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优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42273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优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观潮》优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观潮》优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观潮》优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观潮》优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潮》优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优质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潮优质教学设计 观潮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观潮优质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ruiwen./wenxue)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

2、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二、简介南宋观潮盛事和作者以及形成原因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

3、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投影显示标题、作者 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写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 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强大阻力潮头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以上潮差可达10米 其三大潮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

4、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海潮倒灌引起的所以它也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五、整体感知 1、概括每段的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 2、钱塘江潮这一自然奇观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也成了古今盛事我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 第一段是怎样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 明确:先用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总领全文点示题旨接着交

5、待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作正面描绘最后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明确: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地写出潮刻画了海潮的雄奇壮观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简单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海潮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指名朗读第二段 4.讨论以下问题 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里? 明确: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拥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彼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

6、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5.齐读第三段 6.讨论:段中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明确: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更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7.教师朗读第四段 8.讨论: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明确: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 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六、总结全文 1、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

7、是从些方面写“观潮”的? A、潮来之状 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当它远远地从海口那儿涨起来时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后来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墙、雪堆的山岭潮头之高能吞天沐日 B、演兵之威 “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文章首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战船摆开的阵势方面以显示演练水军场面的宏伟又通过描写水军演练过程的一举一动表现他们武艺高强 C、弄潮之技 “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 D、观潮之盛 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8、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2、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手法请各找一个例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A、渲染:“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 B、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女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 C、对比: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但在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借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 七、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