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46837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初步研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密级 英文题目:P r e l i m i n a r y _ s t u d yo fc h a r a c t e r sa n dp h y l o g e n i e so f C e r a m b y c i d a eb a s e do n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g e n e s 导 专 论文提交 日期: 学位授予 日期: 致谢 时光荏苒,三年紧张而又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值此论文完成之际, 我要向所有支持、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尹新明教授对我呕心沥血的培养。三年

2、来,在课题设 计、实验室工作、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尹老师辛勤的汗水。学习上, 尹老师教会我专业知识和学习的方法,生活上,尹老师给予我悉心照顾和无私的 关怀,此外,尹老师时刻指引我做人做学问的原则和道理,使我受益终身。我还 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安世恒教授三年来对我的支持、鼓励和批评。他对我孜孜不 倦的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将终生铭记。安老师刻苦钻研,以身作则,他渊博 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念度及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我永远学习 的楷模。在此向两位恩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衷心感谢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罗梅浩教授、郭线茹教授、闫风呜 教授、原国辉教授、杜孟芳老师

3、、白素芬副教授、蒋金炜副教授、汤清波副教授、 李欣副教授、李为争副教授、王高平副教授和翟卿老师等给予的热心帮助和指导。 感谢北华大学王直诚教授在昆虫标本鉴定方面的帮助。感谢他们的授业解惑和悉 一心指导,使我的课题能够顺利完成。 感谢席玉强、王沛、张元臣、陈丽君、刘航和张进江等师兄师姐的帮助和指 导,感谢本实验室张鸿飞、魏予涵、燕赛英的辛苦付出和热心帮助。感谢同学姬 继超、赵曼、李静静、余洋、张松斗、王甜甜、王珏、李凤琴、李晓敏、朱斌在 学习和生活上提供的帮助。 还要感谢河南农业科学院刘晓光博士在昆虫标本采集方面及生活上无私的 支持与帮助,感谢华南农业大学好友孙飞飞同学在标本采集方面的无私帮助。

4、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满意是我努力学习和工作的目标和 动力。 最后,向参加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的专家致以诚挚的敬意! 李京 2 0 1 3 年6 月 目录 目勇乏l 摘要1 1 文献综述一3 1 1 天牛科昆虫概述。3 1 1 1 天牛科形态特征与经济意义3 1 I 2 天牛科分类系统4 1 1 2 大牛科起源及系统演化关系5 1 2 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8 1 1 分子系统学理论基础8 1 。2 。l 。1 分子系统学概述8 1 2 1 2 分子进化相关理论1 0 1 2 1 3 系统树l O 1 2 1 4 分子系统学与分类学的关系11 1 2 1 5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成就和问

5、题1 2 1 2 2 线粒体D N A 组成及结构特征1 3 1 2 3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1 4 1 2 3 1 进化模型及其作_ H j 1 4 1 2 3 2 距离法1 5 1 2 3 3 简约法1 5 1 2 t 3 4 最大似然法l6 1 2 3 5 贝叶斯法1 6 2 引言一l8 3 材料与方法l9 3 。1 研究材料1 9 3 1 1 标本采集与保存1 9 3 1 2 主要试剂2 1 3 1 3 仪器设备21 3 2 研究方法2 2 3 2 ,1 基冈组D N A 的提敬、检测与保存2 2 3 2 2P C R 扩增、检测与测序2 2 3 2 2 1 引物选取与合成2 2 3 2

6、 2 2 扩增体系2 3 l 3 2 2 3 反应程序2 3 3 2 2 4P C R 产物检测2 3 3 2 2 5 产物同收与测序2 3 3 2 3 序列处理与分析2 4 3 2 3 1 序列检测、比对与格式转换2 4 3 2 3 2 序列组成分析2 4 3 2 3 3 遗传距离分析2 4 3 2 3 4 置换饱乖1 度分析2 4 3 2 4 分子系统树构建2 5 3 2 4 1 外群的选择2 5 3 2 4 2 碱基置换模型选取2 5 3 2 - 4 3 最人似然法建树2 5 3 2 4 4 贝叶斯推论法建树2 5 4 结果与分析2 6 4 1 基因组D N A 提取2 6 4 2P C

7、 R 扩增与序列验证2 7 4 3 序列分析2 9 4 3 1 序列长度及碱基组成2 9 4 3 2 碱基置换分析3 0 4 3 3 密码子使用偏向性3 l 4 _ 3 4 置换饱和度分析3 2 4 4 遗传距离分析3 4 4 4 1C O l 遗传距离3 4 4 4 2C O I l 遗传距离3 4 4 4 31 6 S r R N A 遗传距离3 5 4 4 4 联合序列遗传距离3 6 4 5 分子进化树3 7 4 5 1C O l 进化树3 7 4 5 1 1C O ! 最火似然树3 7 4 5 1 2C O l 贝叶斯树3 7 4 5 2C O I l 进化树3 8 4 5 2 1C

8、O I l 最人似然树3 8 4 5 2 2C O I l 贝n l + 斯树3 8 4 5 31 6 S r R N A 进化树3 9 l I 4 5 3 1 1 6 S r R N A 最大似然树3 9 4 5 3 216 S r R N A 贝叶斯树3 9 4 5 4 联合序列进化树3 9 4 5 4 1 联合序列最大似然树3 9 4 5 4 2 联合序列贝叶斯树4 0 5 结论与讨论4 9 5 1 结论4 9 5 2 讨论5 1 参考文献5 3 摘要 长期以米,天牛的分类学研究主要以外部形态为主,然而由丁形态特征的局限性,不同 学者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所得到的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著异,导致

9、某些天牛类群的归属及天 牛科内部的亲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线粒体基因包含丰富的遗传信息,常用于昆虫的分类鉴 定中,其特征分析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州T | 探讨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然而目前G e n e B a n k 数 据库中己登录的天牛科线粒体序列比较有限,而且关于天牛科高级阶元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至 今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以线粒体C O l 、C O I l 和1 6 S r R N A 为分子标记研究了6 6 种天牛 的线粒体序列特征及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 1 ) 通过P C R 扩增,得到了6 6 大牛的线粒体C O l 、C O I l 和1 6 S r R N A 基因全长或部 分序列。在6 6 种天牛中,3 1 种属丁沟胫天牛亚科,2 4 种属丁- 天牛砸科,5 种属于锯天牛 科,3 种属丁J 幽大牛孤科,2 种属j :花天牛科,1 种属于瘦天牛科。C O l 、C O I l 和1 6 S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