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42063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周末作业(二)新人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内文言文阅读 名著阅读 基础 周末作业(二) 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微君之故,_? (2)微君之躬,_? (3)_,_。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基础 胡为乎中露 胡为乎泥中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_,_! (5)式微中“_,_? ” 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 基础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式微式微 胡不归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 bn( ),容不得 闭塞。 (2)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w xun( )着 的情事。 (3)当它ji rn r zh( )的时候,世界 出奇地寂静。 基础 羁绊 斡旋

2、 戛然而止 (4)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 远明晰了的d ch d w( )! 基础 大彻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宝宝熟睡的脸显得很恬静。 B.这本书的问世,填补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 个空白。 C.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世 故。 基础 D.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蒙骗形 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基础 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不合语意。)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 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 良反应。(去掉“避免”) B.中考

3、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 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很多国内城市的建 筑风格千篇一律。(去掉“批评”) 基础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 基础 C(应将“国内”调到“很多”前面。) 5.仿照例句,以“幸福”为主题再写一句。 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 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基础 示例一:幸福是恐惧时坚定温暖的一个拥抱 ,幸福是寂寞时习以为常的一声呼唤。 示例二:幸福是患病时热气腾腾的一杯牛奶 ,幸福是饥饿时共同分享的一个馒头。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

4、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 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课内文言文阅读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 课内文言文阅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课内文言文阅读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 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课内文言文阅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处处志之_ (2)未果,寻病终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课内文言文阅读 做记号 不久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课内文言文阅读 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再往前走,想要 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6、。 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3.用原文语句作答。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 好奇,就“_”。进入桃花源, 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_”。离开桃花源时,他 “_”,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_”。 课内文言文阅读 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 A.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 望的体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写桃花源的无迹 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 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课内文言文阅读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7、道也。”透露出桃 花源中人担心外人知道后,打破他们平静生活 的心理。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热情好客的特点。 D.“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如此”的内容是 渔人建议太守派人跟他去探访桃花源。 课内文言文阅读 D(“如此”是渔人告诉太守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三、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 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 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 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 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 名著阅读 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 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

8、知有多少可以和 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 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 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 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名著阅读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 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 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 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 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 名著阅读 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 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 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 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

9、惹你厌 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 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名著阅读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 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 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 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 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 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 到了把感情升华! 名著阅读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 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 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 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 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 的!

10、 名著阅读 1.选文中作者为什么说“又快乐又惆怅”,请谈 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名著阅读 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 开父母而惆怅。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人应该保 持怎样的态度,而长辈应该克服自身哪些缺点 ? 名著阅读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 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 意见。而长辈应该克服落伍、迂腐、 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 3.从傅雷给儿子的这封信中,你觉得他是一个 怎样的人? 名著阅读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是一个 爱子情切、具有平等意识且敢于自省 的人:在儿子出国后他非常思念儿子 ,写信诉衷情,并希望与儿子建立朋 友般融洽的关系。同时,在信中他也 反省自己以前教育儿子的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