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41540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册一单元课题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的基础自然科学。 反应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 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 他附加条件)。 反应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 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1 液态水 水蒸气液态水 加热加热 冷凝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

2、不同?变化后的 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 基础自然科学。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n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实验 序号 变变化前的物质质 变变化时发时发 生 的现现象 变变化后的物质质 变变化后有 无物质质生成 1-1 液态态的水液态态的水 1-2 蓝蓝色块块状的 胆矾矾 蓝蓝色粉末的 胆矾矾 1-3 蓝蓝色的胆矾矾溶 液 蓝蓝色的氢氢氧化 铜铜沉淀 1-4 颗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 体等 有水蒸气放出 遇冷变液体 由块状变粉末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放出和 石灰水变浑浊 有 有 无 无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3、?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都有新物质生成;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系 :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 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 粒有没有发

4、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 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注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 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 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 C 化学 化学 提问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 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

5、学变化的主要 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D C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 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 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 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注意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

6、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练习:【实验1-5】 n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n物理性质: n化学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 化 学 变化 组成 结构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特征、 判断方法 定义、特征、 伴随现象 判断方法 关系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区别 区别 联 系 小结: 小结: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了本节内 容,你有哪些收获 和体会? 谢谢大家 再见 作业 n用作业薄抄写下列元素符号。(每种元 素符号抄2行)注意边抄边记。 nH 氢、C 碳、N 氮、O 氧、 F 氟 n P 磷、 S 硫、 K 钾 、 I 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