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41533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设备故障; 新设备状态不稳定; 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风、雨、雷、电、雾的影响; 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铁事故 一、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 月1日6时55分。 地点:小行安 德门上行区间, 距安德门站约300 米处 。 事故后果 此次事故造成 2526车A端的防 爬器轻微擦伤, 2526车A端车头 右侧的导流罩损 坏。 事故经过 7:40,行调指令基地内1314车出库连挂故 障车2526车; 8:05,1314车出库,采用洗车模式与25

2、26 车连挂时,因列车处于小半径曲线位置,车 钩对位不正,连挂失败,车钩发生碰撞。 事故原因分析 本案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编制技术文本时,考虑的 不够充分,没有将“小曲率半径连挂作业要求”进行 明确;当时车辆连挂时线路半径为150米,根据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车辆合同文件附件1中 对车钩连挂的规定,是不允许进行自动连挂的,合 同中明确要求列车自动连挂时最小半径不得小于 300米。 同时也反应出调度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经验不足,缺乏处理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 事故原因分析(续) 经过此事故后,南京地铁在2007版小行基地运 作规则中规定:小行基地内道岔区段及其它300 米以下曲线半径线路

3、原则上不得进行电客车连挂作 业。特殊情况下须进行连挂作业时,须确认车钩位 置,如果车钩自动对中不能达到对中范围的要求, 须进行手动调整。150米曲线半径的线路上进行连 挂作业时,由车辆系统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 导。 二、南京地铁列车撞列检库门事件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月6日22时11分 地点:小行基地列检库15道大门 事故后果 15道列检库大门破损严重。 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长8cm, 宽1.4cm) 。 事故经过 1920车在回列检库15道时,19A车头撞上车门。 检调接报后,立即要求信号楼不要动车,同时到 现场察看情况,发现15道库门在列检库内侧,门 页下方被电

4、客车撞凹陷一块(被电客车防爬器所 撞),大门撞过门上止档,导致该大门无法向外 正常开启到位。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 (长8cm,宽1.4cm),另有二处与大门有轻微摩 擦。 事故原因分析 负责开启15道大门的保安人员安全预想不 够,导致车门未开启到位,侵入车辆限界 发生碰撞。 司机入库前对前方线路观察不够仔细,未 及时发现此安全隐患,最终导致该事件的 发生。 库门开启警戒线设置示意图 库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库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正确位置 错误位置 库门 设备原因引起的地铁事故 三.南京地铁列车无法 正常牵引严重晚点事故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6年3月15日14:06 。

5、地点:三山街站上行区间。 事故后果 故障列车退出运营。 正线运营晚点近一个小时。 事故经过 14:06,0506车运行至三山街站上行站台停车 开关门作业后,正常按ATO驾驶启动,启动后不 久,列车发生冲动,随即自动停车,改用手动 SM模式驾驶,列车只能以5公里/小时速度缓慢牵 引; 14:15,故障列车到达张府园站,按规定开关门 作业上下客后开出不久,列车产生紧急制动。手 动SM驾驶时速度只能维持在5公里/小时左右,故 障现象仍然存在; 14:26,到达新街口站,进行清客;该车退出 运营。 事故原因分析 列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压力开关状态不稳定,在 常用制动已经全部缓解的情况下,司机室得不到 制

6、动已缓解的信号,导致列车无法正常牵引。 车辆检修和行车部门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 在侥幸心里。据了解这条电路曾经也发生过类似 故障,但都是在终点站或存车线附近,未影响到 正常运营。加上这类故障难以重现,致使故障一 次次被放过,最终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 当值调度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在事故处理过 程中,列车在故障状态下仍然载客运行了两个区 间,致使影响正线正常运营近一个小时 。 四、南京地铁车辆常用制动失灵事故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6年10月22日10时33分 地点:上行线距中华门站300米处 事故后果 此次事故正线行车中断25分钟,造 成清客5列次,单程票退票401张, IC卡更新14

7、5张,故障影响涉及5列 车4个车站。 事故经过 10:33分,1314车从上行行驶至距中华门站300米 处,发现速度不降,随即快速制动,仍不降速, 最终因超速ATP保护列车产生紧急制动; 10:34分,司机检查发现DDU面板和故障清单无任 何故障显示,检查司机室设备柜的开关,未发现 有开关动作。随后司机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发现 无法缓解紧急制动; 10:41分,行调要求司机换端等待列车救援; 10:52分,救援车与故障车完成连挂; 11:01分,将故障车推到中华门清客; 11:29分,到达小行基地。 事故原因分析 本案例事故的原因是司控器航空插头h号针 与制动命令继电器连接不良,导致制动命 令继

8、电器BDR不得电 ,最终使司机的制动 命令无法传递给每节车,全车都无法执行 制动指令。同时由于紧急制动的缓解过程 也需要制动命令信号,所以也无法缓解紧 急制动。 事故发生后南京地铁的反应 对事故的认识:这是一起因车辆设备质量问题引 发的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事故本 身反应的问题应引起相关单位的注意。试想,如 果列车紧急制动系统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紧急制 动无法实现,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采取的措施:制定整改计划,全面实施整改。要 求浦阿联合体检查并确认原装防缩齿是否符合使 用要求,浦阿联合体要对所有车司控器连接器进 行状态普查,及时整改,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要求其对列车制动系统进

9、行大检查,确保列车 运行的安全;要求其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细心 作业,尤其在拆卸和安装类似连接器的过程中严 格控制作业质量,做到检查要有记录,使作业过 程具有可追溯性; 五、南京地铁车辆牵引施加无位移事件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7年1月31日20时12分 事故经过 20:12分开车时发现推牵引列车无位移, DDU上无故障显示,列车制动不缓解,模式 开关各个位置都试了,仍然不动车,遂报 告行调,随后司机检查设备柜各保险开关 正常,重新关开钥匙后,并再次转换模式 开关进行试验,故障仍然不消失,因已接 近救援时间,于是司机按照行调命令进行 救援准备。 事故原因分析 南京地铁列车推牵引无位移的故障已经多 次出现过,司机也是多次成功处理过。通 过实际经验得出:此类无明显故障显示的 列车故障现象,使用降弓休眠重启的处理 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安全无小事! 违章猛于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