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42438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 教育探究2007 年第 2 卷第 4 期 21 世纪新的人才观、 教育质量观要求教育应努 力培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现代人才 不仅需要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 情感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素养教育,也需要以科学伦 理、社会能力、人文精神和生态道德为主要内容的 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把科学 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养科学素养 与人文素养兼备的新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 基本目标。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科学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 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人文 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包括人格教育、道德 教育

2、、文化教育等。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关系的 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西方的人 文教育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中,其目的在于心灵的享受和陶冶,因而是高尚而 文雅的教育,在实质上仍是人文教育。在西方近代 科学兴起以前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大学教育的主要 内容也是以人文社会知识为主。中国古代的人文教 育主要表现为儒家教育,带有强烈的道德教育色 彩。到了近代,由于科学在物质生产技术领域的巨 大作用,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丰 富的教学内容,科学教育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发 展,并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获得了 统治地位。科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兴起和发展, 导致了它与

3、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 二、 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顺应时代的要求 科学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进步,但当人类进 入现代社会并开始对自身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进 行深刻反思的时候,科学教育的局限性便凸现在人 们面前,它片面地强调了在物质领域的实用价值和 功利价值。一方面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一味征服、改造和利 用, 使得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 同时,在科学教育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 培训而忽视了道德和人格的培养。直接后果之一, 就是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的欠缺,多数学生缺乏对历 史上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过程的理解,缺乏科 学方法的教

4、育以及对最新科技的了解。这就迫使人 第 2 卷第 4 期 教育探究 Vol.2, No.4 2007 年 12 月 EDUCATIONAL STUDY Dec.,2007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林 英 摘 要 21 世纪新的人才观、 教育质量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的新目标。 物理教学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 完善人格的人文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 必要、可行的,也是有益的。 关 键 词 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物理教学 作者简介 林英,高级讲师,福建儿童发展

5、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25) 教育探究2007 年第 2 卷第 4 期 43 们对教育进行痛苦的反思: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还 是个人的成长来看,单一的科学教育和单一的人文 教育都是不全面的。教育在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同 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对待科学。科学素质和人 文素质是人的素质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只有两者相 结合,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又强调教 育的价值追求,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完善人格,才 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物理学的发展过 程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人文精神发展 进步的过程;物理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物理知

6、识、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教学任务,而且担负着在 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完善 人格的人文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 综合素质的重要园地和渠道。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 文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一)利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物理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从引力 场、电磁场的客观存在阐述场的物质性,从物态的 变化阐述量变与质变交替变化的哲理,通过质量守 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来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物质 性和物质多样性的认识等等,都能使学生逐步学会 用辩证方法去思考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 2.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

7、学观和价值观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 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 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 1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 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还应充分利用人文因素培养 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 品质,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科 学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声学”教学中,让学生了 解“乐音”和“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自身 做起,提高个人修养,避免成为“噪声源” 。同时 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噪声来源以及对人的 危害,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并进行宣传;学完 电磁波的知识后,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电磁污染,了 解电磁污染产生的原因;学习电路

8、知识后,让学生 讨论如何节约电能,共同创设节约型社会等。让学 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周围环境,培养学 生注重环保、关心社会、关心科学的习惯。同时, 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作用,纠正以往单纯强 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偏向,树立热爱自然、保 护自然环境的观念;认识到科学既造福人类又可能 因为使用不当而给人类带来危害,培养他们的历史 责任感与道德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科学观。 3.使学生认识科学美 物理美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学的“科学美” , 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审美能力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学是由力、热、声、光、电、 原子等丰富多彩

9、的分支构成的改变世界的基础学 科,它们显现出丰富多彩的结构美;物理模型的简 洁明了,物理概念和规律表达上的简练、准确,体 现了科学的简洁美;光学实验的五彩缤纷、物体颜 色的五光十色等无不显现着科学的自然美;物与像 的对称、摆的振动、迈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运动和静止、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电磁光三 者的相互关系等等,都体现了物理理论的对称和统 一美。物理教师要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感知美,用 美的意境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寓教于美、寓学 于美,让学生不再感到物理知识的枯燥、乏味,而 是把它作为美的象征去追求。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中

10、很多重大发现、重要原理的提出和发展,都是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生动展现,每一 个科学实验的过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 坚持真理的精神。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以培养他 们务实的精神;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时,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精神;在实验过 程中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的精神;撰写实 44 教育探究2007 年第 2 卷第 4 期 验报告时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5.利用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物理知识中有许多内容与其它学科相关联,教 师可利用学科间的渗透来融合科学素养和人文素 养。如光学现象里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力学现 象里“野渡无人舟自横”、声学现象里的“

11、鸟鸣山 更幽”等等,使学生在感受古诗魅力的同时,更加 深刻地体会到自然与科学的关联,如“树欲静而风 未止”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物 理教学中利用这些人文因素,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 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和发展。 (二)在科学史的介绍中渗透人文教育 科学史研究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融合了自 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2 。 具体来说,它研究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 的产生、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考察科学家的思 维方式及研究方法上的特点,研究科学发展中不同 观点和理论之间的纷争与融合。教师既可以介绍科 学知识,还可以提供科学知识的研究过程史,

12、这对 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结合科学史,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科技 文明。如四大发明、地动仪、浑天仪、圭表、石拱 桥、编钟、回音壁等,墨经、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等重要论著以及现代火箭技术居世界 领先地位、超导体研制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和使命惑;物理学史上还有许多科学家淡薄名 利、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生动事例,如钱学森、 邓稼先、钱伟长、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物质条件、科研条件 和西方国家相比差别巨大,但钱学森、钱三强、邓 稼先等大批科研工作者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科研 条件,放弃个人幸福,冲破重重险

13、阻,回到祖国怀 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居里 夫人为纪念祖国,把新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 这些生动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前辈物理学家精忠报 国的爱国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物理学史中有很多物理学家坚定不移地追求 真理的故事。例如,爱迪生在发明蓄电池时一共花 了lO年,做了5万多次实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 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 ; 达尔文花了2O多年的时间默默耕耘完成了 物 种起源一书而成为影响深远的科学大师,他说: “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而,勤奋努力,真是无以 复加的了。”在教学过程中,用科学家坚忍不拔、 奋斗拼搏的精神去熏

14、陶学生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与困难作坚决的斗争。 3.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精神 许多科学大师在取得成绩后都非常谦虚谨慎, 有了谦虚谨慎才能更加奋发努力地汲取各种精神 养料,并在科学的大道上继续前进。据美国朱克曼 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的统计:从19011972 年间,共有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185人即 多达三分之二是与别人合作研究获奖的。这是因为 现代科学的发展,其难度与规模今非昔比,学科之 间的兼容与渗透日益密切,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 协作才能完成。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善于合作、乐 于合作作为人文精神重要的基石。而现在的学生比 较缺乏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教师要充分挖 掘科

15、学史中物理大师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事例中 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事实作为他们的榜样,提高他 们的合作意识,增强其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是科学探索的起 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物理时, 并不总是愉快的,有时甚至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利 用丰富有趣的内容、生动的讲述,来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物理学史中妙趣横 生的情节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认识 物理、了解物理知识的强烈欲望。 5.加强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了解 爱因斯坦曾指出: “科学结论几乎以完成的形 教育探究2007 年第 2 卷第 4 期 45 式出现在读者面前

16、,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 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 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科学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在历史过程中显示出来的。 对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从科学史的角度 来考察更具有直观和具体的特点。科学史为学生认 识科学过程,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通过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 素养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 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在过程 中学习,也符合当前世界科学教育改革核心由“以 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科学结论教育”向“以探究为中 心的科学过程教育”的转变3。 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人文素质, 陶行知先生曾发表“创造宣言”,在中华大地上呼 唤创造力,培育社会创造力,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 力发挥到极至3。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普遍重 视具体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教师把 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并不注意反映科学认识的 真实过程,这样容易使学生误认为科学理论总是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