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649555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道透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水混凝土绿道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其由欧美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地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透水混凝土系统拥有系列配方,配合设计的创意,针对不同环境和个性要求的装饰风格进行铺设施工。这是传统铺装和一般透水砖不能实现的特殊铺装材料。透水混凝土的铺装工艺,类似于混凝土的铺装,但又不同于混凝土铺装方面。二、材料的组成1、

2、透水混凝土由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碎石、水组成。(1)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是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为基料,配以多种助剂增加强度与粘结力组成的粉状料,并可按用户要求加入无机耐候颜料,使其和碎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不同的透水混凝土面层。(2)碎石:透水混凝土用的碎石应具有技术要求,采用二级品标准的高石,其物理性能指标见(表一)。碎石颗粒也有一定的要求,按其颗粒大小范围分1#、2#、3#三号。具体的颗粒范围见(表二)碎石的物理性能指标表 (表一)序号指标名称指标1压碎指标(%)152针片状颗粒含量(%)153含泥量(%)14表观密度(kg/m3)25005紧装堆积密度(kg/m3)1350

3、6空隙率(%)47 碎石按颗粒分号(2级) (表二)碎石的分号1#2#3#粒度范围(mm)2.44.754.759.59.613.2碎石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必须要控制好。3)水:普通自来水即可用。一般末经过滤的混浊的地下水或使用过的不洁水,不能利用。2、三种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比:要施工出高质量、高标准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在原材料固定的条件下,严格控制以上三种原材料的配比,是施工中的重要关键,在施工现场负责人必须严格控制比例。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按质量计):水:水泥:胶结剂:碎石=113:310:100:1520三、透水混凝土的要求1、用于人行道10cm 厚C25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

4、。2、为确保路体结构层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透水性,表面层下需有透水基层和较好保水性的垫层。基层要求:在素土层夯实层上,配用的基层材料,应有适当的强度外,须有较好的透水性,采用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等。采用级配碎石时,碎石的最大粒径应小于0.7倍的基层厚度,且不超过50mm。四、透水混凝土的施工1.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前应做好组织、物质、技术等三大准备。组织准备:建立健全的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配备技术素质高的专业施工队伍。现场物质准备:施工时需配备满足施工进度的一定量材料(胶结料、水泥需要有防水措施)。故需设置工程材料堆放场地、人员住宿、所需的水电供应;搅拌机械的设置场地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5、搅拌机最佳设置方案是施工现场的中段,因透水混凝土是属干料性质的混凝土,其初凝快,要保证运输时间尽量短)技术准备:了解分析工程项目的特点、进度要求,了解施工的客观条件,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力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为工程顺利完成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工作。2.施工:在准备工作充分的基础上,人员设备方可进场施工。立模:本工程可使用已经施工完成的砖砌路牙石为模。搅拌:透水混凝土不得采用人工搅拌,采用普通混凝土搅拌机械进行搅拌,搅拌时按照物料的规定比例及投料顺序将物料投入搅拌机,先将胶结料和碎石搅拌约30秒后,使其初步混合,再将规定量的水分2-3次加入继续进行搅拌约15-20分钟。视搅拌均匀程度,可适当延

6、长机械搅拌的时间。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须专人负责物料的配比。(2)严格控制水灰比,即控制水的加入量,水在搅拌中分2-3次加入,不允许一次性加入。(3)为使物料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机械搅拌时间,但不宜过长。运输:透水混凝土属于干性混凝土料,其初凝快,一般根据气候条件控制混合物的运输时间,运输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运输过程中不要停留,翻斗车必须平稳。摊铺浇筑成型:透水混凝土属于干性混凝土料,其初凝快,摊铺必须及时。对于人行道路面,大面积施工采用分块隔仓方式进行摊铺,其松铺系数为1.1。将混合物均匀摊铺在工作面上,用滚筒压实、抹平,表面不能有明水。基层厚度超过20公分的要使用平板振动器振平压实。

7、注意事项:(1)松铺系数即为物料摊铺高度高于实际高度的比,按透水混凝土的干湿度,一般采用1.1-1.15之间。(2)平板振动器振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过于密实,可出现离析现象。(3)摊铺时尽量快和正确。(4)因透水混凝土其孔隙率大,水份散失快,当天气温高于35时,施工时间应宜避开中午,适合在早晚进行施工。3.养生:透水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属性类似,因此铺摊结束后,经检验标高、平整度均达到要求后。当气温较高时,为减少水分的蒸发,宜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水分。也可采用洒水养生,所有养生期不得少于7d,使其在养护期内强度遂渐地提高。洒水养生,透水混凝土在浇注后1天开始洒水养护,高温时在8小时后开始养护

8、,但淋水时不宜用压力水直接冲淋混凝土表面,应直接从上往下淋水。透水混凝土湿养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时间应根据施工温度而定,一般养生期为1421天,高温时不少于14天,低温时不少于21天,5以下施工,养生期不少于28天。4.面层密封工艺涂覆封闭剂:待表面混凝土成型干燥后,喷涂封闭剂,增强耐久性和美观性,防止时间过长会使透水混凝土空隙受污而堵塞空隙。5.透水混凝土仍属混凝土的一种,必须设置伸缩缝,其伸缩缝的设置须与结构层混凝土的切割缝上下一致,5米设一通缝,缝宽3-5mm,使用柔性物质嵌缝。6施工机械、推车、瓦工工具等必备的工具、立模用的木料或型钢等配备;水、电设施到位,生活用水、电以及施工用水、电

9、。施工用电:三相电,施工用水:普通自来水连接到搅拌设备旁。7配合做基础方的土建队,在做地面基层的同时进行专用透水管道的铺设,透水管道除按图子要求铺设外,必须与原道路排水系统相连接,成为道路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胶结料碎石混合搅拌混合料水摊铺五、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l次。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

10、告,进场复验。2 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 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4.1.5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按一批计,每批抽检l次。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六、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1 透水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

11、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2 透水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l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3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3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500抽测l点。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4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5mm。检查数量:每500抽测

12、l点。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 5 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 6路面伸缩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伸缩缝在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应全部贯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7 透水混凝土必须均匀一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8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石子分布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松动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9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透水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范围检验点数检验方法道路广场道路广场高程(mm)±15&

13、#177;1020m施工单元1用水准仪测量中线偏位(mm)20100m1用经纬仪测量平整度最大间隙(mm)5720m10m×10m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宽度(mm)0-2040m40m1用钢尺量横坡()±0.30且不反坡20m1用水准仪测量井框与路面高差(mm)35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相邻板高差(mm)520m10m×10m1用钢板尺和塞尺量纵缝直顺度(mm)10100m40m×40m 1 用20m线和钢尺量横缝直顺度(mm)1040m40m×40m        注:在每一单位工程中,以40m×40m定方格网,进行编号,作为量测检查的基本施工单元,不足40mX40m的部分以一个单元计。在基本施工单元中再以10mX10m或20mX20m为子单元,每基本施工单元范围内只抽一个子单元检查;检查方法为随机取样,即基本施工单元在室内确定,子单元在现场确定,量取3点取最大值计为检查频率中的1个点。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