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40759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doc(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道路交叉设计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2)正确设计交叉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3平面交叉口的型式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如何?答:常见的交叉口型式有:十字型、T字型、X字型、Y字型、错位交叉和多路交叉(五条或五条以上

2、道路的交叉口)等几种。 (1)十字型交叉口是最基本的平面交叉口型式。它型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处理,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同等级或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 (2)X字型交叉口是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当相交的锐角较小时,将形成狭窄的交叉口,对交通不利(特别对左转弯车辆),锐角街口的建筑也难处理。所以,当两条道路相交,如不能采用十字型交叉口时,应尽量使相交的锐角大些。 (3)T字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和Y字型交叉口均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交叉口的直顺方向。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一条尽头式干道和另一条滨河主干道相交,两条主干道亦可设计成T字型交叉。必须注意的是,不应该为了片面地

3、追求道路的对街景处理而把主干道规划和设计成错位交叉 ,致使主干道曲折,影响了主干路车辆的畅通。 (4)复合交叉口是多条道路交汇的地方,容易取得突出中心的效果,但用地大,并给交通组织带来很大困难,采用时必须慎重考虑。 其中最基本的型式是T字型交叉和十字型交叉,其他形式可以看作是由这两种型式变形而成的。由于这两种交叉型式简单、视线良好、行车安全、用地经济,故我国各类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大多数采用这两种型式。但应注意下列情况下的平面交叉口应避免采用T字型交叉和十字型交叉这两种型式。(1)交叉角小于45的斜交交叉; (2)两相如交叉口间距小于60m的交叉;(3)复合(或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4交

4、叉口型式选择的要求有哪些?答:交叉口型式选择的要求:(1)既占地面积小又能安全迅速地通过最大交通量;(2)平面形式、断面组成应符合道路等级、交通量的要求;(3)交叉口竖向设计能既满足排水、管线的要求又和周围地形环境相适应;(4)具有合理的交通管理、导流及防护安全等措施。5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改建的原则有哪些?答: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改建,可按以下原则进行: (1)型式要尽量简单。 尽可能选用正交或接近90的十字型交叉口。 (2)尽量使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直通。在市区,除因受地物条件限制(例如道路必须沿河流、城墙、铁路等)必须布设T字型交叉口外,在一般情况下,干道与干道相交不宜选用T字型交叉口,虽然

5、T字型交叉口的型式简单,但容易造成干道网东西向或南北向的道路不能直通,影响交通。(3)交叉道路应避免锐角相交,尽量以近于90相交。(4)主流交通的道路线形应尽量顺直,任何一侧不宜有两条以上路段与之交汇。 (5)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当相邻的两个T字形交叉口(错位交叉)之间距离很短时,由于交织段长度很短,将影响进出错位交叉口的车辆不能顺利行驶,因而阻碍主干道上的直行交通。为此,可把相邻的两个交叉口合二为一。(6)畸形和多条道路(4)的交叉,应尽量避免,或予以简化。可采取以下措施:设中心岛改为环形交叉口;封路改建把多条道路交叉或畸形交叉改建为正交;调整交通把双向交通改为单向交通,把多路交叉及

6、畸形交叉改建为正交,6交叉口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等。 7什么是设置专用车道与渠化交通组织?答: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所谓渠化交通,就是指人、车分离,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顺序行驶,通常通过在道路上划线,用绿带和交通岛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通过。8左转弯车辆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答:左转弯车辆交通组织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7、; (3)变左转为右转。9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的方法有哪些? 答:公路设计中往往不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但对城市道路因大量行人和非机动车存在,合理组织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是消除交叉口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互不干扰。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10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半径,交织长度的要求,交织角,环道的宽度,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环道的横断面,环道的外缘石,环岛的通行能力。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

8、、方形圆角等,它主要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等级、交角及地形和地物,一般常用圆形,也可以采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中心岛的半径:中心岛的半径首先应满足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然后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度,验算相邻道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行使的要求。交织长度的要求: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互相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路程,称为交织长度。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应能满足汽车以一定车速相互交织并连续行驶,最小应不小于4s的行驶距离。交织角:交织角是进环车辆与驶出车辆轨迹的相交角度。用以检验车辆在环道上交织行驶时的安全程度。它以右转弯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

9、岛缘石外1. 5m的两条切线的交角来表示。交织角的大小取决于环道的宽度和交织段长度。环道的宽度,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环道的横断面,环道的外缘石,环岛的通行能力。11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哪些要求?答: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是要统一解决相交道路之间以及交叉口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在立面位置上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1)使相交的道路在交叉口内能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便利车辆和行人交通; (2)使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能迅速排除; (3)使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各点标高能与建筑物的地面标高相协调而具有良好的空间观感。12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 1主、次道路相

10、交,主要道路的纵横坡度一般均保持不变(非机动车道纵坡、横坡可变),次要道路的纵横坡度可适当改变; 2同级道路相交,纵坡一般不变,横坡可变; 3路口设计纵坡不宜太大,一般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不大于3; 4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地表标高相协调; 5为了保证交叉口排水流畅,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背向交叉口以外。 6合理确定变坡点和布置雨水口。13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根据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的不同,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哪几种基本形式?答: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根据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的不同,竖向设计有以下六种基本形式:(1)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均背离交叉口; (2)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

11、3)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背离而一条指向交叉口; (4)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 (5)相邻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 (6)处于马鞍形地形上,相对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14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答: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收集资料(1) 测量资料:交叉口的控制标高和控制坐标;收集或实测1:500或1;200地形图,详细标注附近地坪及建筑物标高。 (2)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宽度、半径、纵坡、横坡等平纵横设计和规划资料。 (3)交通资料: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直行、左、右转的比例)。 (4)排水资料:已建或拟建地上、地下排水管渠的位置和尺寸。 2绘出

12、交叉口平面图 包括:路中心线、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缘石半径、方格线。 3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一般为缘石半径的切点以外5ml0m(即相当一个方格),这是考虑到自双向横坡逐渐过渡到单向横坡所需要的一定距离,并应与相交道路的路面标高完全衔接。 4确定立面设计的图式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纵坡方向、地形和排水的要求,确定采用的立面设计等高线形式,并根据纵坡的大小和精度的要求选定相邻等高线的高差h一般为002m010rn,取偶数便于计算)。 5确定路段上的设计标高(通常用设计等高线表示),见图1.6.13。 6确定交叉口上的设计标高 (1)选定交叉口范围内合适的路脊线和控制标高 所谓路脊线即是

13、路拱顶点(分水点)的连线。 (2)确定标高计算线网并计算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 标高计算线网的确定可以采用:方格网法、圆心法、等分法和平行线法。 7勾画交叉口上的设计等高线 参照已知的立面设计图式和形状,把各等高点连接起来,即得初步的以设计等高线表示的交叉口立面设计图。 8调整标高 9计算施工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标高,用补插法求出方格点上的设计标高,最后可以求出施工高度(它等于设计标高减去地面标高),以符合施工要求。15什么是立体交叉?答:立体交叉系指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相互交叉时,用跨线桥或地道使两条路线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通过的交叉形式。16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答:立交的主要组成

14、部分: 1跨线构造物:它是立交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包括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式)以及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下穿式)。 2正线:它是组成立交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标高的引道和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直行路段。 3匝道:它是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包括匝道与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跨线桥(或地道)。4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5变速车道:因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 6辅助车道:当高等级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在分、合流附近,为了使匝道与高等级公路车道数平衡和保持主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主线一侧增设的车道。7集散车道:城市附近的高速公路,为了减少进出高速公路的车流交织和进出口数量在高速公路的一侧或两侧修建的与高速公路平行而又分离供车辆进出的专用车道。17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有哪些?答:立交叉的体设置条件(1)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 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各类道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一级公路与其他公路交叉应尽量采用立体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铁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