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47846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推动“读书工程”开展;建立“读书卡”,使读书活动持久不衰,同时记录了学生读书成长轨迹。如此,读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实与提高。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发挥学校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新课改的关键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师工作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勇气和智慧。如此,校本课程“品牌效应”才能真正地轰动起来,才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案例.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

2、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X:46-5 5.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X:176-180.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 通过系统指导、集中强化教育、校企互动引导、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等多种培养方式,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会计与审计专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职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 建议 培养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家庭和企业共同的责任。社会的就业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思想,科学、正确

3、的社会观教育、公德教育应从中小学就开始,这样才能在中职教育中引入更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理念。同时,家长的就业和职业观,尤其是服务意识的正确与否将决定学生未来的人生定位。因此,社会各界应从多个角度来讨论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内容简介: 论文摘要 在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中,虽然模拟法庭教学因自身具有的某些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所取得的实效并没有人们所期待的那么高,原因在于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力求在解析这些负面因素的基础上,找出一条解决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 在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中,虽然模拟法庭教学因自身具有的某些

4、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所取得的实效并没有人们所期待的那么高,原因在于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力求在解析这些负面因素的基础上,找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路径。论文关键词 模拟法庭 弊端 措施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法学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忽视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由此造成法科学生应用能力差、难以适应法律职业要求的倾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其实践课程方面的训练,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法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因为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能够通过角色与视觉的转换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确实存在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近来已被各高校法学院系广泛采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自身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负面效应,必然影响其实

5、际功效的发挥,应加以改进,拟对此抒就几点己见。一、影响模拟法庭实效发挥的弊端“模拟法庭”一词是舶来品,又称模型法庭,最初来源于英美法中的mootourt,通常指法学院所举办的模拟或假设案例的虚拟法庭,大多模拟上诉审。通过这种虚拟民事或刑事案件的模仿,来传授法庭程序、证据规则、法律辩论和具体审判制度的一种方法,由于是一种虚拟的审理,其裁决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此类教学活动中,最为普遍的情形是教师提供指导,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法院审理案件的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身体验对法律实务的理解和应用,从中发现问题并加深对一些较难法律基本原理和规则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临场应变能力。

6、正是基于模拟法庭的这些特性,自上世纪末以来,在法科学生的素质与法律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不断招致社会各界非议的情形下,人们自然将关注点转移到该活动方式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法律院(系)校都开展了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在一些招生网站上,有的还将其称之为“开创性教学法”和“精品课程”而大加推崇,随意走进一所法律院校,我们都可以看到在模拟法庭硬件设施上的巨额投入: 崭新的楼堂馆所,高标准配备先进器材;按真场实景布置的庄严氛围,其专业化标准甚至超过许多实务部门。可以说,改革法学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已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从近年来模拟法庭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虽然该方式已经在

7、我国各法律院校获得普遍推广和运用,对加强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与能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的情况并不乐观,撇开一些表象上的光环,学生素质不仅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反而带来了泛表演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反思其中原因,主要是以下弊端所致: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 从理性的视觉观察,模拟法庭目前在我国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地位显得非常含混,其究竟是一种具有独立功能的、包含某些固定程序的教学方式?还是一种非独立的、附属于其他教学方式的辅助形式,这在我国法学教育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实践中各法律院校在模拟法庭的课程设置、教材配备和评价体系等操作层面上也是形形色色,较为混乱,一些法学院系将其作为法学本科

8、生一门必修的独立课程,并有相应学分。而有的则只设置为选修课程,根据选课情况决定取舍,还有的既不单独设课,也没有学分,只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各院校迄今为止也没有整理出一套规范的辅助教材与专门的案例库,导致教学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学生的评价仍然采用庭审报告与心得体会的方式,缺乏统一的评定方法。定位上的模糊必然影响它的操作方式以及实效,既无章可循,又难以对其价值作出准确判断。 尽管模拟法庭的预定目标是提高学生在司法审判中的践行能力,但该能力由其对程序法与实体法知识的掌握这两个方面构成,能否做到二者兼顾?这是之前人们没有仔细思量过的,而实践中则经常出现重程序轻实体的现象,顾此失彼。我们

9、知道,真正有质量的审判活动应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间都保持均衡: 诉辩双方须在公平竞争条件下,获得机会均等的攻防手段,整个裁判过程公平透明,不仅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和争议焦点的确认,都尽可能地接近客观事实,且案件处理充满律师与法官对法律精神睿智的理解,特别在适用法律时所运用的逻辑定案方式以及依据人类正义、良知等观念作出的具有充分说理性的判断,都体现出人们对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懈追求。上述情形的发生无疑与模拟法庭设计上的缺陷有关,它只强调学生在审判程序、证据规则、法律辩论、庭审技能、具体审判制度以及法律文书写作等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课程又通常被安排在诉讼法中进行,其侧重点在于巩固学生的程序法知识,这就造

10、成学生对实体法知识的轻视,由于受教学大纲、授课时间、人员设备等限制,指导教师只关注审判程序的进展以及诉讼理论的掌握情况,并不看重学生在实体法上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虽能达到熟悉诉讼程序的目的,但却导致了知识重心的位移,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识不到实体问题仍然是诉讼要解决的核心与实质,程序则是其实现的一种保障,因而无法深入分析案件的性质以及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等问题,妨碍整个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 (二)难以吸引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任何的教学活动都是师生间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总和。学生的参与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价值中枢,然而,从近年来模拟法庭的实施过程来看,其并没有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反而沦为只是少数人参与的虚拟游戏,这是该活动参与人数和次数矛盾的必然反映。随着我国法学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法学教育的繁荣和法学学生人数激增,使各高校的法学授课规模往往超过百人甚至数百人,而该活动分配角色有限,仅有一部分学生有机会从中获得锻炼其他学生只能旁听,虽然他们会在活动中协助参与的同学做些辅助工作,但却没有角色体验的感受和压力,缺乏亲身体验的背景势必会影响其参与该活动的积极性和动力,故大部分学生并不想真的投入其中,而是以消磨时光的态度勉强应对。此外,每场模拟法庭从筹划、准备到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