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641598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82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t h e s i s (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 s u b m i t t e dt o Z h e n g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 1 S S 65p A S t u d yo fW o r d sD e s c r i p t i o no nP e r s o n a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a d a p t a t i o na n dP r e

2、 p a r a t i o n f o rA d j e c t i v e r a t i n gs c a l e B yD o n g f a n g F e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Y u z h o n gW a n g A p p l i e dP s y c h o l o g y E d u c a t i o n a lD p a r t m e n t M a y 2 0 1 0 原创性声明 f I I I III II I II II III II 1 1 l 、t18 3 3 0 9 5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

3、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孝趸彳 日期:弘年月争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 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4、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 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 私勿 日期:灭产年月争日 摘要 摘要 目的:本研究尝试进行本土化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研究,通过目标人群直接获得 职业适应性人格词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的基本结构,编 制职业适应性人格的形容词评定量表。 方法:第一步,采用开放性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词汇描述调查问卷,按照地区 和年龄分层取样,对全国3 0 0 0 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分别对科学 家、艺术家和文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工程师( 工程技术人员) 、宗

5、教大师, 以及平庸者和失败者两个层面的8 种类型人士人格特征进行词汇描述:根据制 定筛选词汇的原则,对所获得的词汇进行了删选。并通过编制明确度、褒贬性 评价度以及反义词组对称性评定问卷,对郑州大学在校本科生1 1 0 人进行了评 定;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编制成职业适应性人格初步评定量表,对全国3 3 4 5 名被试进行评定,统计分析采用S P S S l 5 0 统计软件,经过因素分析获得量表的 结构,通过信效度分析和建立常模形成标准化的量表。并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被试群体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进行相关比较。 结果:开放性调查获得由1 5 8 个词汇所组成的“中国职业适应性

6、人格词表”( 请 参阅附录C ) ;经过标准化过程所得到的“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由 8 个因素维度5 4 个项目组成;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 6 2 4 ( p O 0 5 ) ,在F 1 、F 2 、F 3 、F 4 、 F 7 及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仄O 0 5 ) 。 1 3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3 6 2 信度检验 对郑州大学0 7 级2 8 名本科生进行量表评定,间隔4 周后再次评定, 其重测相关系数如表3 4 所示,分量表探究性及量表总分的的重测相关系 数分别为0 5 6 0 、0 6 2 4 ,相关系数不太高,但总体而言,量表两次测量的 得分呈

7、现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较好。使用5 4 个项目的初 步量表对全国3 3 2 4 名被试进行测评,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检验,仅系数为 0 8 0 5 ( p O 0 0 1 ) ,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该量表信度较好。 表3 4 问卷的信度分析 日i p 0 0 5 、:I c 碍i p O 0 1 、木:I :半p 0 0 0 1 1 4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3 6 3 效度检验 3 6 3 1 结构效度 八个因素分数之间的相关见表3 5 。除个别因素间相关较高以外,绝 大部分相关都比较低,而与总分的相关都比较高,说明八个因素之间是独 立的,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8、表3 5 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因素之间的相关( i 1 = 3 3 2 4 ) 3 6 3 - 2 效标效度 选取8 9 8 名被试,其中5 8 1 名为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人士,3 1 7 名郑州 大学在校本科生,让被试同时对该评定量表和自我职业选择测验修订量表 ( S D S ) 作出评定,把两次分数进行相关分析,S D S 修订版量表可以看作 是该评定量表的一种效标,具体结果见表3 6 和表3 7 。 表3 6 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与S D S 修订版职业能力分量表的相关系数( n = 8 9 8 ) i p 0 0 5 、木c Z 7 0 0 1 、爿c 木爿i p 0 0

9、 0 1 从表3 6 可以看出,八个因素与职业能力分量表的S 因素均呈现显著相 1 5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关,达到显著性水平;F 2 与职业能力分量表的六个因素均呈正相关,达到显 著性水平;有七个因素与E 因素均呈显著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表3 7 中 显示,八个因素与能力自评分量表的E 因素和C 因素均呈显著相关,达到显 著性水平;F 2 和F 7 与能力自评分量表六个因素均呈显著相关,达到显著性 水平。总体上来看两个量表相关性比较显著。 表3 7 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与S D S 修订版能力自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 n = 8 9 8 ) O 0 5 、謇切 O

10、 0 1 、謇睾印 0 0 0 1 3 7 职业适应性人格的相关比较 3 7 1 不同年龄群体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 将2 0 岁及以上的被试的按年龄划分为4 个阶段,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职 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因子分和总分进行比较。表3 8 的结果表 明,不同年龄阶段的职业适应性人格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F 1 、F 6 得分 上,2 0 一2 9 岁和3 0 3 9 岁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两个年龄段分别与4 0 4 9 岁、 5 0 岁及以上存在显著差异,4 0 4 9 岁与5 1 岁及以上没有显著差异;在F 2 得分上,4 个年龄段没有显著性差异;在F 3 、F 7 、F 8 以及总分的得

11、分上, 2 0 - 2 9 岁分别与4 0 - 4 9 岁、5 0 岁及以上存在显著差异,与3 0 - 3 9 岁没有显 著差异,3 0 - 3 9 岁、4 0 4 9 岁和5 0 岁及以上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 F 4 得分上,2 0 一2 9 岁分别与3 0 3 9 岁、4 0 - 4 9 岁、5 0 岁及以上存在显著差 异,3 0 一3 9 岁、4 0 4 9 岁和5 0 岁及以上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F 5 得分上,2 0 - 2 9 岁分别于3 0 3 9 岁、4 0 - 4 9 岁存在显著差异,和5 0 岁及以 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 0 - 3 9 岁、4 0 - 4 9

12、 岁、5 0 岁及以上两两之间没有显著 1 6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差异。 表3 8 不同年龄阶段职业适应性人格因子分及总分比较( 脚印I ) 切 0 0 5 、幸 0 0 1 、宰料p O 0 0 1 3 7 2 不同居住地群体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 表3 9 不同居住地职业适应性人格因子分及总分比较( 斛衄I ) 印 O 0 5 、事切 O 0 1 、料物 0 0 0 1 从表3 9 可以看出,不同居住地被试的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 表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F 1 得分上,县城与中小城市存在显著差异,其 它均无显著差异;在F 2 与总分的得分上,农村或镇与中小城市及直

13、辖市及 沿海发达城市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均无显著差异;在F 3 、F 4 、F 6 、F 7 及F 8 得分上,没有地区差异;在F 5 得分上,农村或镇与其它四个地区分 1 7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别存在显著差异,县城、中小城市、省城、直辖市及沿海发达城市两两之 间均无显著差异。 3 7 3 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 从表3 1 0 可以看出,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 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F l 得分上,职业群体差异不显著;在F 2 得分上, 农民与教师、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存在显著差异,公务员与学生存在显 著差异;在F 3 得分上,农民与工

14、程技术人员、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公务员 与工人、个体户、医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艺术设计人员、学生存在显 著差异;在F 4 得分上,学生与农民、工人、个体户及服务人员、教师、公 务员、医务人员、科技及工程技术人员、记者及各类咨询人员存在显著差 异;企业管理与农民、工人、个体户、教师、医务人员存在显著差异,公 务员与农民、工人、个体户、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在F 5 得分上,农民、工 人、学生分别与企业管理人员、记者及各类咨询人员存在显著差异,其它 职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F 6 得分上,律师其他职业存在显著差异;在 F 7 得分上,工人与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存在显著差异,学生与公务员、 企业管理人员

15、存在显著差异;在F 8 得分上,农民与个体户存在显著差异, 教师与个体户存在显著差异,企业管理人员与农民、工人、教师、公务员、 医务人员存在显著差异,记者及各类咨询人员与农民、教师、公务员、医 务人员存在显著差异,学生与农民、工人、教师、公务员、医务人员存在 显著差异;在总分上,教师与律师存在显著差异,公务员与农民、工人、 个体户、教师、医务人员、律师存在显著差异,企业管理与农民、工人、 个体户、教师、医务人员、律师存在显著差异,学生与农民、工人、个体 户、教师、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存在显著差异。 1 8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表3 1 0 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适应性人格因子分

16、及总分比较( 脚衄I ) 印 0 0 5 、事印 0 O l 、幸物 O 0 0 l 注释:医务为医务人员,个体户为个体户及服务人员,科技工程为科技及工程技术人员, 企管为企业管理人员,记者为记者及各类咨询人员,艺术为艺术及设计人员。 1 9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3 7 4 不同成就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 表3 1 l 结果表明,不同成就水平职业适应性人格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在F 1 、F 2 、F 3 、F 4 、F 6 、F 7 、F 8 及总分的得分上,高成就分别与低成就、 中等成就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与中等成就没有显著差异;在F 5 得分上, 高成就与低成就、高成就与中等成就、低成就与高成就均存在显著差异。 表3 1 l 不同成就水平职业适应性人格因子分及总分比较( 脚妒) 印 O 0 5 、木物 O O l 、p O 0 0 1 3 7 5 不同收入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