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43964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学院2007级健康教育学作业31、论述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和任职条件。答: 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1)教书育人,以身作则。(2)认真组织好健康教育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安排与组织学校课外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宣教工作。(4)参加教研工作和科研工作。健康教育教师的任职条件:1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1) 热爱健康教育事业,热爱学生。(2) 言行规范、为人师表。2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自学)3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1)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3) 精通本专业的知识。4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1)教育能力。(2)教学组织能力。(3)组织管理课外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

2、。(4)教育科研能力。(5)自我调控能力。5精湛的教学艺术6健康的身心素质2、如何判断健康行为和不健康行为。分析生活中你有哪些不健康行为及形成的原因答:健康行为:一个人无论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其客观上有利于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的判断:有人根据行为的外显性特征和内在性特征来描述个体健康行为。个体健康行为的外显性特征是:饮食的定时定量、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的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酗酒、体重适中等。个体健康行为的内在性特征是:精神愉快、人际关系和谐、人格统一、自知之明、适应环境和健康投资等。这些特征可作为判断个体健康行为的依据。不健康行为:属偏离行为,是指产生影响或危害个人、他人乃至社会

3、健康的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滥用药物和其他成瘾行为。判断不健康行为的依据:行为与个人和社会健康的期望不一致;对健康有直接的和(或)间接的、潜在的危害作用;行为是后天生活经历中习得的;持不健康行为的人总是少数。3、论述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中的44.7;在我国死亡人口致死因素的前三位死因(脑血管病、心脏病、肿瘤病)中,致病因素都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通常把行为和生活方式致病因子所致的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病称为“生活方式病”。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行为和生活方式致病因子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驾车不

4、系安全带、不合理饮食、缺少身体运动、吸烟和药物滥用、性乱等。(1)吸烟。吸烟对健康的主要危害:是多种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如肺癌);吸烟者污染环境, 使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父母吸烟殃及儿童,造成儿童气管炎、哮喘等,丈夫殃及妻子,造成妻子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加意外恶性事故发生(火灾,如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造成400人死亡和5万人无家可归,起因就是吸烟);吸烟造成的医疗负担和缺勤误工也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膳食。许多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膳食有关,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各种癌症及其胃肠疾病等,称为“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

5、密切相关。“三高膳食结构”,即高脂肪、高糖、高能量。这种膳食结构造成体重超重和肥胖、血压升高,血胆固醇升高,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3)缺乏运动。据我国七市一省调查,2060岁人群不参加运动的比例为56,缺乏运动生活方式在我国正在逐渐流行。国家体育总局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在动员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提供体育设施,推动体育进入人民生活方式中。(4)不洁性生活。不洁性生活是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在学校中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性生理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是大家的共识。4、论述学校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答:1)学校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6、学校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还可以渗透在各种教育之中,促进各种教育的发展,成为全面教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卫生道德是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内容。2) 学校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基础 青少年学生占全国人口总数1/41/3,通过向这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他们掌握知识,而且还可以由他们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可塑性强,最易受影响而养成健康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低投入高效益教育,是全民基础保健教育的开端。 3)学校健康教育是对四化建设的重要投资 现在在校的学生,正是明天参加四化

7、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对四化建设的重要投资。5、论述心理问题及表现。答: 所谓心理问题指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1环境应激问题人们对环境的变化除产生生理应激外,还产生心理应激。如果环境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紊乱,出现所谓心理问题。紧张而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而由此造成的心理问题

8、也越来越普遍,如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困难以及烦躁、焦虑不安、头疼、神经衰弱等,均会成为困扰人们的心理问题。2对自我的不适应 理想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往往不一致,因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障碍有可能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这种自我的不适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当然,大部分人会努力重建被现实排斥的自我,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有部分人却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表现为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之中严重的有可能产生自杀念头。 3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人际关系网中。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的人际关系时有发生。人际关系上的孤独

9、对人没有好处,由于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的矛盾冲突更为加剧,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4与性有关的不适应 与性有关的不适应多见于青年人。 (1)性意识的困扰。青年人的性生理已发育成熟,与之相伴随的性心理也基本成熟。他们易受到来自自我性意识的困扰,如被异性吸引的体验,产生性幻想,遇到异性脸红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对性的压抑。这种困扰通常只带来一般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达到严重程度时即会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习、生活。(2)性行为的心理问题。伴随性意识的是性行为 ,如手淫, 但有部分青年曾获知不正确的性知识,或对性有不正当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均会对他们造成诸多心理压力,当心理压力严重时就可形成心理问

10、题。(3)性行为异常。性行为异常如性变态行为,严重影响着他们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和平静。(4)性伤害后的心理问题 。(5)失恋造成的不适应。青年人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失恋是恋爱的受挫。部分青年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这会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估、人际交往、学习、生活规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造成诸多心理问题。(6)对自己身体意象的不适应。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及机能所描绘的意象。如身材过于肥胖就会在其大脑中有肥胖的意象。当不能接受这种特定身体意象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与周围的对抗态度和情感反应等,这些均构成了心理问题。这些特定意象通常包括肥胖、身材矮小、相貌怪异、有某种残疾等。5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当特别重大意外事件的发生,如果不能妥当应付时,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重大丧失有: 严重的外伤或疾病, 亲人亡故或重病,家乡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