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38289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37号 2010年4月6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一、发展背景和现状(一

2、)产业界定与特点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二)发展背景与趋势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

3、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随着新能源、光电子、微电子、航空、汽车等产业的发

4、展,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三)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8年的24.03%,其中,10类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8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80家。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省已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产业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苏州南大光电是

5、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金属有机源(MO源)产业化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0%。我省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总体发展已达全国先进水平,骨干企业近20家。东海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材料集散中心,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硅材料产业集群。中复神鹰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2008年,我省已形成年产4000吨原丝和1320吨T300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碳纤维生产的完全国产化。我省玻璃纤维总量居全国第4位,年收入超亿元的玻璃纤维企业有8家,江苏九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型玻璃纤维企业。特纤、电子布、增强基材、织物等产品全国领先,全国玻璃纤维名牌产品中我省占38%。3. 企业支撑不断增强我省新材料产业涌现出一批产品特色鲜

6、明、企业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和支撑作用。昆山龙腾光电已成为我国平板显示器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江阴兴澄和江苏诚德是全国特钢行业龙头,江苏兴达是全国最大的钢帘线研发和生产基地,江阴法尔胜是国内最大的高档金属制品和光纤预制棒生产企业,江阴申达是亚洲最大的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基地。江苏顺大多晶硅、江苏安格特无卤阻燃改性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全国领先。苏州南大光电MO源、苏州华飞微电子光刻胶、南京久吾陶瓷膜等是国内独家掌握该领域技术的供应商。溧阳华晶、江苏久祥、常熟林芝、江苏玖川、盱眙博图凹凸、淮安澳特邦、江苏河海纳米、江苏卓群等是我国纳米技术领域的骨干企业。

7、扬州惠通、中复神鹰、江苏恒神、中简科技、苏州兆达、江苏宝德、江苏双山、江苏海阳和丹阳中亚玻璃纤维等是我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久吾高科、九思高科、高淳陶瓷、宜兴丰峰、昆山攀特、金宁电子集团、无锡鑫圣慧龙和南京中电熊猫照明等是我国功能陶瓷和膜材料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江苏江佳是我国中频陶瓷滤波器的最大制造商。4.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省新材料领域拥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和省属研究院所、8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纳米材料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建立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东南大学江阴新材料研究院等一

8、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南大的微结构材料、中电科技集团55所的信息功能材料等研发实力居国内前列。近年来,我省一些核心关键材料取得了技术突破,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方面有五代液晶玻璃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光刻胶、键合金丝、氮化镓衬底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方面有发光二极管(LED)用二代化合物半导体、MO源、太阳能级多晶硅、二次电池关键材料高纯石墨、锂电池电极材料等;新型金属材料方面有超硬金属复合材料,核级用钢、高温合金、高速列车用特种材料、超细铜线、镁合金、亲水铝箔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方面有T300级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片材等;新型化工材料方面有有机硅和有机氟原料和制品、全降

9、解聚氨酯泡沫塑料、陶瓷膜等;新型建筑材料方面有位居全国前列的系列化混凝土用外加剂,新型水泥外加剂,防火、防腐和保温隔热的功能性涂料等。我省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前沿领域新材料比重较低;二是布局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综合实力较弱;三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偏高,废弃资源的回收技术和水平较低。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围绕我省制造业高

10、端化所需的关键新材料,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为目标,加强对新材料产业的规划引导,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及其产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加专家的人才团队,打造一批全国一流、世界先进、市场广阔的战略性产品,推进一批战略性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布局,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为实现向“创新型经济”转变打下良好基础。(二)主要目标进一步壮

11、大产业规模。力争至201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11000亿元。其中,10类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5400亿元,实现建设万亿元级产业目标,促进新材料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至201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20000亿元。其中,10类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10000亿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在10类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中培育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0家超50亿元、150家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依托现有的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建设10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尽快培育

12、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瞄准一批重大战略性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重点培育纳米材料、碳纤维和膜材料等20个引领新材料产业向高端攀升的战略性产品。重点建设100个新材料创新平台。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围绕新材料重点领域构建一批“企业家专家”的人才团队,形成在领域内具有国际竞争力、集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稳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增强新材料科技与产业的竞争力。三、重点任务(一)着力发展重点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巩固全国领先地位依托现有产业的技术优势,整合全省资源,重点发展10类新材料产业,通过“重点发展”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重

13、点突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通过“重点培育”储备2012年后续产业化的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省新材料产业保持全国领先地位。1. 纳米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晶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超疏水和超亲水纳米二化硅、纳米水性杂化乳液、光电及微电子纳米材料、纳米陶瓷粉体材料、纳米结构膜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关键技术,纳米粉体的分级、分离及表面改性技术,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重点突破荧光纳米晶材料及聚合物复合材料、提高LED灯发光效率和寿命的纳米涂层、取代多晶硅的纳米银及纳米晶光电转化材料、纳米催化剂材料、纳米墨水与纳米印刷材料、纳米声波表面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纳米粉体

14、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环境材料、纳米电子、光子、传感材料及器件和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用纳米材料及器件。在纳米水性杂化涂料、纳米医用材料、半导体纳米晶、纳米催化剂、纳米填料、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纳米碳材料等形成产业链。2. 微电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硅单晶片及外延层、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键合金丝、引线框架和封装材料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8英寸以上硅单晶及抛光片、绝缘衬底上的硅和光刻胶等电子关键材料技术;重点培育应用于物联网的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中的微纳电子材料技术。大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特种电子元器件、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刷电路板和封装载板等硅基微电子产业链

15、。3. 光电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IIIV族半导体单晶及外延材料的制备技术;重点突破高纯度金属有机源(MO源)和氮化镓单晶等制备技术;重点培育应用于集成光学芯片中的微纳电子材料技术。大力发展半导体发光管、半导体激光管和高频集成电路等信息光电子产业链。4. 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液晶显示技术中的相关材料,即:大尺寸玻璃基板、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液晶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高性能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技术;重点培育等离子显示板(PDP)和OLED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的荧光材料、介质材料、电极材料、载流子传输功能材料等制备技术。大力发展液晶显示及其他新型平板显示材料及其产业链。5.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基于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玻璃纤维、芳纶、芳砜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和高性能陶瓷纤维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纤维增强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关键技术、快速制备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静电纺丝纳米复合功能高分子纤维技术;重点培育特种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玻纤增强热塑性片材、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等技术。大力发展风电、汽车、列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