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646216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陋室铭*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的文体特点。 3.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4.背诵并默写全文。【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有句俗话叫作“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即使再破也是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永贞元年(805年),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九年

2、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今属广东省)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今属四川省)、和州(今属安徽省)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年)才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有“诗豪”之称。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有刘梦得文集存世。【知识链接】 1.陋室,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古代刻

3、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根据载体和用途的不同,又分为座右铭、器物铭、墓志铭、居室铭、山川铭等。 3.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

4、“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奢靡生活的鄙弃。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二)问题探究 1.重点词的解释。 (1)名:出名,有名。 (2)灵:灵验。 (3)斯:这。 (4)惟:只。 (5)德馨:德行美好。 (6)上:长到。 (7)入:映入。 (8)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9)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10)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1)案牍:官府文书。 (12)形:形体、躯体。 2.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名:出名,著名。 (2)

5、形容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显灵,灵异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无丝竹之乱耳 乱:使扰乱。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是本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惟”字加强语气。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居室简陋,另一层意思是人的高尚品德为陋室增光添彩。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的是什么? 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6.“谈笑有

6、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的是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陋室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的是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手法?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语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

7、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点】 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动人景色,往来的 “鸿儒”与“陋室”主人纵情谈笑的情形,“陋室”主人“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状,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风貌,既足以见“惟吾德馨”,又足以明“陋室”不陋。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

8、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把“惟吾德馨”推向极致。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层层铺垫,主题十分突出。 2.骈散结合,音韵谐美。 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律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体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 除末句外,全篇都是骈句,都在偶句押韵。同是骈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之分。结尾的三言、四言句,是全篇仅有的散句,不押韵,并且是反问句,与全篇的句式、节奏、韵律、语气全然相违,给人一语千钧的突兀语感,这种“错综”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课堂小结】 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心志和情趣。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全文。2.仿照本文的形式和写法,写一篇铭。3.预习爱莲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