帶來新的成長力道。文化與資 通訊科技的異業創意激盪如果在我國可以實現, 將會對我國以單一領域專業訓練為主的傳統人才 培育體制帶來挑戰與衝擊,但是如果成功,則將 有機會培養新一代具備智慧生活產業創新能力之 人才

10、。 但前述跨領域之智慧生活理想即使有相關計 畫推動,由於歷史包袱,在台灣並不容易實現。 以資通訊相關之智慧生活應用為例,台灣資通訊 高科技產業過去數十年來之發展,有相當高比例 倚靠製造技術導向之代工出口模式,但在以服務 與品牌導向之產業發展上所需之成功元素,如品 牌形象、設計、行銷、消費市場需求分析等能力 之建立,較未被教育界重視。我國部份IT大廠之 筆電設計,因此實際上反而常仰賴歐洲之設計團 隊,台灣消費者所享受之生活科技也反而經常落 後於使用臺灣產品的先進國家,形成科技產業發 展與國人實際生活脫節的現象。換言之,我國雖 然已有能力設計研發智慧型手機、衛星導航等高 科技產品,但由於經營規劃人

11、才不足,在生活應 用上與本地服務建立上,對國內市場需求的掌握 以及國人之接受度與應用層次皆有待提升。因此 ,兼有資通訊科技訓練與創意之整合人才,更需 要長期培養。在此部份,我國實在有必要借鏡於 芬蘭、英國等以創造力教育著稱之國家。以芬蘭 為例,其教育政策強調不讓任何小朋友落後,從 小即培育其創新力,其培育人才的觀點認為想像 力比知識更重要,以培育富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而另一方面,芬蘭政府亦提供大量實習機會,增 加年輕學子創意實作、問題解決能力及就業競爭 力,政府並主動鼓勵且提供公私企業的機會予畢 業的青年學子,以優惠的實習及培訓方式,保障 國家最根基的競爭力。 反觀台灣整體高等教育的發展現況,

12、近來由 於大學迅速擴增,目前高教體系所培養出來人才 已有質量失衡與科技人才不符產業需求。高等教 育各校學生的素質良莠不齊,且部份技職體系學 生不以培養自身實作能力為優先,反而熱衷升學 與攻讀研究所。科技產業可運用基層技術人力因 此逐年下降。根據經濟部工業局進行的多次科技 產業人才供需調查資料顯示,畢業生專業能力 與就業力不足是廠商徵才不足的主要原因。目 前學生實作技術及經驗不足,常忽略如何落實技 術概念到生活應用情境。因此學生在步入社會就 業時,常對產業市場的需求缺乏理解及解決產業 電 信 隨 筆 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副執行長蔡志宏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13、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副執行長蔡志宏 14 NCP Newsletter / No.22 December 2010NCP Newsletter / No.22 December 2010 15 境。根據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辦公室分析;過去三十年,我國科技產業以 OEM及ODM為主,對於產業製造前端的人文需求 以及創新考量較少,因而導致人文社會及藝術教 育方面的人才與產業技術人才沒有良好的互動與 接軌。展望未來我國面臨的全球化競爭與新興國 家在OEM及ODM技術的強力追趕,如何培育跨人 文、社會、藝術以及科技的整合性人才,以提供 下世代台灣智慧生活產業所需,已刻不容緩。而 觀察歐

14、美先進國家近年來從資訊社會轉型成為知 識社會的過程,近來文化產業所帶來的GDP成長 ,常已超越汽車、ICT製造等產業部門,成為經濟 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以及創意與創新的來源。值得 關注其文化創意產業部門成長之同時,也向外延 伸影響相關產業如平板電腦、iPod播放器、行動 通訊服務應用等,帶來新的成長力道。文化與資 通訊科技的異業創意激盪如果在我國可以實現, 將會對我國以單一領域專業訓練為主的傳統人才 培育體制帶來挑戰與衝擊,但是如果成功,則將 有機會培養新一代具備智慧生活產業創新能力之 人才。 但前述跨領域之智慧生活理想即使有相關計 畫推動,由於歷史包袱,在台灣並不容易實現。 以資通訊相關之智慧生

15、活應用為例,台灣資通訊 高科技產業過去數十年來之發展,有相當高比例 倚靠製造技術導向之代工出口模式,但在以服務 與品牌導向之產業發展上所需之成功元素,如品 牌形象、設計、行銷、消費市場需求分析等能力 之建立,較未被教育界重視。我國部份IT大廠之 筆電設計,因此實際上反而常仰賴歐洲之設計團 隊,台灣消費者所享受之生活科技也反而經常落 後於使用臺灣產品的先進國家,形成科技產業發 展與國人實際生活脫節的現象。換言之,我國雖 然已有能力設計研發智慧型手機、衛星導航等高 科技產品,但由於經營規劃人才不足,在生活應 用上與本地服務建立上,對國內市場需求的掌握 以及國人之接受度與應用層次皆有待提升。因此 ,

16、兼有資通訊科技訓練與創意之整合人才,更需 要長期培養。在此部份,我國實在有必要借鏡於 芬蘭、英國等以創造力教育著稱之國家。以芬蘭 為例,其教育政策強調不讓任何小朋友落後,從 小即培育其創新力,其培育人才的觀點認為想像 力比知識更重要,以培育富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而另一方面,芬蘭政府亦提供大量實習機會,增 加年輕學子創意實作、問題解決能力及就業競爭 力,政府並主動鼓勵且提供公私企業的機會予畢 業的青年學子,以優惠的實習及培訓方式,保障 國家最根基的競爭力。 反觀台灣整體高等教育的發展現況,近來由 於大學迅速擴增,目前高教體系所培養出來人才 已有質量失衡與科技人才不符產業需求。高等教 育各校學生的素質良莠不齊,且部份技職體系學 生不以培養自身實作能力為優先,反而熱衷升學 與攻讀研究所。科技產業可運用基層技術人力因 此逐年下降。根據經濟部工業局進行的多次科技 產業人才供需調查資料顯示,畢業生專業能力 與就業力不足是廠商徵才不足的主要原因。目 前學生實作技術及經驗不足,常忽略如何落實技 術概念到生活應用情境。因此學生在步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