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40592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士人行卷”_基于5W理论的传播学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 “士人行卷” : 基于 5W 理论的传播学解析 孔正毅李亚菲 导言 “士人传播” 是华夏传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 随着“士人” 主体形象的不断演变, 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 , “士人传播” 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隋唐以降, 随着科举制度的创 生, 一个新兴的士人群体 “进士” 阶层开始出现, 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士人行卷, 蔚 然兴起 。“士人行卷” 成为整个唐代极富特色的人际传播现象。 所谓唐代的 “士人行卷” , 又称 “投献 ” 、 “执贽 ” 、 “投贽” 或 “贽谒” , 是指“应试的举子将自 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 写成卷轴, 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 政治上和文坛上有

2、地位的 人, 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 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 。 按照鲁迅先生的解释 : “就是举子初到京, 先把自己得意的诗抄成卷子, 拿去拜谒当时的名人” 。这是一种典型的人际传播行为。 在唐代, 士人传播、 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三者共同筑起社会传播的大厦主体。而“士人行 卷” 又是士人传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大量存在于唐代士人的日常交往之中, 更为有唐一代所 特有 。“士人行卷传播” , 对于唐代政治结构的调整和文学的繁荣都起到过重要作用。本文试 图运用传播学大师拉斯维尔的 5W 理论, 从 5W 的传播过程角度, 透析这一文化现象。这是运 用西方现代传播理论

3、微观解读中国古代文化现象的初次尝试, 以期对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进 程有所助益。 一、 “ 士人行卷传播” 的文化背景 唐代士人的行卷传播, 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 背景: ( 一) 开科取士是催生士人阶层的文化土壤。科举制度首创于隋代大业年间。唐高祖武 德五年( 公元 622 年) , 沿袭隋制, 开科取士, 但每年招收人数很少, 并未形成风气。武则天统 治时期, 社会相对稳定, 世风渐转, 弃武尚文, 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日渐增多起来。唐玄宗朝, 科举入仕已成风气, 社会上的才智之士, 趋之若鹜; 后来, 甚至到了“士有不由文学而进, 谈者 不耻” 的程度

4、, “科举制下的士人是社会中最活跃的部分。 ”于是, 士人竞相仿效, 以此为荣, 由此催生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 进士阶层。进士群体的出现, 就为士人行卷传播活动提 76 新闻传播史 供了丰富的行动主体。 ( 二) 唐代科举名目繁多, 主科分为“制科” 和“常科” 两大类。而行卷传播活动则多发生 在 “进士科” 。 “制科” 是以选拔特别人才为目的, 如吏职清白、 文擅词场、 精通经史、 武艺超绝等, 考试名 目众多, 内容和形式亦各不相同。据清人徐松的登科记考 记载 : “唐制举之名多至八十有 六, 凡七十六科。 ” 而且, 每年或设或否也不固定, 应试的举子很难准备相应的考试内容, 因 此,

5、 大多数士人应试科举多不以 “制科” 为主要目标。 “常科” 是一种固定的常规性的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固定, 考试内容也相对固定 。“常科” 中又以 “进士” 和 “明经” 两科为主, 这两科也是唐代士人应试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 虽与“进 士科” 并列, 然而两者在社会上地位之高下、 及第之难易程度, 却大不相同。正如五代人王定 保所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 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 以至 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 “白衣公卿” , 又曰“一品白衫” ;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 “进士科” 的举子们备受世人推崇, 认为这些

6、进士们将来有望位极人臣, 官居一品。而“明 经科” 的举子们则相对不被重视, 无人寄予厚望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意思是说: 三 十岁明经及第, 已算是老明经了, 而五十岁中进士, 却还是少进士。可见, 这两科在唐人心目中 的地位相差何其远。为什么士人行卷传播活动只与进士科有关? 除社会风气使然外, 另有直 接原因: 其一 , “明经科” 招生人数较多,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而且考试内容相对简单, 容易考中。 据徐松 登科记考 凡例称 : “明经每岁及第将二百人, 其数倍蓰于进士。 ” 招生人数多, 报考 人数相对较少, 竞争自然不那么激烈, 因此就不需要紧张的闱外活动。从考试内容

7、上看, 明经 科以帖经为主, 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是能否及第的关键所在, 而儒经的熟悉程度是无法通过 “行卷传播” 方式来体现的, 当世显贵是不会听你熟背儒经的。考生只需闭门苦读儒家经典, 临场发挥出来, 就可能中第。 其二 , “进士科” 则完全不同, 招生人数较少, 考试难度较大。每年考中的少则几人, 多不 过三十人上下 瑏瑡。尽管如此, 由于社会重视, 进士科仍是士人应试的热门首选, 每年参加考试 的举子少则千人, 多至两三千人。招生人数少而报考人数多, 这就势必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 “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 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 ” 瑏瑢士人们为了尽快中第, 于是, 闱外的行卷 传播活

8、动不可避免。 同时 , “进士科” 考试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考 “杂文” 。据 登科记考 卷二载: “进士试杂文两首。按杂文两首, 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 或以诗居其 一, 亦有全用诗赋者, 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 当在天宝之季。 ” 瑏瑣 尽管唐代进士科考试的 “杂文” , 具体内容有一定的变化,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以文 词的优劣来决定举子的去取。中晚唐以后, 发展到完全以考文词为主的趋势, 进士科因而又被 俗称为 “词科” 。及第的关键不是死背儒家经书, 而要看你的文学才华 。“进士者, 时共羡之。 主司褒贬, 实在诗赋, 务求巧丽, 以此为贤。 ” 瑏瑤然而, 文学

9、才华往往又非一两次考试能够表现出 来, 想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发挥创作才华, 毕竟困难, 于是, 大批应试举子开始走“行卷传播” 的 捷径。在考试前, 他们将精心备好的“杂文” 传播给“当世显人” , 或与主考关系密切的“通榜 者” , 以求延誉。由此, 形成唐代的 “士人行卷传播” 之风气。 ( 三) 唐代贡举的 “不糊名” 制, 使得行卷传播活动具备了客观的可能性。 86 新闻与传播评论 试卷不糊名是唐代科举考试程序上的一大特点。所谓“不糊名” 制, 是指应试举子的考卷 上, 考生的姓名公开, 直接面对主考官。其实, 唐初科考是糊名的, 到武则天朝才实行不糊名 制。据 新唐书选举志 记载 :

10、“初, 试选人皆糊名, 令学士考判, 武后以为非委任之方, 罢 之。 ” 瑏瑥因此, 主考官在判卷时, 就可以根据考前士人的行卷情况, 对照考生的姓名很主观的决 定去取, 分出名次。不糊名制度是行卷传播蔚然成风的客观条件。 显然, 这种不糊名制度弊端很大, 直接导致晚唐五代科举的不正之风。致使北宋初年, 科 举改革, 又实行糊名制, 后来进一步实行 “誊录制” , 瑏瑦即对举子们的考试卷, 主考部门派专人弥 封、 专人誊抄, 然后, 再交给主考官判卷。考卷上的姓名既被糊没, 笔迹又因重新誊录而无从辨 别 , “士人行卷传播” 已失去意义。因而, 宋代以后, 行卷传播风气也就随之消弭。 弄清了唐

11、代士人行卷传播的文化背景、 生成机制和客观条件之后, 下面我们根据拉斯维尔 的 5W 理论, 即传者、 讯息( 内容) 、 媒介、 受众和效果五个环节, 来系统考察一下唐代士人行卷 传播的具体过程, 以期对这一现象作一个全新的传播学解析。 二、 “ 士人行卷传播” 的传者 根据拉斯维尔的传播过程理论, 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有信源的发出者, 即传者, 行卷传播 也不例外。从事行卷传播的传者主要有以下几类士人: ( 一) 应进士科的举子 乡贡进士和两监生徒。这是唐代士人行卷传播的传者主体。 据 登科记考 称 : “其应举者, 乡贡进士例于十月二十五日集户部, 生徒亦以十月送尚书省, 正 月乃就礼部试

12、。试三场, 先杂文, 次帖经, 次答策。每一场已, 即榜去留, 通于二月放榜, 四月送 吏部。 ” 瑏瑧唐代应进士科的士人是由全国各地推荐来的乡贡进士和两监生徒组成。换言之, 并 非人人都有资格参加京试 礼部试的, 必须经过层层考试, 层层选拔。应进士科的举子往往 是 “自乡升县, 县升州, 州升府, 皆历试行艺, 秋会贡于文昌, 咸达帝廷, 以光王国 瑏瑨。 ” 那么, 整个唐代究竟有多少举子参加过进士科考试, 这是我们搞清行卷传播传者人数的关 键问题。据 新唐书选举志 记载 : “方其盛时, 著于令者纳课品子万人, 诸馆及州县学六万 三千七十人, 太史历生三十六人三护监门直长三万九千四百六

13、十二人。 ” 瑏瑩加起来总计有 10 万人之众。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主体人数。 其中, 应进士科的考生又是唐代士人行卷传播的传者主体。这些应进士科的士人中, 登龙 门、 取功名的毕竟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最终仍滞留乡里。尽管如此, 科举考试毕竟是寒族士人 通过进士试跻身上流社会的重要途径或唯一途径, 一旦考中, 则“位极人臣, 常十有二三, 登显 列十有六七” 瑐瑠,其魅力之大, 令人神往。少数人的成功吸引了大批身处乡野的读书人投身其 中。不难想象 , “埋头苦读而准备参加各种预选以争取应试资格的士人, 则多得难以全面统计 了” 瑐瑡。普通士人在被层层选拔的过程中, 为

14、求尽快获得京试资格, 也模仿进士考试, 向各级考 官、 社会贤达实施行卷传播。他们形成了唐代 “士人行卷传播” 者的庞大基础。可惜今天我们 已无从确考其人数了。 ( 二) 部分及第后的进士, 成为行卷传播的另一类传者。我们知道, 士人行卷传播的目的 是为了争第。既然考中了进士, 本可以停止“行卷” 。但是由于世风已成, 社会名流多重才学 之士, 因此, 一些已中进士的士人, 仍然“再以诗文呈献给朝中显要, 以求得适当官位 。 ” “更有 的士人在成名之后也往往把诗文投献给权贵之门, 或邀名誉, 或希结托 瑐瑢, 继续他们的行卷传 播活动。如韩愈在中进士后, 仍然多次 “行卷” , 扮演着传者的

15、角色。当然, 韩愈及第后的行卷 传播, 不一定是为了结交权贵之门, 多半是为了传播自己的 “道学” 思想, 弘扬文学精神。 96 新闻传播史 ( 三) 一些考进士无望的士人, 为了经济利益, 也充当过传者。进士科竞争激烈, 考中的毕 竟是少数。一些士人明知考进士无望, 也照样行卷传播, 其目的干脆就是为了打秋风( 敛财) 。 举进士而第, 自然有比较好的前途, 但累试不第, 乃是常事。因而, 这些考生经济上不免出现问 题。有不少举子行卷的目的, 只是为了在经济上获得社会名人的资助。如据幽闲鼓吹 记 载: 丞相牛公应举, 知于由 由页页相之奇俊也, 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 以海客遇之, 牛公

16、怒而 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 : “累日前有牛秀才, 发未?” 曰 : “已去 。 ” “何以赠之?” 曰 : “与之五百。 ” “受之乎?” 曰 : “掷之于庭而去。 ” 于公大恨, 谓宾佐曰 : “某盖事繁有阙违者。 ” 立命小将赉绢五 百, 书一函, 追之, 曰 : “未出界即领来, 如已出界即送书信。 ” 小将于界外追及, 牛公不启封, 揖 回 瑐瑣。 唐人牛僧孺曾行卷给宰相于由 由页页, 被于由 由页页手下人视为一般的敛财者, 给了他“五百钱” , 牛僧 孺非常愤怒, 最后拂袖而去, 一时传为美谈。反过来, 正说明一些被视为“海客” 的举子们, 只 需 “五百钱” 即遭打发的现实。此类传者, 虽不乏其人, 但毕竟已沦为传者的末流, 与行卷风尚 最初形成时的意义和作用, 距离已相当遥远。 以上, 就是唐代 “士人行卷传播” 的 “传者” 的基本人群。 三、 “ 士人行卷传播” 的具体内容 唐代士人行卷传播的信息内容, 十分丰富, 总体来看多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