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39300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舞台机械设计一般原则 舞台机械设计前必须考虑舞台机械使用地的各种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大气温度为-2540度,相对湿度为5%100% 。 工作环境条件为温度:040度,相对湿度80% 。 所有设备均可实现单机运行,也能实现逻辑联合运行。联合运行时,当一单机运行或多台单机运行时,彼此间要发生干扰或破坏设备的情况下,实行设备间的运行互锁。 设备操作可以在操作台(板)上进行,也可以手动操作。 电源要求为:50HZ:三相380VAC,电压波动-15%-+10; 电网总谐波畸变率:在380V5%。 设备的定位精度和同步精度: 电动吊杆定位精度为5mm,同步精度为10mm 2、 执行和参照标准和规范 舞台

2、机械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中国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法规。 业主确定后的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 镜框式舞台的基本要求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法GB/T 5455-1997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舞台和影视用吊杆装置 舞台用大幕机械装置 3、 设计原则 舞台机械的零部件尽可能标准化和通用化 所有的材料必须是全新的,材料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 舞台机械的设计应考虑一般维修工作的简单和快捷:同进要考虑运动零部件的润滑:

3、钢丝绳、链条等零伯的调整和检查; 电子设备控制设备应便于设备维修,不用拆下承装部件就能更换任何损坏部件; 设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现场安装快速高效; 4、 安全设计 人身安全 在演员进出通道及候演区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监控信号需要分别送往主控台及导演室。 所有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故障自动保护功能; 所有从正常通道上能接触到的设备的移动或旋转的零部件均应设防护装置; 所有设备应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所有电线、电缆应为耐火型,阻燃型或低烟雾型。 所有运行设备均设置紧急停车系统; 台下升降设备,在所有可能郑重产生剪压人员足部的场合,均须设置边缘安全开关; 安全系数 通用

4、机械零件:所有通用机械零件在初略计算时的安全系数应大于或等于5。安全系统数定义为所用材料的极限应力于最大工作应力之比。最大工作应力应考虑最大负荷及动负荷(紧急制动、碰撞等)产生的应力。 钢丝绳:用于起吊或悬挂重物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等于或大于10。安全系数定义为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与最大工作载荷、加减速时产生的动载荷以及因设备运转、钢丝转向等产生的附加载荷。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用于起吊或悬挂重物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等于或大于6。 安全装置与备用系统 各类设备必须具有超程保护。 灯光渡桥配备超载检测装置,吊重达到1.2倍额定重量时将停止吊杆的运行。 如果控制台发生故障,必须具有在控制柜上进行手动操作的

5、功能。(转)舞台灯光设计方案(2)(2010-06-22 16:09:56)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技术类 第二 舞台灯光系统电气设计一灯光系统电力配置设置2台96路全数字调光硅柜,6KW 192路。二. 灯光系统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安全设置1合理配置输出每个调光、直通输出由1只32A的插座配出,每个插座三根导线长度一致,通过绞合输出。2良好的接地为消除可控硅干扰,使音、视频设备达到使用要求,在灯光系统设计中选择比较合理、实用的接地系统。扩声系统和灯光系统都设有独立接地干线,采用共用地极,接地电阻1。电力电缆和灯线全部安装在金属线槽内,金属线槽设有良好接地装置。3触电保护由于灯光配电线路大部分经

6、插座接到舞台灯光,按低压配电系统常规作法插座回路应装设漏电保护,作间接接触保护,因漏电开关容易误动作,直接影响舞台灯光系统的可靠性,因此以我们采取PE线与相关回路相线一起配线的方式。以减小零序阻抗,保证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保障人身安全。4雷电防护在变电所低压母线装设避雷器,调光灯光配电柜装设电涌保护器,防止文化艺术中心舞台或附近建筑物遭受雷击时由于电磁感应、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流、过电压,损坏调光柜及灯光控制计算机系统,保证调光硅柜及灯光控制计算系统安全。三、灯光系统电气线缆及线路敷设设置1硅柜室到所有插座的输出导线,均由三根线长度一致,通过绞合输出。灯线和音、视频等信号线

7、相互远离,必须相遇时做90交叉,留有0.5M距离;无法避免必须平行时,间距设置大于1M。2所有信号连接线缆均选用五芯屏蔽线,以防止干扰。3设有独立的接地干线,电力电缆和灯线应安装在金属线槽内,金属线槽应接地。4插座箱强弱电之间用金属隔板分隔,避免了强电对弱电的干扰,保证弱电系统安全。5采用低烟雾(LSF)、阻燃PVC型的铜芯电缆,线缆应可长期工作于90环境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寿命应达30年以上。6插座箱选用符合“国标”企业生产的国际上先进产品,插箱内强、弱电之间用金属隔板分隔,保证安全,有利于电磁兼容。7电缆桥架采用热敏电缆作火灾探测,预防电缆火灾。8桥架或线槽加盖,并做防火处理。动力电缆和

8、控制电缆的型号、电压、载流量、截面、芯数,处护套等应满足其电路类型、传输型号、使用环境和敷设方式的要求,并符合有关规范。9移动部件的控制和动力电缆采用满足防火要求软电缆。电缆的敷设应符合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检验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10电缆敷设时应将电磁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当采用电缆软管时,其长度不能超1米。动力或控制线路用的悬挂或下垂的软电缆应设有应力释放中心芯线,其两端应夹紧,以释放导线应力。11动力或控制线路所用的多芯和屏蔽电缆的芯线易于按编号识别,少于25芯的电缆才使用颜色代码,不利用电缆敷设形式或顺序来识别电缆芯数。12每根动力和控制电缆的两端的

9、电缆编号相同,并打上有唯一编号的永久标记。电缆编号已在接线图中表示。13电线应有足够长度的电缆以满足有关设备总行程的要求,其中包括到维修位置所需的行程。所有电缆进线设备上,有适当的进线接头,以便换电缆,剩余汇电缆应卷在电缆盘上或放在设备内,并牢牢固定。14箱盒安装时应垂直于墙面对齐,垂直偏差不大于2mm,进出线箱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的余量。管内穿线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子内,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曲,导线穿入管子内,在出口处,装护套来保护导线。电缆敷设前,仔细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失,并进行绝缘摇测。动力和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其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电气工程施工规范。落地

10、动力配电箱牢固安装在角钢或槽钢基础上,用螺丝固定,并做好接地。进出线的管子在基础内高出基础面10公分左右。安装位置尺寸见图纸要求,后面不开检修门的靠墙安装。落地式动力配电箱安装时垂直度为每米1.5毫米,盘间接缝为2毫米。照明箱一般为挂墙安装,本工程采取明、暗二种安装。暗装的挂墙式配电箱在砌墙时直接安装在墙内,也可在墙上预留洞然后再装。保证安装牢固,接地良好,安装平、正、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底边距地面1.5M,照明配电箱垂直偏差不大于3MM,进出配电箱的管路配到配电箱内并用管帽和锁紧螺母固定。安装配电箱,其盖板表面和粉刷层一样平,进出箱内的管线采用暗敷方式。四、灯光电气设备柜设置1结构电气设备的机

11、柜和机架都采用经过防绣处理的金属和钢板性制作,必要时用钢板或型钢的柜架加强。电气设备柜有防尘和防潮措施。除通风处和电缆进出口外,所有机柜和机架都全部封闭。每个机柜的深度能保证适当的设备和接线的空间。每一特定组的各机柜深度、高度和颜色都相同。2通风所有电气元件或装置都能在所用外罩内和规定的环境下连续运行。机柜设有适当的自然通过。以散去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口采用细网或泡沫隔栅保护,以防杂物进入。外壳应加压密封且进风需过漏。3电缆进出线电缆孔在工厂按所需位置预留;并设有可拆卸板以便在现场最后加工。电缆进出线处考虑电缆的外经、敷设方式和足够的弯曲半径,并有电缆固定装置。4机柜门及检修面板门和面板设计有

12、足够的刚性,门和面板可拆卸检修,面板装有防尘密封条。所有外壳和面板都在彻底清除油脂和锈迹后涂烘干漆。5标识设备柜内的部件标志也应为永久性标志,不得使用临时粘贴标志或钢笔识别印记。铭牌与标志的尺寸足够大,在正常光线下2米的距离能看清楚铭牌与标志的文件。6资料袋每个机柜外壳主门内侧挂一个资料袋,用于装入本电气设备柜的各个电气元件或装置样本、接线、维修和维护等资料或图纸。五、硅柜室设计施工要求1设计要求(1)由于可控硅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硅的正常工作,硅室必须装有单独的空调系统和通风设备。(2)置放可控硅、供电柜和场灯柜的底下设有10号槽钢机座。(3)硅室防静电地板高为300mm。(4

13、)调光配电室内楼板荷载要求每平方米800Kg。(5)电缆桥架穿过楼板、墙体处留洞尺寸见施工图。(6)缆桥架敷设后所有孔洞需用耐火材料作防火封堵。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舞台灯光知识 1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5. DMX512

14、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