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46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朗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朗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朗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朗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朗读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朗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朗读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朗读教学摘要: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 陶冶精神情操,发掘知识瑰宝, 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 关键词: 朗读;特点; 作用;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阅读。古人也早就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之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朗读,在自主学习中理解文章, 绝对胜于老师繁琐枯燥的讲解,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重视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汉

2、语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 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从实质上讲,朗读是一种以书面文字为依据的全面运用语音知识技能的活动。 一、朗读的特点 1.朗读是一种 “说”的形式。朗读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一种活动,属于“说话”的范畴。它要求朗读者将文字符号通过发音器官“说”出来,因此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 2.朗读是一种 “读”的形式。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形式。2因为朗读者只有通过视觉“看”到文字并将之转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才能进行朗读。朗读中除了眼、脑以外,还有发生器官的参与。从读的目的来看,朗读除了要获取信息, 有时还是为了传递信息。 二、朗读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3、朗读是搞活汉语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 1.朗读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通过朗读, 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 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 口耳相传,目视口诵, 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对课文的理解。2.朗读有助于

4、语言积累。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 可以积累语言材料-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具体地说朗读使学生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学生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对此张中行先生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 ,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 多读 ,熟了 ,笔墨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 33.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 他们的表达能力与

5、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表现在说话能力上,学生不仅话说得流利,而且说得也非常具有感染力。 三、怎样进行朗读教学 1.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在教学中,往往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读后能让人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憾,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分析文章的内容,文章内容确实被学生“内化”了, 却无法在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效果,无法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情感。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 我们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描述的是桂林山水的美,文章也表达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美的赞叹,读课文时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6、。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或录像,让学生由录像中直观的感受到桂林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调动学生读的欲望。之后我用配乐朗读,学生自读的方式,这样一来, 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把图像转化为想象,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一起去体验, 也领悟了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2.要有重点 ,有质疑地朗读。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过 :“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 ,没有创新。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抓重点、疑点,几4遍下来,仍不知其所云。每一篇课文总有它的精湛之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部分段落或语句, 让学生反复诵读

7、,实现情有所感,理由所谓。 3.培养学生表情丰富、传神的、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朗读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还是一项艺术, 在朗读中能够表情丰富、传神、有感情地进行是朗读的最高要求。首先在课堂上我们要组织学生讨论本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认识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以达成思想上的一个共识;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揣摩文章的主旨思想,分析人物的形象,使自己与文章合为一体; 另外在深刻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为一个重要段落写朗读脚本,标明朗读时的表情、感情、心理等。使学生能更细化地去把握朗读的要求,从而将心中与作者共鸣的感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声音流露出来。 4.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1)教者示范

8、朗读,或者放映名家的精彩朗读,使学生欣赏并进行模仿朗读,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想法, 因此教师在范读时一定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能做作,力求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给学生起一个模范作用。放映名家朗读时可以组织学生听后进行讨论其优点,使学生有所借鉴。(2)对于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文章,教师要先组织学生讨论每个人物的性格形象,以便更好地把握人物的语言。使之能更好地锻炼模拟朗读的能力。(3)每学期组织两次班内的朗读比赛,展示朗读成果,培养其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学生可以朗读书本以内的文章,也可以自由选择书本以外的文章。 5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枯燥了。 ”进行迁移性朗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读书生活,使学生对学校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楚,而且提高学生的修养,充实思想, 陶冶情感,从而成长为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