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639849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第一章 信息及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并能举例说明;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难点:信息的理解;信息基本特征的学习,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探究法等。设计意图:(1)本章内容较多,因此在“信息技术特征”只讲两点,其余的学生自学完成;(2)第二节内容,较详细“发展趋势”;简单布置课后“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其余的学生自学、探究完成,老师抽查学习情况。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活动:讲述:“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

3、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邻桌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全班分成八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活动:1、和学生的一起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分析,比较理想的参考答案:银刀、火石、指南针。2、小结:经过讨论分析后,初步得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于物质跟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课本提供事例)教师活动:请同学看教材,简单讲述事例。师生讨论:由“感觉剥夺实验”与“原始森林生

4、存实验”,给出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二、信息的一般特征教师活动:1、直接讲述信息载体的依附性。为了提高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下面事例:2、讲述“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猜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大脑。教师活动:(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与学生一起分析学生们猜

5、测的结果,最后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此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引出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并强调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有时是连在一起的。3、讲述信息的共享性:它是信息独有的特征。是和物质、能量有区别的一个特征。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师活动: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简述(略)学生活动:边看书边注意听讲,为自学做准备。教师活动:给学生6分钟看书P6-P8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

6、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DOS: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举例子:建立名为AA的文件夹(1)DOS下如何建立(2)WINDOWS如何建立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

7、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两者的联系:(把问题进行扩展)从实质上来说,包括windows95和win9x的系列版本,这些看起来完全图形化的操作系统也完全是建立在dos之上的。只是穿了一件衣服而已。另外一个方面,在widows的系列任意一个版本中,我们都可以找到dos的影子。在Win9x/Me的开始菜单中的运行程序中键入command命令,可进入命令行界面。在Win2000/NT的开始菜单中的运行程序中键入cmd命令,可进入命令行界面。而且使用windows 2000和xp都可以通过使用启动光盘来进入控制台。控制台也是命令行形式,里面的系统维护命令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和DOS命令是一致的,如果会使

8、用dos,基本上就会使用控制他。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图形界面不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命令行来解决。 学生活动:注意听讲,做相关笔记。2、较好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P9页的表,抽查部分同学。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抽查学生: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学生1:学生2:学生3: 师生小结: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教师活动:1、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主频是主要的一项性能指标。CPU的速度越快,整机的性能就越高。2、生产CPU的三大厂家?(扩展知识)3、奔腾和塞扬CPU 的区别?(扩展知识)课后要求:五、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议题:上网对中学生的

9、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交到老师的邮箱。(提交时间可以往后些,因为有相当部分同学不懂利用网络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 3、目标:(1)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充分认识到上网的正面和反面的影响。第二章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搜索引擎 2、了解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不同方法第二节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课前准备:1、组织IBer小组 2、小组研究课题:怎么才能快速、准确的通过因特网查找信息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搜索引擎 2、了解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不同方法教学难点:1、搜索引擎的存

10、在价值 2、搜索关键词的确定 3、如何获得有效的帮助教学过程一、 介绍IBer小组成员;二、 以小组成员为核心,依次给同学们讲解三、 教师参与,教师参与IBer小组介绍活动,主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a) 为什么要使用搜索引擎。由于信息量的庞大,扩充迅速,需要快速、准确的查找到合适的信息资源b) 搜索引擎的分类:全文搜索,分类搜索c) 关键词的确定,案例:“叶子”与“树叶”关键词的区别d) 关注21页表2-6,搜索的常见技巧e) 其他信息搜索的方法:1)专业网站,如专用的软件下载网站,专用的在线视听网站; 2)专用软件,如专用的mp3搜索器,专用的新闻阅读器f) 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帮助,网站的

11、帮助功能,软件的帮助功能等。四、 教师总结a) 常用的信息查找方式:搜索引擎、专业网站、专用软件b) 关键词的确定,可以采取缩写句子的方法,将自己的需求缩写为关键词c) IBer小组工作总结五、 文件及下载工作小组安排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目标: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教学重点:1、 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方法教学难点:1、 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方法学习方法:学生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丰富信息的鉴别与判断的经验教学过程: 李明平时喜欢上网。一天他无意进入了一个国外网站。该网站介绍说,如C接受它发过来的带有广告内容的电子邮件

12、,上网就可以免费。 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没过几天,他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航空信件,说他中了23万元现金大奖,只要他立即电汇150元的手续费,两天内就可以将现金送到他手上。 李明将信将疑,到银行咨询。银行职员告知他,最近到银行办理这种汇款的人特别多,怀疑这有可能是国际诈骗,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这一定数量的手续费。于是,李明报了警,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所有把钱汇出去的网民,均没有获得相应的大奖。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

13、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那么,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我们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和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来进行。2.3.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交流 针对上述案例,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的信息?这个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 可靠?为什么? (2)李明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 (3)“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弄清事实真相”这一做法是鉴别信息的方法之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4)评价“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 资料”的行为。(5)列

14、举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曾经碰过的类似的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信息的来源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查看信息来源,判断信息要素是否齐全,运用逻辑推理资料和查阅的方法进行考证和进行深入调查,来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真实。(2)可以通过把获取的信息与同类信息作相互比较,考察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考察其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此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23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 息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例:天气预报 收看、收听天气预报是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李明同学的妈妈也不例外。就因为有妈妈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和添衣的叮嘱,李明今天才不至于在寒冷冬天且气温突降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