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7期1-4章节.FIT-副本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45392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4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27期1-4章节.FIT-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27期1-4章节.FIT-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27期1-4章节.FIT-副本(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呢一、单独二孩实践遇冷,生育率低到危险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

2、,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了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二、中国面临“银发危机”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豫提高到2014年15.5豫。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这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三、“刘易斯拐点”隐忧“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

3、最终枯竭。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四、“失独”社会之殇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五、男女比例失衡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

4、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政府自2002年开始“治理”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明文严格禁止使用B超等技术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此外,随着城市化的提升和农村剩余观念的改变,对男孩的偏好也可能进一步淡化。高一R第27期地理家园1适用于R要闻直击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表示,中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要把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根据

5、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豫,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豫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2014年末,中国内地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译,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译,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

6、7.0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豫,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豫。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耀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全世界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2亿老年人口数几乎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等人口大国的人口数。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也能排世界第四位。预计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

7、势分析与预测,“失能老人”的总数已经超过3700万人。二、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六大特点(1)老年人口基数大。(2)老年人口增加快。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将达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豫。(3)困难老人数量多。(4)老龄化先于工业化。(5)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6)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老年抚养比(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的比例)。2.2006耀205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预测未来几十年里,老龄化浪潮将会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5豫,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

8、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豫,到2050年会再翻一翻,达到61豫。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3.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储存新知】淤增长于出生

9、率和死亡率盂地区上不平衡榆缓慢虞很快愚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舆高高低余高低高俞低低低逾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11传统型12现代型13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交流探究】思考一答案:(1)呈“J”字形。从整体来看,世界人口在迅速增加,并且速度越来越快。(2)18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20世纪50年代以来,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有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及人口出生率的不断增长和死亡率下降。(3)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思考二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2)现代型。低出生率

10、、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不是。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已经处于“低低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英国此次出现婴儿潮主要是由于移民等因素而出现的短暂现象,并不能说明英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发生转变。思考三答案:(1)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人口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突出的人口问题是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2)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上升较快;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比问题;减轻基层计生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生育率过低。对策:鼓励生育,接纳外来

11、移民,延迟退休。【课堂反馈】1.C2.C3.D4.B5.D第27期2版参考答案地理博览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吉林张元鹤生活地理我国为何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吉林杨森光【背景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5月27日下午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我国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

12、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我国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搞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我国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

13、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我国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老年人不仅需要社会的赡养,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我国许多老人年迈志不衰,仍然在各个领域继续作贡献。老人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提倡“老有所为”是我国特有的老龄工作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仍应继续作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针。

14、【知识拓展】1.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增长模式传统型现代型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原因淤经济相对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于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盂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淤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于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盂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影响淤粮食供给不足;于教育、就业问题突出;盂人民生活贫困化;榆人口素质偏低;虞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淤社会经济负担加重;于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盂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

15、困难问题;榆劳动力不足;虞青壮年负担过重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但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加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1)主要人口问题淤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于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盂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榆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2)老龄化特点淤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于高龄化趋势显著;盂“未富先老”;榆“空巢”老人迅速增加;虞农村养老问题。(3)人口对策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

16、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尊敬老人,杜绝人为原因导致的人口性别比失调。【试题演练】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不完全统计,2015耀203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年均增长1000万人左右。据此完成1耀2题。1.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淤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持续下降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育意愿普遍下降盂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A.淤于盂B.于盂榆C.淤盂榆D.淤于榆2.下列关于缓解我国老龄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撤销计划生育政策B.适当放宽计划生育C.完善社会养老机制D.推迟退休年龄【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下降;经济发达,人们生育意愿下降;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使人口平均寿命增长。第2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就是老年人人口比重大,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出生率上升,降低老龄人口比重,推迟退休年龄使劳动力人口增加,老年人口减少。完善社会养老机制,对老龄化问题有所缓解。撤销计划生育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