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346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摘要: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新课标精髓,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 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场所。 关键词: 新课程 过程 渗透 应用 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教师不再处于“主角地位”只起“导演”作用,其具体任务就是专门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研究用哪些方式和手段才能更好的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新课标精髓,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加快自身发展, 积极主动的转变自己

2、的角色,努力学习,大胆实践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场所。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倡导“教师为主导”,并不是指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角”;“学生为主体”, 并不是指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主演加导演”,学生只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被动地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2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

3、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传授新课时, 要想办法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或紧密联系生活的事件作为新知识的引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反过来又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 我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据说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象棋传到宫中,国王非常高兴, 决定奖赏发明者, 让发明者任选奖品,发明者说:“ 陛下,请在棋盘的第一格里放上一颗麦粒,在第二格里放上 2 颗麦粒, 在第三格里放上4 颗麦粒, 依次类推, 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的麦粒数的 2 倍, 直到第

4、 64 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吧!”国王觉得这人真傻,不要金银财宝, 只要一些粮食,就欣然答应, 让大臣下去兑现,才发现把全印度的粮食都拿来也远远满足不了发明家的要求。后来估算了一下,若将这些麦粒铺在地球表面上可得约 9mm 厚的麦粒层。这个惊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怎样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是多少。这就为引入“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制造了悬念,学生非常感兴趣, 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和热情,在后面的下教学中过程中学生很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很好。 二、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要简单地死记结论 3前苏联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

5、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高中数学知识比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 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背上,新课标要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强调了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构建,切不要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去认识、去理解。 例如, 在讲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和学生一起得到等式后,就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化简过程,并要求学生记住椭圆的方程,但这里并没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贯

6、彻新课标的要求,后来我充分挖掘教材的本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还知识以本来面目,即它是怎样形成的。实际上“运算量大,化简过程繁”是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感觉最大的难处,所以这里很有必要与学生一起探索方程的化简过程。 三、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脊髓与灵魂。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核心, 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它比结论性的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如果能掌握一定数学思想和方法,那么就会在一定意义上会使学生能更直接更有效地理解数学、接受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数列这一章为例,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渠道渗透:(1

7、)在设4计知识形成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观察、分析、猜想、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2)在等差数列通项推导中要揭示出“累加法”,在前 n 项和的推导中要概括出 “倒序求和法”;在等比数列通向推导中要提炼出“累乘法”,在前 n 项和的推导中则要领悟出“错位相减”的精髓,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例题、习题。 四、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 与实际生活有关。在有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例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直接解决问题, 还应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作为新形式下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加强理论学习,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罗强.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8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