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38257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薪酬体系需要平衡的四大因素 企业如何通过薪酬体系来有效传达公司理念、充分激励员工、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绩效,是一个现实的挑战,相信全面薪酬体系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本文分析了若干在华跨国公司实施全面薪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与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相比较,提出了构建企业薪酬体系的必经步骤。全面薪酬体系的决定因素企业在制定全面薪酬体系时,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因素,可以概括为3P+2M+2L,见下图:制约因素(2L)公司的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会受到工会和国家/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制约。例如:如果企业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则必须遵照执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最低工资保障、法定福利、加班工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2、国有企业则达到关于工资额度控制的要求等等。法律法规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严格遵守;企业工会代表着员工的集体利益,作为保障员工权益的组织,亦应得到企业管理层的理解和高度重视。支付因素(3P)薪资,作为全面薪酬的最直接部分,主要由三方面决定:个人的技能素质、所在岗位的情况、工作绩效情况,因此对应着薪资的三个部分:技能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经历、学历、以往的工作业绩等因素确定。由于技能的改变,技能工资亦随之变化。岗位工资:根据员工承担的工作职责大小、多少、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以及胜任情况等因素,确定员工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根据员工的业绩完成情况,以及对企业的

3、贡献大小而确定,一般遵循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原则。3P原则能有效确定企业内员工的薪资水平,体现收入与贡献挂钩的原则,从而解决了企业内部的薪资公平性。平衡因素(2M)薪酬水平除了要在本公司平衡外,还要努力寻求在企业外部的平衡,主要表现在行业内的平衡和人才市场上的平衡。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为技术、产品、市场的竞争,同时也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的薪酬水平在行业内不具有竞争力,企业内的核心骨干人员会逐渐流向薪酬水平较高的竞争对手那里,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而绩效水平降低则意味着更低的薪酬,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人力资源要素市场的大力发展,使企业间人才的流动更加容易,因此,企业在制定薪酬

4、体系时,也要密切关注人才市场上同类职位的薪酬水平,考虑到行业内及行业间的人才流动壁垒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影响因素毋庸置疑,企业文化对全面薪酬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和规范性,在一个崇尚创新和变革、倡导高绩效文化的企业中,全面薪酬体系会运行得较为顺畅,反之则会遇到重重障碍,甚至寸步难行。因此,在设计全面薪酬体系时,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详细评估,确定其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并找出对策来确保实施。另一方面,全面薪酬体系的实施对企业文化建设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全面薪酬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人力资源经理角色的新定位全面薪酬体系要求人力资源经理成为企业的

5、业务伙伴、内部咨询员和员工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提高绩效、促进员工发展、优化企业文化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要由向内转变为全面的视角,既关注企业内部,又要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的机遇与挑战,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优势。同时,要把硬管理与软管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制度管理,又要注重文化管理,努力建设高绩效的企业文化。加强对人性的管理企业对人的管理非常重视,即高度关注员工能力、行为和结果;在实施全面薪酬体系时,更要加强对人性的管理,人力资源经理要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诉求、思维模式、成功意愿,设计出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式。一点的痕迹,山

6、风呼呼,细雨微微。人行翦翦,心韵盈盈。思邃恒古,本义使然,让思想的光芒照亮每个心灵,让身心的热量变作普照大地的明媚,让蠕风的蠢蠢欲动万木复苏的定格。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色彩是洁净的象征,静物是可修复的抱朴,人境是可绝缘的尘,合沓车马也无喧。吾生有无涯而也无涯,知也以有而随无也,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摘自于庄子齐物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一事,没一事不如了一事,了一事不如空无一事。人之所以不开心,那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人之所以不顺心,是因为付出太少,之所以不如

7、意,也是因为,总计较那些得与失。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沧海桑田。念人念心念天念地,随心律动,心随所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