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5297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禽规模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养殖业越来越成为广大投资者选中的投资方向了,不管是企业转型还是个人投资创业,多数投资者对养殖业都还是门外汉,只是有投资兴趣,但是对养殖场的创建和经营管理入行的不多,规模饲养的集约化程度越高,对科技需求量越大。所以,想要投资养殖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畜禽生产因具备的基础条件 1、必要畜禽生产知识。可以购买一些畜禽生产的科技书籍自学;可以向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人员请教;可以参加畜禽生产技术培训班或到有较高知名度的畜禽生产场参观学习。 2、房舍与饲养设备。房舍要求坐落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无污染、远离

2、居民和交通干线,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充足、饲草饲料丰富、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房舍改建或者扩建应有利于科学管理、方便易行、降低单位造价来综合考虑。设计布局要求按照标准化设计要求,做到五区两道严格分开。另外还要购置必须的生产生活设备等。 3、种畜禽的引进。饲养场附近应具备有质量可靠的种苗供应,以免远购种苗而增加成本,购进的种畜禽必须有完整的系谱档案和种畜禽合格证等相关手续。 4、备足饲料、疫苗、兽药等。畜禽生产所用的饲料应备足一定的量,饲养草食家畜除准备精料外,还需要一定面积的草地和草库。另外备一些常用的疫苗以及药品。 5、备足资金。规模养殖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求得高效益。因此,畜禽生产除了固定资产

3、投资外,还要准备一些流动资金用来购买种苗、疫苗、饲料和药品等。 二、决策与计划 1、市场分析。从事畜禽生产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及时调整自己的养殖品种、结构、规模和养殖时间,尽量适应市场需求。 进行市场调查时,还要注意疫情调查,因为疫病是养殖的大敌,疫情调查是做好疫病预防的第一步。当引进某畜禽品种时,要对养殖场进行疫病方面的了解,了解近来是否发生过什么病、采取过什么措施、是否使用了疫苗、引进后还需要做什么工作等等,这样就可以使生产相对安全些。 2、调查方法。市场调查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可以灵活运用。比如写出几个问题,拉出调查问题列表等等,这样就

4、不容易漏掉内容。 (1)请教有畜禽生产经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养殖户和多年从事养殖业的专家。 (2)定期向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尤其是市县畜牧部门请求咨询,将会使你在畜牧生产过程中辨清方向,减少盲目性。 (3)每天收听收看新闻、报纸、杂志等,可以在网上查询,凡涉及蓄禽生产方面的事。 (4)参加各种专业的畜禽业交流会,这是一个了解行情、学习技术的机会。 3、养殖畜禽定位。养殖畜禽定位应根据自己拥有的场地、房舍、设施、资金等因素和对畜禽生产基本常识的了解以及市场行情调查来确定。 4、养殖场投资经费预算 (1)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土建工程、养殖设施设备等投资。 (2)流动资金,主要是引种、饲料、疫苗和药品

5、等。 三、生产计划的制定 1、计划生产。包括总的生产计划和单产生产计划两方面。总生产计划是指养殖场主要商品的总产量计划。单产计划是指养殖场各种商品的主要生产指标。 2、畜禽群周转计划。是畜禽生产场各项计划制定的基础,也是生产制度计划实施的根据。根据全年和个月所需产品的计划数量及该场畜禽舍和设备,计划出各月、各类畜禽的饲养头数和饲养头目数(饲养头数乘以饲养多少天),即可制定出全场总的畜禽群的周转计划表。种畜禽要注意及时更新种畜禽,使种畜禽的年龄结构合理均衡,保证生产。 3、饲料供应计划。饲料是生产的基础,一般饲料费用占畜禽生产成本的6070%,是影响生产和利润的主要因数,饲料计划是根据畜禽群周转

6、计划中各月存栏畜禽数量和各类畜禽的饲料消耗量来决定的,购买全价饲料可以直接定制计划,如果要自己配料,可以按照配合饲料的配方比例来计划各种饲料原料的数量。 四、经济效益分析 1、生产成本核算。产品成本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所体现的综合物消耗指标,它可以用来衡量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劳动组织的合理性、饲养管理技术的实用性,以及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等,因而可以直接反映一个畜禽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商品生产要求千方百计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是取的高效益的重要基础。 畜禽成本的构成: 饲料费 育成畜禽摊销费 防疫保护费(占总成本的25%) 固定资产折旧费(房屋1520年、机械设备710

7、年、饲养设备5年),占总成本24%。 人工费(时间波动,工资、福利、保险、劳保、奖金等) 其他直接费用(设备维修、低易耗品、杂费开支等) 共同生产费用(也叫车间经费),生产厂的公用设施和技术人员的费用等分摊部分。 企业管理费用,企业日常管理费用,也包括销售费用。 利息费用(建厂贷款和流动生产贷款的利息分摊) 2、经济效益分析 (1)总产值:畜禽生产中各方面的总收入,包括产品、出售种畜、幼畜、畜禽存栏折价收入、粪尿等副产品的收入等。 (2)生产总成本:整体的所有投入。 (3)生产盈利额:总产值减去总成本。 (4)利润额:生产利润额=生产盈利一税金一其他费用。 (5)影响畜禽生产经济效益的因素。

8、优良品种:选养生产性能好的优良品种。 3、饲料转化率:一是要选用质量好的全价饲料、二是减少饲料浪费(存贮过程和饲喂过程)、三是科学的确定商品畜禽的最佳出售日龄以及种畜禽的最佳淘汰时间、四是饲养期越长转化率就越低。 4、疾病控制:平时做好环境消毒、做好预防、防止疾病爆发,做好防疫计划和程序 科学饲养管理:饲喂、饮水、通风、光照、密度的要求,适合的生长环境,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分群分批的养殖模式等等。 5、适度规模与资金:适度的规模便于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饲养技术,合理的配置劳动力,降低饲养成本。要有经过一个必需的生产周期才能销售。 产品销售与市场,所以资金必须准备充足,资金链一断,将导致饲养中断,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投资规模,必须根据自己掌控资金的多少来决定,却不可盲目上马,过度扩规模。 6、生态效益:严格按照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要求,既要保证产品环保,又要保证环境卫生。 7、产品销售和市场:一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广开销售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