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255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新课的导入导入新课是指一堂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以说, “课堂新课的导入有效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导入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架设学习内容和社会的桥梁。如果教师上课伊始就提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有趣的或带有挑战性的问题,那么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的目的。 一、问题情境导入法 根据

2、学生追根求源的心里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浓厚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 ,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如在学“有理数乘方”一节时,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用一张厚度为 0.5 毫米的报2纸对折 50 次,其厚度大概是多少”大多数学生不会猜到其很厚,最多

3、猜到几米厚。这时教师提示说“把对折 50 次以后的报纸放到地面上,另一头的高度就远远超过月球了。 ”学生感到很惊讶,并急于探求其所以然。至此教师点出本节课的主题,以悬念成功地完成导入。 二、生活情境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

4、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时可提出“你能不过河而测量出河的宽度吗?”既联系实际,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指出:“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下来就来探索这个问题的办法。 ”这样的导入朴素自然,十分得体。 三、故事导入法 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常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3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实例,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的迫切要求下学习。如将军饮马与路程最短问题中,让学生在故事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

5、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到下课时还意犹未尽。四、直观活动导入法 直观活动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通过眼、手、脑协同活动,激发学生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充分体现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 。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可以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棒中取出三根,经过拼一拼,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小棒,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导入。 五、类比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

6、,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数学中的很多概念、性质、定理是通过类比推理发现的,它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利用类比导入新课,不仅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出了课题,同时也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时” ,可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比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六、温故知新导入法 4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知识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自然地引出本堂课的课题。如“因式分解”的第一堂课,可先复习多项式的乘法,并列举几个具体例子,如(x+3(x-2)=x2+x-6,y(y-3)=y2-3y 教师及时地指出,把上述过程反过来,即把一个多项式化成整式积的形式,就是我们这节要研究的因式分解。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触到新知识,并感悟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导入还为新授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对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的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根据各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定。总之,要有趣味,要有艺术魅力;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设法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迅速投入,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要他们“愿学” “乐学” ,调动学生高涨的情绪,步入振奋的求知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