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43642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备问题较之旧的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了影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因素: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并利用沪市 A 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资产减值准备与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扭亏色彩。研究结果表示投资者在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决策时要谨慎选择,避免受数据“泡沫”的影响,同时证监会要

2、完善其指标体系,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8346关键词资产减值;经济因素;盈余管理 TitleResearch on Assets Impairment of ListedCompanies in China AbstractOn February 15, 2006,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nounced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At that time, the depreciation compares of the old standardshad a bigger improvem

3、ent.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sic accounting impairment of assets, combined with review oflitera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factors for asset impairment. It uses the relevantdata of the Shanghai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mpairment of assets and economic

4、 factor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It takes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eflect the company’s operating condition. At the same time, 润。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 年 2 月 15 日,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政策的出台,重新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范围,取消了对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转回、规范了可

5、收回金额确认的具体程序,增强了实务中的可操作性。那么新准则的出台是否改变了企业利用资产价值进行盈余操纵的现状了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又是否受到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本文就是要通过实证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对完善准则的制定起到一定的作用。1.2研究意义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颁布了一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以往准则的基础上,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披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公司管理层选择和执行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动机: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动机。在研究盈余管理的同时,

6、讨论了经济因素对于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这一视角评价资产减值会计更为客观。通过实证发现资产减值准备并没有完全沦为盈余管理的工具,资产价值的贬值——经济因素依然显著影响着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1.3本文思路本文基于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背景,从上市公司视角对沪市 A股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文章思路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 对资产减值准备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关于资产减 有者权益予以补偿”。所

7、以,从会计的观点来看,有形磨损确认为折旧,而无形磨损则是会计领域资产减值的来源。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未来可回收的价值的背离,使得会计必须对“无形磨损”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内部使用方法等因素所带来的无法预料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评价曲线和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异。从会计学角度来看,当可回收金额1低于资产历史成本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真实价值,该资产就发生了减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资产减值。对其进行的

8、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就是资产减值会计。一般这种减值的发生都是非预期的、偶然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资产减值相关规定,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了通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这时该资产若是按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金额计量的,准则要求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的SFAS1443规定在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总额(不折现、不分摊利息费用)小于其账面金额时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等于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资产公允的价值的差额。我国财政部在 2000 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的概念做了一般性的规定4,即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

9、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6 年 2 月 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则SFAS121和SFAS144 等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 36号。Strong和Meyer(1987)研究了1981-1985 年期间的 120家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结果表明,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最重要因素是管理层的变更,当新的管理层来自于企业外部时尤为明显。 公司的资产减值存在盈余冲刷动机,并且“洗得越干净越好”。 Zucca和Campbell(1992)对1978-1983 年67家公司发生的77 次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资产减值准备是在

10、盈余低于预期值时被确认的,少部分是在盈余超过预期值时确认的,作者称之为资产减值准备用于盈余管理。作者还同样运用资产回报率、资产负债率、盈余与市价比,股利增长率等指标对样本公司与对照样本公司进行了比较,发现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财务指标相对较差。Mendenhall,Nichols 和 Palupe(1996)的研究表示,当企业利润非常大或非常小时,企业都倾向于计提较高比例的减值准备,这意味着企业管理层利用减值准备政策进行“利润平滑”的盈余管理行为。Elliott and Hanna(1996)提供证据表明,当期计提资产减值的公司更可能在未来期间内计提更多的减值。同时,公

11、司具有大清洗动机时采取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Rees (1996)等研究表明计提了资产减值期间都有相当大的超常负应计项目。但是,他们同时也发现这些应计并没有在以后期间转回。因此,他认为资产减值是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经济环境的恰当行为,而不是管理者的机会主义。Francis,Hanna,Vincent(1996)选取了 1989-1992年674家美国公司作为样本公司,运用了 TOBIT 模型,对影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两类因素——价值 周忠惠、罗世全(2000)从理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理论起点、实质内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等问题,并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滞后的原因。他们认为,只要资产确实已发生了减值就应当确认,并且应当允许转回。 同时为了减少操纵利润的现象发生,公司应对减值的问题进行充分、公允的披露。李海燕、李增泉(2001)对 1999 年 385 家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减值准备进行了回归分析,并通过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发现,亏损公司以及扭亏公司在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处于配股临界线的公司有利用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调节资产利润率,以达到配股的资格。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分析(5):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