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317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核心场所, 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新课标下语文阅读课该如何进行,教师该如何调整教学行为, 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内容。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普遍低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我就个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注意“量”和“质”的结合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力条件,是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叶老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阅读训练, 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因为担心教

2、学任务无法在课堂内完成,真正把时间用在学生阅读课文上的教师少了又少,有的是 “一言堂”完全没有学生阅读的时间,有的则是硬性要求在几分钟内完成阅读,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根本谈不上对课文思想感情的领会和语感的形成,长久下去, 也就不怪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缺陷了。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阅读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阅读的目的。教师应该细化阅读要求,例如初读解决什么问题,精读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就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二、 注意“导”和“放”的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是十分关键的。实际上教师的导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跟上

3、教师的思路, 掌握准确的学习技能, 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讲授背影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的。首先提出问题:1、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2、如何给课文分段?3、第二段又可以分成几层?如何分?4、为什么这样分?然后由学生单独解决。再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这样诱导学生自学、阅读、思考、解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由不停地教逐步过渡到不教。 教学中的导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活动。教学中的放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的关系,放是在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导与放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的, 导与放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朱熹说过:“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无疑

4、 ,至此方是长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因疑而学, 则会促使其向“无疑”努力,以解决心中的疑。我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引导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 弄清课文的大概内容;其次, 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学生一起讨论; 再次,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再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综合分析总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注意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3在当前的部分语文教师心中,课外阅读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而已, 做不做 ,抓不抓都一样,有的甚至把学生看课外读物, 当成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在广大学生心目中,课外阅读是软任务,可做可不做。而且,由于没有得到

5、教师恰当指导,学生随便捡书而读,加之教师无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恰当的检测手段,使学生漠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语文素养的缺陷。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方面构成了语文教育。课外阅读是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的观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营造阅读氛围, 在实践中, 笔者发现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把抄写、练习变为读自己喜欢的书

6、,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谈一谈个人的见解。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互相欣赏,口头点评。这样, 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评点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 又动脑。这样不仅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 42、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对学生来说, 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教师可以参照新课程标准指定的书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他们自主地

7、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 主动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联系,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 。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3、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我们知道, 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产生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内容的摘录、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形式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再定期和学生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