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知识管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1705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普知识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惠普知识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惠普知识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惠普知识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惠普知识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普知识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普知识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知识管理概述1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2知识管理的性质二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1.两者的区别2.两者的联系三惠普公司简介1.发展历程2.惠普在中国四惠普公司知识管理的分析一知识管理概述1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 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內,个人与组

2、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将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管理大师认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做出更好地决策。对于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都已经成为伟大机遇和挑战。2知识管理的性质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除了具备一般管理的属性之外,还有其特有的性质,主要

3、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创新性。知识管理被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它是一种创新管理。知识管理本身就是对原有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巨大作用和员工的巨大潜力,给企业带来重大变革。(2)知识性。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及有效利用,这是知识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知识管理过程就是以知识的充分学习和运用作为出发点,根据企业内外客观环境条件,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使管理系统的功能更有利于发挥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要素的作用,或更有利于以知识为核心配置新的管理要素,以达到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4、。二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相对于知识管理而言,信息管理已有了较长的历史,知识管理既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也是对信息管理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两者的区别 (1)产生的背景不同。信息管理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简言之,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而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而提出的,知识管理不是仅对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与传递进行机械式的管理,而是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研究重点不同。信息管理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几

5、个方面: 信息管理侧重于表达知识的纪录型信息的管理而忽视隐性知识的管理。 信息管理只注重创造活动成果的管理,而忽视成果的创造过程即创新的管理。 信息管理强调技术和手段,其出发点就是将信息视为对管理和决策有重要作用的数据。 与信息管理相比,知识管理的重点是: 知识管理强调更新人们的观念,认为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其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个人或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强调创新,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培养一种文化,包括相互信任、开放式交流、学习、共享和开发企业知识。 所以,信息管理偏重于搜集、利用外部的客观信息,知识管理强调为使用者提供知识思想,为知

6、识创新提供条件。2.两者的联系(1) 信息与知识的联系。知识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人类社会信息。(2) 两者对信息技术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进了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范围、方式,同样信息技术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成为知识管理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3)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信息管理侧重于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与传递,而知识管理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的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

7、和发展。三惠普公司简介1.发展历程 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建于1939年,总部位于加州硅谷Palo Alto市。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在美国加州Palo Alto市爱迪生大街367号的一间狭窄车库,开始了他们的创新之路。这间车库后来被美国政府确立为硅谷诞生之地。 2002年与康柏公司合并,是全球仅次于IBM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商。惠普最初生产应用于通讯、勘探、医学和防务领域的声波振荡器,1942年,员工仅有60人,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惠普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卓越企业精神的IT公司,并从未停止过创新和变革的步

8、伐,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在全球拥有172,000名员工、145,000家销售伙伴、70,000家服务伙伴、88,000个零售点、分支机构遍及6大洲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巨擎。在全球权威商业媒体、美国最富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公司的50家公司名单中,惠普排名第10。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公司,惠普一直致力于利用打印、个人计算、软件、服务和IT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便捷易用的科技体验。目前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人正在使用惠普技术,客户遍及电信、金融、政府、交通、运输、能源、航天、电子、制造和教育等各个行业。2.

9、惠普在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个人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惠普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商用客户和个人消费者提供商用和消费类“高科技”、“高性价比”的终端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及全面客户体验。同时,惠普面向中小企业客户市场(SMB)推广全程助力(Total Care)计划。该计划旨在整合惠普全面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并联合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从选择、使用、保护到升级整个使用生命周期内全面的解决方案。自2006年在中国发布“惠普电脑,掌控个性世界”的品牌战略以来,除一贯追求安全、可靠、易用的应用环境之外,惠普更以个性化的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成为领导整个IT行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了让产品带给用户与众不同

10、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惠普不仅通过增加研发、提供经典时尚的外观设计、推出功能强大和环保节能的产品,而且通过全球采购优势来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全面升级金牌服务等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最佳客户体验,并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履行大企业责任,惠普更是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群:启动“惠普微型企业发展项目”,帮助农民工再就业;对雪灾和大地震捐款,帮助灾后重建;援建“惠普希望电脑教室”,帮助灾区孩子早日重返校园。凭借在中国的不断投入和奉献,惠普2009年在中国市场获得诸多褒奖,囊括了企业社会责任、品牌、设计、绿色、服务等各品类的200多个奖项。四惠普公司知识管理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前,惠普的

11、宗旨是设计、制造、销售和支持高精密电子产品系统,以收集、计算、分析资料、提供信息、帮助决策、提高个人和企业效能”;“90年代后,随着信息时代取代电子时代,惠普适时地调整,得到了现金企业宗旨:创造信息产品,以便加速人类知识的进步,并且从本质上改变个人和组织的效能。”对比惠普前后宗旨不难看出,公司一贯重视员工个人能力的提升,惠普重视人才的宗旨源远流长,但这一宗旨根据时代发展也在进行自我更新,更具体来说,就表现在其工作中心由技术管理专项信息、知识管理的总体转变,和其企业组织结构的整体变革。我认为,可以有由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惠普公司如何在以信息管理为前提和基础的条件下,为适应知识管理而进行其组织结构的

12、变革。 1.组织结构扁平化。 惠普公司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了削减、重组和细化。2002年12月,惠普在成功并购康柏之后,将两个品牌、众多产品线一分为四,重组为:企业系统集团(ESG)、信息产品集团(PSG)、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专业及支持服务集团(HPS)。2004年4月16日,惠普又在原来四大集团的基础上,将公司转变为新的四大集团:企业客户集团(CSG)、技术与服务集团(TSG);信息产品集团(PSG);打印及呈像系统集团(IPG)。 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而知识共享有赖于信息交流。在当今的知识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等级

13、型企业组织结构,中间管理层过多,层次界限严格,使得信息传递环节多,流畅速度慢,反馈不及时,而且容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失真现象。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信息交流、知识传递的速度,有必要减少企业组织层次,使之从金字塔状转为扁平状型。惠普随时根据环境、市场的变化,迅速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通过企业组织层次扁平化,减少企业中间管理,使得对市场变化感知最快的惠普基层的销售员工、业务员工,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到惠普决策层,减少企业高层决策与企业基层行动之间的时间延滞。 2.组织技术信息化。 1995年,惠普总部就在信息总监兼副总裁Bob Walker的倡导下尝试开展了知识管理

14、。当时,惠普提出的知识管理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存在于各部门中已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产品相关知识传播未能加快产品市场占有的问题;老专家头脑中经验知识要留传下来,避免研发人才新老交替的知识断代问题;全球生产机构工艺流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参差不齐致使各厂效能不平衡的问题;对众多用户提出的大量问题进行及时咨询服务的问题,等等。为此,惠普总部在咨询公司的辅导下,通过IT手段开展了:基于网络论坛的共享观念和共同推进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基于培训师网上讨论库的产品知识汇总与及时传播管理;基于专家地图网络(CONNEX)的专家头脑隐性知识管理;基于工艺流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全球网上共享的生产机构管理;

15、以及基于自动化用户咨询的交易服务知识管理,等等。 组织技术信息化即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实现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和商务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惠普认为,对知识的最认真和深入的管理发生在产品程序部,该部门为惠普公司的各产品分支部门提供诸如采购、设计、市场情报、改变管理以及环境和安全咨询等服务。信息和知识的管理应该是产品程序部的核心职能。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技术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的绝大多数活动,例如,对知识进行编码化,建立知识网络和知识库,累积知识资源,获取企业内外知识,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交流、传递、共享,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等等,都是依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的。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工具,企业信息化是知识管理的前提条件。 3.组织决策分权化 在1995年惠普开展的知识管理项目中,在惠普公司高度分权的机制下,没有自上而下地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指令,而是由各分公司总裁部门自觉地为更好地管理知识做出具体的努力,许多管理人员都尝试获得和分配在他们自己的业务部门内存在的知识。知识管理在惠普公司内进行得轰轰烈烈。惠普知识管理在全球不同地区的组织形式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