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50409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语讲古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语讲古 粤讲粤入味,论尽千古悲欢2009年12月16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上世纪60年代的书场。 关超辉在佛冈农民家门前讲古(前为侯佩玉,门右为何敏士)。资料图片 广州名片文化遗产系列总第85期候选名片84号粤语讲古提名辞粤语讲古,用最本土的语言和风格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次演绎的艺术形式。索引粤语讲古,一种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色的艺术样式,讲古艺人大量运用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对书目进行加工润饰,使之成为粤方言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讲古,承载着广州众多历史文化信息,成为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唯心想起李我叔说起广州最经典的“讲古”老艺人,大家会想起谁?张

2、悦楷?林兆明?都不是,在我心目中还是李我,他是迄今还在世的最老牌的广州讲古元老。第一次听到李我这个奇怪的名字,是童年时听祖父的忆旧:广州和平后(老辈人将抗战胜利都称为和平),最时兴,最大众化的市民娱乐,就是收听“李我讲古仔”,当时广州一到李我讲古的钟点,全城所有能休息的人都停下手中的活,围在收音机旁听他讲古,听得如痴如醉没有想到隔了二十年后,我能有机会在香港见到了李我叔。第一次见李我叔是在中环摆花街的一个私房菜馆,同席者有曹达华,黄夏蕙等,大家喧闹之际,忽然有人喊了一声,李我叔到啦。接着一个面色红润的老人,面带笑容地走进来,与大家问候一番。老人穿着一套旧式的西装加背心,领带,用广州话说“官仔骨

3、骨”,稍坐之后,可能觉得有点热了,老人忽然站起来说:“请恕我无礼了”,我有点惊讶,原来他慢慢地脱下了西装的外套,挂在椅子靠背,这又让我领教了旧式的礼数矣。此后又有几次机会,在中环和李我叔饮茶,他纯乎是一部粤港旧式风貌的留声机,记忆超强,所见所闻,毫不含糊。曾经听他说起旧时广州乞丐的特殊语言:燕子话,这是清末以来广州盲人乞丐自己创造的一种行内才听得懂的语言,以防被别人欺负。当时他还特别表演了一段用燕子话讲的对白,我心里很惊异,何以他对旧时下层的市民生活如此熟悉,后来才知道他的早年经历。李我叔1922年生于广州西关柳波涌畔,其父是个风流公子,母亲是民初有名的女医生,但是认识到父亲的风流面目后,带着

4、年幼的李我赴香港相依为命。正是年少的坎坷经历,使李我的人生阅历异常丰富。广州和平后,年仅二十出头的李我在杉木栏路的“风行广播电台”开始讲古,不过他与当时旧派的讲古人不同,他讲的是“今”,不讲古典小说,他的“天空小说”全部出自自己创作,就是当今广播剧的前身,他一个人分演各种角色,他所说的十几部小说,都以当代为背景,如名作萧月白就是以其父亲的风流史作素材写成。李我叔今年八十有七,精力尚旺盛,讲到旧时的风光,脸上依然按捺不住萧月白式的神采,那日在送他回家的路上,讲到粤曲的功架,他忍不住在石板街上唱起来,结果一步踏空,几乎坐倒在地,搀扶起来之后,拍一拍身上的尘土,又唱将起来,那苍凉的粤韵,飘扬在中环寂

5、静的夜街中,令人浑然回到了1946年!梁基永现场传真周六,我和讲古有个约会星期六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广州文化公园。离开讲还有十五分钟,“羊城讲古坛”的听众座位已所剩不多,大家都翘首以待。老人家们是“羊城讲古坛”最忠实的粉丝,即使拄着拐杖,也会来听古。他们有的会带上一壶私家好茶,提前来占一个好的座位。提前到来者,鲜见年轻人,偶有与我年纪相若者寻位,老人们也不会吝啬他们的目光,给予年轻人一下关注。绿树掩映的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仿古门窗,“羊城讲古坛”位于文化公园古韵浓厚的“西关苑”内。文化公园“羊城讲古坛”曾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讲古坛,也是老一辈讲古艺人表演的乐土,培养信任的摇篮。2005年11月

6、,文化公园在取消讲古近十年后重新恢复讲古坛。如今,讲古已成为文化公园的一项重要固定活动,每周六的下午三点到四点,便是颜志图讲古时间。突然响起的掌声昭示着颜志图的到来。他走到台上,迅速套上蓝色长袍,展现出为人熟知的“讲古佬”形象。颜志图一坐下,就先跟大家解释他迟来的原因,但他的迟来并非迟到,只是准时到场,在颜志图看来,一个艺人的职业道德是从不迟到。每次,他都会提前三四十分钟到场,并在正式开讲前的十五分钟先讲一段“羊城掌故”,以答谢听众支持。但这天,路上堵塞严重,他在开场前五分钟才到场,今天的“羊城掌故”也便无法进行。本次讲的是洪熙官血战罗浮山,颜志图讲古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低而不恹,故

7、事布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听众们有的紧盯着颜志图,乐此不倦地听古;有的则在假寐,听至精彩处便会微微点头,同时轻踩着拍子。开讲后仍旧有不少人进场,一部分人只能坐用以加座的胶椅,后来者更只能站着听古,其中不乏年轻一辈,但除少数三两人外,其余都只逗留了十来分钟甚至更短。游客经过时多会循声探头,听一小段古再离开。讲古结束后的小课堂“羊城讲古坛”结束后,颜志图都会带徒弟到文化公园的“泻玉崖”旁,听他们讲准备好的故事,及后给予评点。“泻玉崖”前一棵橡胶树与两棵菩提树相映成趣,2005年文化公园恢复讲古的初期,颜志图的古坛便是设在此处。“我跟徒弟说,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我们就要在这棵大橡胶树下修成正

8、果。”颜志图如今的几个徒弟都基本是自己找上门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花了一百多块钱登报招收徒弟,免交任何学杂费,只需每周都来文化公园听他讲古。当时他一共收了十个学员,但他们都没坚持下来。讲起此事,他语带唏嘘。但现在的情况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颜志图的徒弟有的拿了“市民金扇奖讲古大赛”第一名,有的“广东说书网站”,把说书的传统推介出去。看着这几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脸庞,颜志图徒弟能接自己的班的愿望,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的愿望,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民间语文静贤,24,活动策划,广州人:纯朴,盏鬼,不用看电视都可以有好生动的想象,而且我觉得可以偷懒,不同自己看名著。不过碍于处所

9、不稳定,所以没有好忠实地继续追古下去,很惭愧的。梁丽朗,艺术行政人员,广州人:粤语讲古,最适合用来送饭,不用听得太认真,因为都是好熟的古仔,但是又经常听到一些好玩的东西,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但是张悦楷扮女声真的很不像,赵敏周芷若一个声音,不过我想大家都不会去计较啦。网友CT1航班:小时候放学坐车回家,就是听收音机听古仔。我老爸小时候也很喜欢听古,在吃完晚饭后,几乎全村人都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听村中口才最好的大叔讲的。这个讲古佬大叔是村里肯定存在的角色,而村口大榕树是讲古佬讲故事的唯一的地方,在这场景中的配角通常都是闭气吞声的村民。那时候在我小小的心灵里,这一直是令我最向往的画面。传承颜志图,至今讲

10、古四十余年,作为羊城“最后一个民间讲古佬”,被评为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广州的讲古界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分别是民间讲古及电台讲古。“颜派”风格确立所谓“颜派”,其实是我的徒弟打出来的名堂,但我的讲古与以往的老艺人,是存在四点不同的:一是注意手势。很多老艺人的功夫主要是书本方面的处理,而不是演技方面。于是我进行创新改革,留下传统处理书本的方面,但表演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二是穿上了演出服。我自1999年开始上台正正规规穿起演出服,一开始穿的是西装,后来改装长衫或唐装。三是为讲好武打场面去学武。我拜了以前武术协会副主席郭子硕为

11、师,学螳螂拳,会了武术,在讲武打场面时,稍微举一下手,听众一看就知道是行家。比如,刀就用掌,剑就用剑掌,如果不懂的话,形容起来就不那么到家。四是讲短篇。我除了长篇之外,我还注意了短篇。比如羊城掌故,还组织了一些新人新事。一个讲古艺人,应该要死在讲坛我始终认为,一个演员,应该要死在舞台,一个战士应该要死在战场,一个讲古艺人,应该要死在讲坛。粤剧泰斗薛觉先,在海珠戏院表演花染状元红的最后两幕,当时已头晕、双眼发黑,但他坚持一直演下去,手势、唱腔一点都没出错,谢幕之后立刻被送到医院,妆容未卸,衣服未换,第二天就离世了。如果我还有三寸气在,我也要一直讲下去。霍沛流,本职医生,业余在电台讲古超过三十年,

12、至今仍活跃古坛,现在羊城交通台1052俱乐部讲古东西游记。电台讲古全靠声音表现电台讲古不像民间讲古,它单纯靠声音演绎。每次我拿到书,就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我的习惯是把书撕开,一章章再订起来,逐章看,并用广州话进行改写编辑,抄成手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比如讲封神演义之前,我要找碟,找小人书,还找另外几个版本,还专门去香港买封神榜有关小说的版本。要讲好一部书,先要自己把书读透,要在半小时内,讲出这部书最精彩的地方,这样大家才会认可你这部书,认可你的讲古。我同时收集小人书,从小人书中的图案找到讲古灵感,这属于说书的形象思维,这样我讲到哪里,脑子里就能浮现相应的影像。电台讲古,对声音的要

13、求十分严格,一定要口齿伶俐,还要注意停顿和语速。电台讲古亦与时俱进电台讲古的全盛时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讲了三四十部小说,特别梁羽生的故事我讲得最多,尤以云海玉弓缘和冰河洗剑录得心应手。用讲古形式讲粤剧,我是第一个。从去年开始,我在羊城交通台1052俱乐部开始讲东西游记,每周六下午五点到六点播出,主要讲地方的文化特色,人文情况、美食等。有一天我讲中山,喝早茶的时候有人给了我很好的料,中山的桥,能两边分开让大船过去,很好看的。于是在电台录音的时候,我就把喝茶时刚听到的故事穿插到节目中,效果很好。但是不可否认,电台讲古确实是在慢慢萎缩了。我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无论是民间讲古,还是电台讲古,社会特别是文化人的重视和支持,很重要。辞典花枝:在说书过程中,艺人因时适势地穿插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东西,叫花枝。通常是一些小笑话、小知识、典故、奇闻趣录等。呼喝:是指语调上的高呼和吆喝的意思。过去艺人开街档,一定要有“呼喝”才能吸引听众驻足有令听众注意和提神醒脑的作用。古趸:即听故事的“拥趸”,几乎场场必到的基本固定听众。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