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41311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水平变化及临床分析 作者:黄天宝杨志燕李武祥【摘要】 目的 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48例,测定血清BNP浓度、LVEF等指标,分析其水平变化。结果 心力衰竭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5)。HF在控制后明显低于HF在控制前(P<001)。结论 血浆BNP的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心力衰竭;B

2、型钠尿肽水平 B型钠尿肽(B-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具有利钠利尿作用的内源性肽,具有利钠、利尿、舒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的进展与心室重构有关,而心室重构过程与两组作用相反的神经激素的激活密切相关1。近年研究表明,BNP是判断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的血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BNP浓度,研究BNP在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诊断中及其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选择既往无心力衰竭病

3、史、临床无心力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并且无任何室壁运动障碍的健康人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16)岁;心力衰竭组:从本院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615)岁。所有入选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将心功能分为级,包括冠心病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瓣膜病4例,其他3例。 12 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测采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BNP:HF组在HF被控制前随机抽取静

4、脉血3 ml用EDTA抗凝,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用EDTA抗凝,采用Biosite公司的BNP-TRIAGE床边快速定量检测仪检测BNP,HF组在HF被控制后2周再次采集静脉血相同方法检测BNP,并复查超声心动图。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心功能越差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各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LVEF心力衰竭各组不一定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 讨论 BNP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

5、一成员,它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而得名2。而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是一个含有32个氨基酸的多肽,可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降低,心脏搏出量降低,心率减慢,心输出量降低;有利尿作用,使尿钠排出增多;亦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内皮素和垂体加压素的释放,从而调节水盐平衡,改善血容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血压。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全身及局部激素参与心肌、血管及肾脏的适应性改变,利钠肽系统被显著激活,突发性合成增加,不受其他因素干扰3。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功能正常组与HF患者组血清BNP浓度的检测,HF组血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6、)。随着HF加重,血清BN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级>级>级>级。经t检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LVEF在心功能级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可见血清中BNP在心力衰竭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客观反映HF及严重程度,结合LVEF证实检测血清BNP水平可判断心力衰竭与否,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疗效,对于心力衰竭诊断、病程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HF的诊断和分期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甚至可能比LVEF更具有优越性。超声心动是目前检测心功能最安全、无创、有效的方法,但是它的成本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只适用于大型的综合性医院,使用受到限制,而BNP检测简单、方便、快捷,可能更能客观的反应患者的心力衰竭状态。由此可见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世明.B型钠尿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广东医学,2003,24:919. 2 Sudoh T,Kanyawa K,Minamino N,et al.Anatriuretic peptide brain.Nsture,1988,322:78-81. 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规范化治疗.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